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戰區”官方微信公眾號2月25日發布消息,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張春暉空軍大校表示,2月24日,美“威爾伯”號導彈驅逐艦穿航臺灣海峽,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海空兵力全程對其進行跟蹤監視。那么,美軍艦穿越臺海以及在中國周邊海域進行所謂“航行自由”行動前有什么軍事征兆嗎?
2月25日早些時候,美國太平洋艦隊官方發布消息稱,美國海軍“伯克”級驅逐艦“柯蒂斯·威爾伯”號(DDG-54)于2月24日通過臺灣海峽。記者查詢后發現,這是今年美艦第二次通過臺灣海峽。2月4日,美軍“伯克”級宙斯盾驅逐艦“麥凱恩”號(DDG-56)穿越臺灣海峽。碰巧的是,就在24日當天,南海戰略態勢感知平臺披露,24日上午,美國空軍、海軍與防務承包商派出至少4架偵察機飛至南海與東海海域上空。根據其發布的信息,其中包括1架抵近至東海北部并靠近黃海的美國空軍RC-135S“眼鏡蛇球”彈道導彈偵察機、1架經過臺灣島南部海域飛往南海東沙島方向的美國海軍MQ-4C“人魚海神”無人機、1架局部航線與前述無人機類似的美國海軍EP-3E“白羊座”電子偵察機以及1架疑似從沖繩起飛向西進入東海的CL-600-2B16“挑戰者”飛機。
有分析認為,當天這4架偵察機,特別是兩架進入東海防空識別區的偵察機,或許和美艦過航臺灣海峽有關。一般而言,美艦穿航臺海,解放軍都會對其進行海空監視。甚至可能會出動多種機型和戰艦對美艦保持連續監視。這個過程可能存在兵力調動的情況。此時美軍方派出偵察機,可能就是為了偵察解放軍相關部隊調動和偵察過程中釋放的電磁信號,比如說無線電通信信號、雷達信號。
據軍事專家表示,未必美艦每次穿航臺海,偵察機都會有“異動”。美國偵察機通常有“例行偵察”和特定任務偵察兩類偵察方式。平常沒有重大軍事行動,美國偵察機也會來中國周邊實施偵察。根據南海戰略態勢感知平臺的不完全統計,今年1月有70架次美國大型偵察機赴南海活動。在這種高強度抵近偵察的背景下,美國偵察機和艦艇過航臺灣海峽“撞車”的可能性也不小。
專家表示,美艦過航臺灣海峽也好,到南海進行所謂的“航行自由”行動也好,往往是搞“混合操控”,也就是軍事炫武加輿論誤導,這就要求我方從軍事上和輿論上做好準備。從軍事上看,要對美艦進行嚴密監視、監控,防止其擦邊越界,同時還要加強電磁信息保密,做好電磁斗爭。另一方面,要做好輿論斗爭,防止美艦蓄意碰瓷,在國際上制造負面輿論。
(摘自《環球時報》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