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源于自然的時尚即日-2021年6月6日深圳市南山區 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
時尚自誕生之初就從自然汲取靈感,創造出千變萬化的衣飾,不同地域和文化又通過時尚傳遞對自然的不同理解。而人類進入現代文明,時裝與自然的關系變得更為復雜且充滿挑戰:時尚產業作為全球經濟支柱之一,也是世界第二大污染源。在深圳設計互聯的年度大展《源于自然的時尚》中,我們欣賞到上百件來自英國V&A博物館和中國絲綢博物館的時裝和織物珍藏,追溯時尚與自然的互動歷史,并重新思考時尚與自然之間現實而浪漫的關系。
V&A博物館擁有全球頂級的紡織與服飾藏品,其策劃的《源于自然的時尚》在倫敦首展時一度掀起熱潮。展覽追溯了17世紀至今時裝制造工藝的歷史,研究了絲綢、亞麻、羊毛和棉花等制衣原材料及人造纖維與合成纖維的生產過程,揭示了讓大多數人買得起時尚的同時,自然環境所遭受的巨大影響和改變。從用鯨須制成的緊身胸衣和折蓬式罩帽、點綴有5000多片虹彩吉丁蟲翅膀的連衣裙、用紫翅椋鳥標本裝飾的女士帽子,到Vivienne Westwood在環??棺h活動中頭戴的紙皇冠、Calvin Klein用回收塑料瓶和金屬制成的晚禮服(Emma Watson身穿這套禮服走上了2016年Met Gala的紅毯)……我們一邊驚嘆于時裝之美,一邊感慨人類為了追求這種美而付出的代價,同時也欣慰于可持續已逐漸成為當代時裝產業和消費者的共識。
而中國絲綢博物館更帶來全新展中展《衣從萬物:中國今昔時尚》,在展現燦爛奪目的中國紡織服飾歷史之余,也與V&A形成有趣的中西方對話。我們在這里穿越到祖先的自然世界中,回溯蠶桑業的悠久歷史,探尋薯莨染和夏布等古老工藝的當代傳承。一件仿公元前3世紀戰國時期的龍鳳刺繡衾、一雙赫哲族用魚皮制成的短靴、一套以蠶絲和金線織造的仿雍正海水江崖九龍妝花緞龍袍,在這些巧奪天工的時尚造物中,自然的印記無處不在。
ELLE:能為我們介紹幾件在你看來必不可錯過的展品嗎?
Burks:迎接參觀者的是一件氣勢恢宏、令人印象深刻的曼圖亞(mantua,流行于17世紀末到18世紀的一種女裝),誕生于1760年代的英國王宮。長裙寬近兩米,大概花了織工和助手一個半月的時間。我們分析了組成這件禮服的各種面料,從絲綢、銀、毛皮到染料,以確定每種原料來自哪里。從這件衣服中,我們可以看到時裝貿易的全球性。
除此之外我還特別鐘愛一件馬甲,其極具細節的刺繡非常值得參觀者駐足欣賞,因為每個針腳都像畫筆筆觸一樣,描繪出每只猴子生動的表情和動態,甚至還有細膩的陰影處理。我們與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同事合作,確定了馬甲上的猴子品種分別為獅子尾獼猴(macaca silenus)和食蟹獼猴(macaca fascicularis),有意思的是,在現實生活中,這兩只猴子永遠不會碰到對方!刺繡的圖樣參考了自然史中的插圖,而穿著者也可以借此表明自己受過良好的教育。
我們也非常幸運能夠呈獻一件出自Katsuyo Kamo之手的頭飾。Katsuyo Kamo是國際知名的發型師和帽匠,曾與眾多一流品牌和設計師合作,設計出極具創造力的頭飾。Katsuyo的作品往往需要長時間的細致手工才能完成,即使它們在T臺上只會出現幾分鐘。而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可以近距離觀賞這件平時無法近觀的作品。這款頭飾是Katsuyo為Undercover 2016秋冬時裝秀所設計的,金色的玫瑰樹枝被編織成一個球形皇冠,棲息在佩戴者的頭頂,看上去似乎既脆弱又危險,而那無葉的樹枝也暗示著自然的短暫和生命的無常。
另一件不可錯過的展品當數Diana Scherer設計的連衣裙。Scherer引導草本植物的根系成長為紡織品的3D結構,并以此來“種植”衣服。這類衣服并不適合在現實生活中穿著,但展現了“種植”衣服的可能性。對我來說,這件衣服是科學實驗和時裝設計的完美結合,并產生了非常美的成果一前提是你必須近距離欣賞其結構的復雜性。
ELLE:如果可以回到過去親眼見到一件展品的誕生,你會選擇……
Burks:我很想看看裁縫Esther Ferguson利用1942年被燒毀的德國絲綢降落傘殘骸制作襯衫的過程。1941年6月,英國啟動了服裝和紡織品配給制,于是絲質服裝就變得很稀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人開始使用降落傘制作服裝。而Esther Ferguson又設法使面料的利用率幾乎翻了一倍,能夠用非常少的材料制成襯衫。此外由于穿著時上衣會被塞進高腰裙中,因此底部采用了另一種面料。我想她一定為自己的作品感到驕傲,并且很高興在當時原材料奇缺的情況下還能制作出新衣服。這一定很鼓舞人心。這件襯衫向我們展示了限制和挑戰如何激發創意和創新,以及回收和重復使用的可能性,而這些是我們現在需要重新學習的東西。

Connie Karol Burks
英國V&A博物館時裝與紡織部助理策展人、紡織與時裝歷史學者,尤其關注可持續實踐。曾擔任《克里斯汀·迪奧:夢之設計師》(英國V&A博物館,2019)助理策展人、《源于自然的時尚》(英國V&A博物館,2018)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