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鄒城市實驗中學 曹廣雪
提起天氣預報,我們最先想到的就是看看手機中的天氣軟件。那么,以前人們是如何預測天氣的呢?
首次創造了“天氣預報”這一氣象專用術語的科學家是英國“皇家海軍號”的船長羅伯特·菲茨羅伊。1834~1836年間,他陪同查爾斯·達爾文一起進行海上探險,在航海過程中發明了晴雨表。
晴雨表即風暴瓶,風暴瓶內是幾種物質的混合溶液,通常包括蒸餾水、乙醇、硝酸鉀、氯化銨和樟腦。下面我們就來復原當年的風暴瓶,讓它來為我們預報天氣。
陽江航標管理站的管轄范圍在東至小襟島,西至放雞島的沿海水域。轄區航標主要是以沿海航線的燈塔樁和沿海專用發電碼頭的燈浮標為主,還有部分孤立危險物標、應急沉船示位標和陽江港港內部分燈浮標。所以燈浮標的分布環境基本包含了廣州航標處燈浮標的所有分布環境。漭洲障礙物燈浮位于臺山市漭洲島南面水域,水深7m,自然航道,受南海氣候影響較大。陽江港M1、M2號燈浮位于陽江港救助碼頭外,水深9m,人工航道,受潮汐影響較大。陽西電廠航道浮標位于陽西縣馬村陽西電廠專用航道,水深14米,人工航道,受南海氣候影響較大。
無水乙醇、硝酸鉀、氯化銨、樟腦丸(最好是天然樟腦而非合成)、蒸餾水、形狀優美的透明玻璃瓶(管)、量筒、電子秤、燒杯、玻璃棒、研缽、酒精噴燈、火柴、藥匙。

圖1
4.把硝酸鉀和氯化銨的水溶液轉移到容量瓶中,與樟腦的乙醇溶液混合,搖勻。剛開始產生了一些渾濁物,搖勻后渾濁物部分消失。
7.看,一個風暴瓶就完成了!
3.稱取1.25g 硝酸鉀和1.25g 氯化銨,倒入燒杯中,并量取17ml 蒸餾水,也加入燒杯中,溶解。用水浴加熱,并不斷攪拌(持續10 多分鐘)。
2.稱取5g 樟腦丸,用研缽將其研磨成粉末,倒入燒杯。然后用量筒量取20ml 乙醇,也倒入燒杯中,攪拌后使樟腦溶解。把樟腦的乙醇溶液轉移到容量瓶中。
1.用蒸餾水洗干凈所有的溶解和量取儀器,最好烘干(或晾干)。
楊,仍然是三北防護林的主力。那些大片大片的阻沙林帶,經緯縱橫的農田防護林網,大都是楊樹。楊,橫之即生,倒之即生,折而之又生。頑強至極。

圖2
依認知與實踐過程論,一般組織內的知識,總是圍繞其業務活動過程中涉及的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不斷交互,最終呈現螺旋上升的運動趨勢。包括4個過程:
5.實驗中,我采用移液管和試管作為容器,需先將移液管球泡兩端的玻璃管截短,然后用酒精噴燈燒熔密封。

圖3
3.演出場域。桂林戲曲的演出場域隨著人們消費方式的轉變和戲曲文化的衰落而不斷消亡。目前,桂劇院不斷消失,演出市場空間不斷縮小;彩調和文場的表演場域多為民間舞臺,桂林漁鼓和全州漁鼓多出現于地方的文藝匯演舞臺中,作為其中的一個表演曲藝進行。伴隨桂林在南方經濟和文化地位的下降,桂林戲曲的影響力在不斷削弱。桂林戲曲非遺的演出多為臨時性的,或是定期在民俗節慶活動中進行演出。目前桂林尚無專門化、規范性和現代化的戲曲演出場域。

圖4
1.液體很澄清,說明天氣將晴。
我的爸爸愛好很多,多到三天三夜也數不完:看NBA和紀錄片、玩手機、品嘗各種各樣的酒、釣魚……其中,他最喜歡釣魚。每次去野餐,他都要拿著車上的網到草地旁邊的河邊左撈撈,右撈撈,看看河里有沒有魚蝦,長此以往,我們家魚缸里有一大半是他撈的魚蝦的“領地”了,弄得其他魚都無處容身了。他的手機上還有好多關于釣魚的軟件。不愧是一個釣魚迷啊!
6.小心地把混合溶液倒入移液管中,然后在酒精噴燈上燒熔另一端,使風暴瓶整體密封(沒有酒精噴燈也可以直接用膠塞密封試管來代替)。

圖5
2.液體混濁,有時伴有沉淀,天氣也會像溶液一樣是多云。

圖6
3.液體中出現懸浮的沉淀,說明暴風雨將至。

圖7
暴風瓶的原理尚無準確定論。有人認為,溫度和氣壓影響了液體的溶解度,導致溶液澄清或渾濁。也有人認為,瓶壁和溶液之間的某種作用導致了溶液結晶。
1.風暴瓶實驗是在當時條件有限的情況下而進行的,其預測結果遠不如當今的衛星云圖準確。
2.注意不要用手直接接觸反應中用到的各種化學藥品,實驗結束后應立即用肥皂清洗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