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通報稱,云南丘北縣民族中學5年間共收取學生165萬元“門禁卡服務費”。當地紀檢巡察部門調查了解到,該校自2015年引進第三方企業負責校園門禁系統的安裝維護,以每月15元、每年10個月的標準收費。巧立名目,莫過如此。
學校安裝門禁系統究竟有無必要,這個問題見仁見智。但就常理常情而言,門禁系統就跟教室或操場一樣,對學生來說,既然交了學費來上學,就不該被另外收取門禁卡費用。分內之事,何以收費?退一萬步說,就算真要收費,該校的收費標準也是既不透明又不合理。即便是城市高端小區的門禁卡,也鮮見“每月15元”這樣的天價標準。“門禁卡服務費”究竟服務了什么?一個學校的門禁系統,5年間共收取學生165萬元費用還沒填上成本的“大坑”?
教育收費,事關底線。對教育亂收費的“零容忍”,亦是對社會公平底線的捍衛。這些年,中央三令五申、各地重拳出擊,不過,在總體向好的態勢下,仍有一些個例亟待治理。就拿門禁卡收費來說,有動輒在單價上“獅子大開口”的,也有幫電信運營商搭售賣卡的……可見,“發門禁卡財”的恐怕還不是一家公司的路子。于此而言,恰恰說明針對教育亂收費的治理仍需實而又實,對各類亂收費現象更需秉持專業而常態化的警惕。(摘自《中國青年報》2.24鄧海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