董志海
摘 要: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日益改善,生態環保意識不斷增強,人們更加注重健康高質量的生活。近年來,噪聲污染引發的糾紛舉報不斷,其中低頻噪聲在噪聲污染糾紛中的比例也在逐漸增加,成為當前噪聲污染不可忽視的現狀。低頻噪聲治理是噪聲治理領域公認的難題之一。當前一些區域,餐飲娛樂區與居住區距離過近,低頻噪聲擾民糾紛頻發,影響了群眾學習、工作和生活。建議城市建設規劃應保證餐飲娛樂區域與居民區間隔一定距離,從而從根本上避免導致油煙、噪聲污染等一系列后續問題,保障人民群眾享有安靜健康的生活環境。
1 低頻噪聲的特性及危害
低頻噪聲是指頻率為不高于500赫茲的無規律的聲音。高頻噪聲響亮刺耳,甚至震耳欲聾,引起人們感到不適,比較容易為人們感知。低頻噪聲不同,于往往較為隱蔽,一般不易被發覺,只有在人們休息或者夜深人靜的時候才容易為人們特別是體弱者感知。中央空調、居民樓內變壓器、水泵、高樓電梯以及通風設備等等都是產生低頻噪聲的“罪魁禍首”。低頻噪聲容易于人體器官產生共振,使人產生煩惱、不適甚至惡心嘔吐,長期以往會導致造成神經衰弱、失眠、頭痛甚至引發心血管疾病,嚴重威脅人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影響人們學習、工作和生活。當前低頻噪音所產生的危害還沒有得到人們足夠的重視。因此需要充分認識低頻噪聲危害,規范做好低頻噪聲監測,為受困于低頻噪聲污染的群眾排憂解難。
2 案例情況
某小區15號樓204室住戶投訴舉報噪聲擾民,每天中午、晚上特別是夜里休息時間,家中有明顯的嗡嗡蜂鳴聲,不勝其擾,嚴重影響了全家人休息生活。投訴人認為噪聲來源于附近某烤肉店,而該烤肉店不認同,雙方協商不成。受縣生態環境局委托,縣環境監測站實施噪聲監測。現場調查發現,該業主住房位于某小區東北角,緊靠著小區外圍門市房,存在3家可能產生噪聲的污染源,分別是某烤肉店中央空調外機和排氣管、火鍋店中央空調外機和某飯店油煙凈化器壓縮機。
3 監測方法及評價依據
監測方法依據《環境噪聲監測技術規范 結構傳播固定設備室內噪聲》(HJ707-2014),結合實際情況,于業主臥室影響最大的地方(床頭附近)布設一監測點,測量時關閉所有門窗以及可能干擾噪聲測量的聲源,保證監測結果的真實可靠。該噪聲為穩態噪聲,測量時間選擇1分鐘,監測儀器為AWA6228型多功能噪聲分析儀,校準器為AWA6221A型聲校準器,測量前后均按相關技術標準進行校準。
測量等效A聲壓級和各倍頻帶聲壓級背景噪聲修正按照《環境噪聲監測技術規范 噪聲測量值修正》(HJ706-2014)執行。
本案居民投訴單位為餐飲經營場所,所以適用《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22337-2008),案例地點為一居民小區,按縣城噪聲功能區劃規定,此區域執行1類標準。
4監測結果及評價
首先開窗按規范測量,屋內噪聲符合1類功能區標準,結合業主反映噪聲特性,初步判斷為低頻噪聲。接著考慮所有可能聲源前提下,于業主臥室影響最大的地方開展低頻噪聲監測,逐一排查聲源出處。扣除背景噪聲后獲得不同情況下低頻噪聲監測結果,具體見表1。
從現場感覺和監測結果來看,某飯店油煙凈化器壓縮機并非該業主房屋蜂鳴聲來源,當烤肉店和火鍋店聲源分別開啟時,業主臥室均隱隱感受到“嗡嗡”的蜂鳴聲,125Hz、250Hz和500Hz倍頻帶聲壓級均不達標,烤肉店聲源開啟時超標4.0 dB(A)、0.9 dB(A)和3.0 dB(A),火鍋店聲源開啟時超標0.9 dB(A)、3.1 dB(A)和4.8 dB(A),而當烤肉店和火鍋店聲源同時開啟業主臥室較為明顯感受到“嗡嗡”的蜂鳴聲,63Hz、125Hz、250Hz和500Hz倍頻帶聲壓級均不達標,分別超標0.8 dB(A)、5.5 dB(A)、6.6 dB(A)和6.8 dB(A)。
因此烤肉店和火鍋店均是導致小區15號樓204室住戶室內噪聲污染的根源,火鍋店聲源是中央空調外機,烤肉店聲源是中央空調外機和排氣管。
5 討論
5.1 低頻噪聲監測現場調查至關重要。現場調查過程一方面要與投訴人積極溝通,便于了解相關情況,同時也應做好現場勘察,摸清可能引起低頻噪聲的所有聲源,在此基礎上通過逐一排除的方式摸清產生低頻噪聲的根源,避免遺漏,方能為下一步解決噪聲污染問題提供準確的思路。
5.2 本文中案例并非個例,今年夏季類似在小區外圍餐飲低頻噪聲擾民糾紛已發生數起,有油煙排氣管道震動引起,也有類似中央空調外機通過墻體震動傳播,后續處理過程中一方面餐飲企業進一步增加經營成本,另一方面一些區域受環境限制,低頻噪聲雖有一定程度降低,但無法完美消除不良影響,因此建議城市建設規劃應保證餐飲酒店與居民區間隔一定距離,從而從根本上避免導致油煙、噪聲污染等一系列后續問題,保障人民群眾享有安靜健康的休息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