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霙 田靜靜*
隨著我國諸多醫改舉措的實施,為及時滿足患者的就診及住院需求,日間手術室應運而生,其可促進醫院床位周轉、縮短住院時間、緩解住院難問題[1]。日間手術室模式在發達國家已有30 余年發展,超過60%手術于日間手術室完成[2-3]。我國日間手術室患者出院后再次入院率達0.7%~8.0%,且較住院手術患者遭受更嚴重心理應激[4],超過20%日間手術患者存在焦慮、恐懼心理,護士需反復解釋流程、注意事項,告知手術預約時間與等待時間,應對疼痛、院外延伸護理服務等新挑戰[5-6]。臨床關于日間手術室護理風險管理措施的指南較多,護理人員干預證據、手術室風險管理尚無統一標準,管理模式與水平各不相同,加上醫保覆蓋范圍局限、隨訪跟蹤服務質量參差不齊,均可影響日間手術室護理安全與質量。為此,本研究系統檢索國內外日間手術室管理研究成果,并進行評價和匯總,旨在探尋最合理證據。現報道如下。
護理人員以“日間手術室、手術室護理、手術室風險管理、風險護理管理、防護、管理”為中文檢索詞;以“Day operation room,Operation room care,Operation room risk management,Risk care management,Protection, management”為 英 文 關 鍵詞,檢索2000 年1 月 至2020 年1 月UP to Date、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MedLine、Web of Science、JBI、BMJ 等英文數據庫,以及中國知網、萬方、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服務系統等中文數據庫,獲取有關日間手術室護理風險管理的總結、指南、最佳臨床實踐信息冊、臨床決策、系統評價、推薦實踐等研究。
指南的質量評價標準:采用英2019年更新的《臨床指南研究與評價系統》(AGREE Ⅱ)[7],含6個領域、23 個條目,每個條目1~7 分,依次代表“很不同意”至“很同意”,將每個領域評分標準化為最高分數的百分比,最終予以總體評估。②系統評價、最佳臨床實踐信息冊的質量評價標準:使用AMSTAR評價標準進行質量評估[8],共11項條目,各條目分為“是”和“否”2 個選項。③證據總結、推薦實踐的質量評價標準:使用澳大利亞JBI 循證衛生保健中心對證據總結、推薦實踐文獻中相關原始文獻進行評價研究,共含9 個條目,各條目分為“是”和“否”2 個選項。④臨床決策的質量評價標準:采用改良Jadad 量表對隨機序列、盲法、隨機化隱藏及撤出與退出進行質量評估,評分1~7 分,≥4 分為高質量文獻。
按照文獻納入和排除標準,篩選后獲取符合條件的文獻共9 篇,其中證據總結2 篇[9-10],指南1篇[11],最佳臨床實踐信息冊1 篇[12],臨床決策2篇[13-14],系統評價1 篇[15],推薦實踐2 篇[16-17]。見表1。

表1 納入文獻的一般特征
本研究對納入文獻級別采用澳大利亞JBI 循證衛生保健中心制定的推薦級別系統(2018),依據研究設計類型不同,從可行性、適宜性、臨床意義、有效性確定等多方面予以推薦等級劃分,即A 級推薦(強推薦)與B 級推薦(弱推薦),見表2。

表2 日間手術室護理風險管理措施的匯總及級別
納入文獻由2 名經循證培訓合格的研究人員進行獨立質量評價,對難以確定質量等級文獻或沖突意見,納入第3 名研究員理性評價,獲取共識決定納入或剔除文獻。文獻評價過程遵循循證證據、高質量證據、最新發表、國內指南優先。
本研究共納入1 篇指南,源于Springer 數據庫,2 名評價員獨立評價結果顯示,各領域標準化百分比均在60%~89%,予以推薦。納入的1 篇系統評價和1 篇最佳臨床實踐信息冊,其中系統評價全部條目評價結果均為“是”,綜合質量較高,予以推薦;最佳臨床實踐信息冊除條目1 與條目7 為“不清楚”外,其余條目評價結果均為“是”,研究設計整體較為完整,均予以推薦。納入的2 篇證據總結和2篇推薦實踐研究中,除了1 篇證據總結條目4 為“否”外,其他條目評價結果均為“是”,研究設計較為完整,整體質量較高,均予以推薦。納入的2 篇臨床決策,Jadad 評分范圍分別為5 分和4 分,整體質量較高,均予以推薦。
總之,本研究總結國內外有關日間手術室護理風險管理措施的文獻,可為臨床醫護者提供對應護理問題循證解決方案。但需避免完全照搬套路,需將證據結合管理者與醫護者、患者意愿,科室現存環境,如文獻證據應用的促進及阻礙因素、病房布局、條件、文化建設等,充分考慮各證據適宜、可行、順暢性。納入文獻以中、英文為主,臨床護理干預者需考慮日間手術患者文化地域差異,全面評估國內不同科室納入患者情形,制定符合個體化干預對策,指導問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