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高巖

2021年9月,遼寧省大連市中小學開學不久,一些學校相繼請來一位身穿軍裝、肩佩少將肩章的“老革命”,給青少年學生們講中國共產黨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百年奮斗史,鼓勵青少年們刻苦學習,長大后做一個建設社會主義強國的棟梁之才。他的報告語言生動,深入淺出,寓大道理于一個個生動故事之中,每個同學都聽得非常認真。
這位深受青少年學生們喜愛的老將軍,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原64集團軍副政委、因多年來傾情關心下一代健康成長而榮獲“中國好人”稱號的李光祥。
李光祥將軍1938年出生,16歲參軍,18歲入黨,是在部隊這所革命大學校里一步一個腳印成長起來的我軍高級將領。由于長期從事思想政治工作,李光祥一直非常關心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和精神健康。早在1980年做團政委時,他就擔任了大連市中山路小學校外輔導員。也就是從那時起,給青少年做革命傳統報告、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成了他工作、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時光荏苒,轉眼步入花甲之年的李光祥退休了。告別摸爬滾打了幾十年的軍營后,其他工作李光祥都放下了,唯有做青少年輔導員這項工作,他不但沒放下,還拿出更多的精力投入其中。對于李光祥的做法,身邊很多人不理解,紛紛勸他:“你忙碌了大半輩子,既然退休了就好好休息休息,享受天倫之樂?!崩罟庀橹来蠹叶际菫樗?,于是微微一笑回答:“我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批戴上紅領巾的少先隊員,正是少年時接受的革命傳統和理想信念教育,使我積極報名參軍,并在黨和部隊的培養下,從一個懵懂少年成長為一名將軍,因此我深知一個人從小樹立正確理想和信念的重要性,所以我有生之年,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青少年思想教育上,為社會再做些貢獻!”
李光祥全身心地投入到關心下一代工作中后,認真總結多年做校外輔導員的經驗,努力把革命傳統報告講得更好。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報告場次的增多,他漸漸發現,伴隨著時代進步和我國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新一代青少年,接受的新事物越來越多,思想越來越活躍,要讓革命傳統報告達到入耳入腦入心的效果,必須在報告內容和形式上下功夫,力爭做到報告內容更豐富、更有故事性,報告形式更新穎、更能吸引人。于是他開始在準備工作上下功夫,每當確定一個報告主題,就反復琢磨講稿內容、設計報告形式,然后詳細寫成文字稿。
李光祥在一線作戰部隊工作生活多年,由于條件艱苦,落下了腰疼的毛病,寫稿坐的時間一長就疼痛,可他全然不顧,貼上膏藥或吃點藥繼續撰寫,實在難受了就起來活動活動再接著寫。家人看到他“遭罪”的樣子就勸他:“你當政工干部多年,做大小報告無數,給孩子們做輔導,列個提綱就行了,何苦費這么大勁!”李光祥聽了非常認真地回答:“孩子們不是成年人,給他們做報告必須好好準備,否則他們很難聽得進去!”就這樣,一篇報告稿李光祥常常要寫好幾天。
由于事先準備得充分,李光祥的傳統報告常講常新,尤其報告形式,緊密結合青少年感性思維強的特點,既生動活潑又與內容緊密相連,很受歡迎。
2000年,為了把革命傳統、時代精神和思想道德教育緊密結合起來,使青少年小學生聽得進、有教益,李光祥提出:在青少年教育中,把歌唱祖國、歌唱黨、歌唱時代新生活作為少先隊活動的主旋律,每星期舉辦一次音樂周專題報告,讓孩子們學唱一首經典歌曲,以此引導他們在歌聲中朝氣蓬勃地學習、成長。這種教育形式一推出,立即受到孩子們的歡迎,教育效果非常明顯,很多學校迅速躋身少先隊活動先進單位行列,其中大連中山路小學被評為遼寧省紅旗大隊。
2004年開始,李光祥又推出新的教育形式,在給孩子們講長征故事時,把講述現場搬到大連老紅軍集中的“紅星村”,讓孩子們親耳聆聽紅軍爺爺回憶歷史,參觀紅軍爺爺們辦的革命紀念館,同時請紅軍爺爺們在少先隊隊旗上簽名,留作永遠紀念。很多學校的輔導員老師說:“這真是一種震撼人心的教育,再過若干年,當老紅軍們相繼走完光輝的人生旅程后,這些孩子就是青年人了,到那時,他們可以驕傲地說:‘我見過紅軍爺爺,聽紅軍爺爺講過他們長征中的故事。’相信今天的教育,對他們的人生一定能起到積極作用!”
至今,李光祥已做報告上千場,聽眾達幾十萬人次,深受孩子和老師們的喜愛,孩子們親切地稱他“將軍爺爺”,很多少先隊輔導員老師稱他為“將軍輔導員,最值得尊敬的人”。
李光祥不僅在思想上關心青少年的成長,對于那些生活貧困或遭受自然災害的青少年的學習生活,也非常關心,總是竭盡所能為他們提供幫助。很多了解李光祥的人說:“他平日里非常節儉,生活上能省一分是一分,但在關心青少年成長和各種捐資助學活動中卻特別大方。”2000年,大連市發起“家鄉父老送你上大學”,為考上大學的貧困家庭孩子募集助學金大型公益活動,李光祥立即響應,至2021年20多年間他每年都捐款5000元,他因此當選為大連市希望工程愛心大使,并成立了大連市希望工程光祥志愿大隊,積極開展各種志愿活動,以此感召更多的人投身希望工程,為祖國的未來盡一份力。多年來李光祥還堅持為貧困地區的孩子購買各種圖書和文具,至今他已向各地中小學捐贈科普讀物上千冊,購買文具花銷數萬元。
除了關愛貧困青少年外,一旦哪個地區遭受嚴重自然災害,李光祥都會第一時間想到那里的孩子,盡自己所能幫助他們。2008年我國南方部分地區遭受嚴重冰雪災害,李光祥一看到新聞報道就坐不住了,馬上來到大連市紅十字會捐款1000元。2008年汶川發生特大地震后,他立即委托兒子通過中華慈善總會向災區捐款2萬元;緊接著5月23日,又向部隊黨組織交納了1萬元特殊黨費,期間還多次參加社區捐贈活動,前后短短11天里,他7次向地震災區共捐款3.44萬元。他只有一個心愿,希望災區盡快建起新校舍,讓孩子們早日走進明亮的教室,恢復學習生活。2010年青海玉樹、2014年云南魯甸發生地震后,李光祥一如既往地第一時間捐款,奉獻上一份愛心。
這一筆筆捐款,對于靠工資生活的李光祥來說,絕非小數,但他每一次都捐得迅速、慷慨。他的所作所為只是源于心中對祖國下一代真摯的愛。作為一名戎馬一生的將軍,退休后他把自己無私地交給了關心下一代的偉大事業。對于李光祥這種奉獻精神,得到了社會廣泛贊譽,他先后獲得了“遼寧省道德模范”“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全國十佳少先隊志愿輔導員”“中國好人”等幾十項光榮稱號。不久前,李光祥又榮獲大連市“時代楷?!睒s譽稱號,組委會給他的頒獎詞:“四十二軍旅生涯他赤膽忠心保家衛國,二十四載和平歲月他念念不忘星火傳遞,他的足跡遍布學校、社區、偏遠村落,他的報告春風化雨感動無數小小少年,他以家國情懷傳承紅色基因,筑牢青年一代的信念之魂?!边@無疑是對李光祥戎馬生涯的高度評價。
李光祥如今已83歲高齡,仍以赤誠之心關心著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長,他說:“我要把自己的余生都奉獻給祖國下一代!”相信他一定能再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