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星翰 占 麗 周 瑜
(無錫太湖學院 江蘇無錫 214000)
近年來,跨境電商產業蓬勃發展,進出口規模不斷增長。網經社統計,2019年我國出口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8.03萬億元,相較于2018年7.1萬億元同比增長13.09%,其成為了我國外貿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2020年,突發的新冠疫情對傳統外貿造成了嚴重影響,跨境電商在應對危機上更靈活更具優勢,其體現出強大的生命力,為穩外貿做出了重要貢獻。2020年4月,國務院增設46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以下簡稱“綜試區”),形成5批次共計105個綜試區的格局,以推動跨境電商產業規模化、常態化、規范化發展。與此同時,由于跨境電商崛起于跨境C2C業務,其以郵政小包、國際快遞等為主要的物流渠道,隨著跨境B2B、B2C、B2B2C等模式的快速發展以及跨境電商競爭加劇,規模化發展成為主流,相應的物流倉儲問題愈發凸顯,海外倉等新型倉儲模式成為跨境電商企業的重要選擇,而海關“9810”代碼(全稱“跨境電子商務出口海外倉”,簡稱“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的設立,使得海外倉模式得到官方正式肯定。本文通過調研33個海外倉的應用與建設情況,包括海外倉類型、選址、面積、性質、商品品類、服務項目等,對比分析了企業設立海外倉的成本、風險以及未來發展,并提出了設立海外倉需要面對的一系列問題,旨在為企業開展海外倉業務提供參考。
海外倉是近年興起的新型倉儲物流模式,是跨境電商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海外倉俗稱海外倉儲,是指跨境電商企業在賣方所在國之外,尤其是買方所在國通過租賃或建設倉庫,通過國際貨運的方式,預先將所售商品運至該倉庫,然后通過跨境電子商務平臺進行商品展示與銷售,在接到消費訂單后,商品從該倉庫進行出貨、物流與配送。海外倉是頭程物流與尾程物流之間的中轉倉儲物流環節,同時向其他功能延伸。
本文根據海外倉的建設主體及服務對象對海外倉進行分類:
第一,平臺海外倉,由跨境電商平臺企業建立并運營的海外倉,用以滿足平臺內跨境電商應用企業提供的配套物流服務。最為典型的就是Amazon的FBA海外倉,其物流水平是海外倉行業內的標桿,提供包括倉儲、揀貨、打包、派送、收款、客服與退貨處理等的一站式物流服務。
第二,企業海外倉,又可分為第三方海外倉和自營海外倉。第三方海外倉,也稱為公共海外倉,是指由第三方企業(多數為物流服務商或跨境電商平臺應用企業)建立并運營的海外倉,其可以為多家跨境電商企業提供物流等服務。如eBay平臺的3家官方認證倉(萬邑通、谷倉、4PX)和10家數據對接倉,能夠幫助eBay平臺完成其海外倉布局,其實際上也承擔了平臺海外倉的功能。此外,部分跨境企業設立的海外倉在滿足自身的需求外,也提供第三方服務,其服務項目較其他海外倉更靈活,如江蘇云蝠集團公司海外倉(美國洛杉磯)。自營海外倉,也稱為企業自用海外倉或平臺自用海外倉,是由跨境平臺應用企業設立并且運營的海外倉,其整個跨境物流過程都由跨境平臺應用企業自身控制,是企業跨境電商業務的組成部分。自營海外倉可以租賃或自建,但由于運維成本較高,一般是跨境電商企業達到一定規模后才會考慮,其不具備為其他企業提供倉儲物流服務的能力。
本文主要探討跨境電商平臺應用型企業所建設運營的海外倉,為方便探討,在此統稱為企業自建海外倉,其包含上文的自營海外倉及跨境電商平臺應用型企業所建設運營的第三方海外倉。
自無錫市獲批國家級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以來,不斷出臺有利于發展跨境電商的優惠政策,因此無錫市跨境電商企業得到發展迅速,其2019年的銷售額超過21億美元。在海外倉建設方面,參與調研的23家企業共有33個海外倉,總面積近30萬平方米。
根據企業跨境電商公共海外倉建設情況,本文篩選出無錫綜試區十家市級公共海外倉,其中五家被評為省級公共海外倉(見表1)。這些公共海外倉不僅滿足了企業自身的倉儲物流需求,也根據行業分類及運營能力為其他跨境電商企業提供了倉儲物流等各項服務。

表1 無錫十家公共海外倉情況
1.倉儲面積方面。從表1來看,各公共海外倉面積根據企業自身規模及海外業務規模的不同差異較大,從1000-30000平方米不等,這體現出不同企業在不同行業、不同市場、不同發展階段對海外倉布局的差異。
2.人員配置方面。根據調研反饋,多數公共海外倉的人員配備在10人以內,少數企業由于倉儲面積過大,人員數量達到數十人以上;在員工構成上,基本以中方企業外派和當地雇傭相結合,具體比例根據企業自身情況各有不同。
3.服務項目方面。所有公共海外倉在提供正常倉儲之外,都有一定的增值配套服務,一般情況下提供清關、尾程派送服務,其他服務項目也各有特色。如擇尚科技提供退貨換標、一件代發;頂端國際提供售后安裝、投訴處理;江南電纜提供全方位教育培訓、海外展銷及個性化延伸服務等。
4.行業屬性方面。多數公共海外倉立足于主營行業提供的第三方倉儲物流服務,部分海外倉拓展多行業服務,但行業覆蓋面一般較窄,整體上相較平臺海外倉有所不足。如江蘇云蝠主要立足主業紡織服裝類倉儲物流服務;江南電纜在主業電線電纜類產品的基礎上,同時提供文具、服裝面料、電子產品等貨品的服務。
5.用地性質方面。海外倉用地性質一般以租賃為主,中長期租賃和每年續轉皆有,這可以節省建造成本。但也有少數海外倉為自建,如江南電纜和中設無錫。
6.產品多元化方面。對于公共海外倉來說,由于國內其他企業的入駐提升了產品的多元化程度,從而有利于產品成交和品牌發展。如辛巴地板海外倉運營后,使得客戶由原來的“圖片看貨”發展為“實物看貨”,從而極大地提高了交易成功率,其產品本地化后不但提升了我國產品的品牌知名度,同時也提升了客戶滿意度。
1.從海外倉分布上看,無錫綜試區十家市級公共海外倉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德國、荷蘭以及中國香港等地,數量占比達到70%以上,這與跨境電商業務的主要市場在發達國家(地區)相印證。而其他的海外倉分布在英國、日本、緬甸、越南、孟加拉、哥倫比亞、斯里蘭卡、南非、阿聯酋等地,可以預見新興跨境電商市場的潛力將逐漸涌現。
2.從海外倉規模上看,占地面積在100-30000平方米不等。除了少數大型企業,大部分企業建設的海外倉體量不大,多在2000-3000平方米之間,這充分反映了企業在海外倉建設及使用等方面的多樣性和靈活性。
3.從海外倉屬性上看,多以自用倉為主,參與調研的33個海外倉能夠承擔公共服務功能的不足一半,其主要分布在發達國家(地區),這個結果與海外倉的整體分布情況一致。
1.成本問題。主要包括建設成本、運營成本和物流成本等。建設成本包括土地購買、倉庫建設、設備購買、信息化建設等,其中信息化建設是第三方海外倉服務水平的重要體現及能否發展壯大的分水嶺;運營成本主要包括維持海外倉運營所需要的人員、水電、倉租費用;物流成本主要包括頭程物流費、倉儲費以及尾程派送費用。
2.人員問題。海外倉的運營一般需要在當地招聘員工,而目前海外倉的設立多以發達國家(地區)為主,這就存在員工工資高、工時短、效率低等問題。此外,高素質人員的流動性同樣高,留人難的問題可能更為突出。
3.運營問題。能夠設立海外倉的企業,其本身已具備一定的規模,因此能利用海外倉的本地化服務拓展海外市場。但對于所有開展海外倉業務的企業來說,需要將商品提前、批量運入海外倉,這要求企業對目標市場、商品品類、數量、時機等有精準的預判,否則將無法解決貨物抵達海外倉后因銷售不暢而產生庫存積壓,甚至回流到國內形成額外費用的情況。因此,如果企業設立了公共海外倉,則必須找到穩定的客戶以降低運營成本及風險,企業海外倉布局是對其運營能力的重要考驗。
4.風險意識。企業設立海外倉必須有風險意識,而海外倉成本的控制是抵抗風險的重要方面。針對不同階段所產生的不同成本,企業必須合理地控制,從而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盡可能的避免物流成本上升。此外,企業也需要考慮因市場變化產生的資金積壓以及東道國投資環境變化等風險。
根據東道國的經濟發展情況,企業投資建設海外倉所面臨的問題有所區別:第一,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地區)主要面臨跨境電商有關政策不穩定、物流成本高、人工成本高等問題;第二,在新興市場主要面臨跨境電商有關政策不透明、通關效率低、當地基礎設施不完善、物流配送效率低、消費者對跨境電商接受度不高、企業對跨境電商應用度不高等問題。
1.成本突增。首先,員工工資、倉庫租金、運行費用等日常硬性支出無法削減,新冠疫情的出現導致員工無法有效工作,這就使得工時延長、物流積壓嚴重,同時倉租成本只升不降,日常運營費用進一步增加;其次,航線受限,甚至封航,造成貨物運輸時間變長,運輸成本增加;再次,由于庫存積壓占用了大量的周轉資金,其增加了企業的隱性成本,從而增加了企業生產經營壓力,使得入駐企業出現貨款拖欠甚至倒閉的現象。
2.派送時效延長。新冠疫情使派送平臺海外倉以及尾程派送兩方面皆無法保證時效性,最終導致庫存積壓。以派送至FBA海外倉為例,一方面Amazon政策的影響,卡車派送經常會面臨改約、等待、拒收等問題,從而降低了送貨效率;另一方面,企業無法找到足夠的司機愿意前往Amazon倉庫,因此海外倉不得不協調卡車或延長送貨時間。
3.退貨增加。新冠疫情影響下,消費者終端退貨和進口企業退訂單普遍出現。同時,如果直接派送至終端,一方面由于當地物流公司的訂單處理能力下降,將會導致訂單積壓;另一方面海外倉沒有足夠的人力去卸貨掃描,官網物流更新也會延遲。例如據企業反饋倉庫很多自發貨訂單在Fedex取件后半個月都沒有物流記錄更新,這直接導致很多買家紛紛退貨,倉庫退貨訂單劇增,從而出現惡性循環。
4.東道國政策風險及文化沖突加劇。受新冠疫情影響,各國政策不斷變化,政策風險帶來的經濟損失不斷加大。如美國洛杉磯政府要求關閉公共海外倉,這就造成了大量海外倉客戶損失及合同違約。
海外倉是對傳統跨境物流的補充和完善,其能夠推動跨境電商“線上+線下”的融合發展,從而提升跨境電商本地化服務水平,并拓展企業海外市場。在所有物流方式中,海外倉是對跨境電商規模化發展的最重要也是最充分的應用,其是未來跨境物流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此作為企業需充分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
1.根據自身發展階段綜合考慮是否設立海外倉。海外倉是跨境電商業務的一個環節,其成敗影響著企業的生產經營。因此,在跨境電商業務達到一定規模后,要根據企業跨境電商業務未來的發展情況選擇是否設立海外倉。主要考慮建設海外倉是否有利于企業降低成本、是否有利于提升服務質量、是否有利于帶來用戶正面評價、是否有利于企業未來發展。
2.海外倉的選址、規模、性質需根據企業戰略進行選擇。海外倉所設國家(地區)取決于企業當下和未來對自身產品市場的判斷。對此要充分考慮當地市場對跨境電商的接受程度、配套設施及投資環境,其市場規模決定了海外倉的建設規模,自建與租賃取決于企業對成本的測算,是否建設第三方海外倉根據自身的成本控制、運營能力及客戶的穩定性綜合考慮。
3.海外倉應與各種物流方式合理搭配。任何一種物流模式都不是萬能的,其存在各自的適用性和局限性。海外倉也是如此,它是企業跨境物流的重要支點,可以起到戰略輻射作用。但企業設立海外倉之后,仍應該與其他物流方式合理搭配以共同完成跨境物流服務。
4.成本、人員、信息化是海外倉日常運維的關鍵。成本控制是海外倉的起點,也是海外倉運營的生命線,而信息化水平是海外倉服務水平的重要衡量標準;海外倉不僅僅是一個倉庫,其成功運營維護需要專業的倉庫管理人員充分發揮海外倉優勢,并化解可能出現的成本、市場、文化、政策等風險,因此企業必須在這些要素中尋找平衡點。
5.充分預設風險是海外倉長期運行的關鍵。海外倉有其優勢,但由于孤懸海外,其日常運維存在庫存、人員、技術、市場、文化等風險。同時,由于突發性事件新冠疫情引發的風險疊加,作為海外倉企業必須充分預設風險,并判斷自身是否有能力平穩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