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艷杰
【關鍵詞】個人主義? 個體價值? 集體主義?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中圖分類號】B089? ? 【文獻標識碼】A
隨著現代化進程的推進,個人主義思潮在具體的表現形式、價值訴求、主要特征等方面都呈現出不同以往的全新特點。2020年以來,全球范圍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為個人主義再度發聲提供了現實的生長土壤。一方面,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個人主義思潮開始呈現出碎片化、多元化、大眾化的趨勢特征;另一方面,個人主義思潮與其它多種極端思潮合流,展現出了強大的社會促動效應。
碎片化是當前個人主義思潮發展的普遍理論特征。與傳統個人主義思潮高度理論化的特征相對應,隨著現代化進程的深入推進和全球化發展進程的加快,個人主義思潮以更加普遍的形式成為現代社會很大一部分群體生存發展的基本生命樣態。因此,從個人主義的具體表現形式來看,個人主義思潮缺失了其誕生之初的系統性、理論性特征,在人人都能發聲、人人都能表達的自媒體時代呈現出高度碎片化的存在樣態。
多元化是當前個人主義思潮發展的一般特征。隨著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微博、知乎、豆瓣、抖音等各種現代媒介不斷豐富,在各種網絡意見、不同價值主張的裹挾下,個人主義思潮的傳播渠道越來越多、受眾范圍越來越廣。網絡的出現和發展從根本上改變了相對單一的傳統社會交往方式,全新的社會交往方式的出現導致個體的意見表達更加便利,使得個人主義的發展擁有了基礎的物質媒介,導致其總體態勢更加勢不可擋。加之個人主義逐漸與其它各種社會思潮彼此互動、緊密交織,個人主義開始在表現形式、表達內容、呈現特征等方面都展現出多元化的趨勢特征。
大眾化是當前個人主義思潮發展的具體現實特征。根據信息社會的特征判斷和相關具體數據顯示,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大部分主要國家早已邁入了信息社會。在一個高度信息化的社會中,個體在信息生產和信息傳播中的角色地位開始顯著提升,角色地位的變化帶來的必然是一種全新的高度大眾化的個人主義文化。高度大眾化的個人主義文化的出現一方面改變了主體當前生存發展的基本樣態,對人的價值形成產生根本性影響;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這個社會的總體價值選擇和價值判斷,從而左右著社會文化的整體變遷。
第一,個人主義思潮披上了道義外衣,演化為一種實質性的“公共威脅”。在疫情肆虐期間,一方面,國內的集體主義情緒呈現出高漲趨勢,全國人民萬眾一心抗擊疫情。但是另一方面,個人主義思潮卻一度活躍起來。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個體的生命健康訴求被疫情進一步放大。在這種背景下,個人主義就合理地披上了“生命至上”的道義外衣,當其極端化到一定程度,就必然會演化為一種實質性的公共威脅。比如,在疫情初期,武漢疫情發展態勢極其嚴峻,在封城即將到來之際,有些人以保護自身生命為由開始通過各種交通方式逃離武漢。在逃離武漢的這部分人中,甚至不乏有處于發熱狀態卻通過服用大量退燒藥強行退燒的人。并且,有些成功逃離者還在網絡各大平臺上進行炫耀。除此之外,在疫情防控中期,也出現了疫區往來人員謊報、瞞報行程導致疫情防控難度進一步加大的事件,甚至出現了以小區為單位的聚集性疫情。

第二,個人主義與極端思潮合流,所誘發形成的非理性思潮對社會發展穩定造成巨大威脅。疫情期間,個人主義與民族主義、利己主義、地方主義等思潮頻頻互動,并滲透到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方面。一旦走向極端,極有可能給疫情防控帶來更加嚴峻的挑戰,從而引發更為嚴重的公共事件。在疫情防控期間,有的商家通過哄抬物價的方式妄圖發國難財。更有甚者通過在各種網絡平臺傳播不實謠言以謀取關注度和點擊量。除此之外,隨著疫情在全球范圍蔓延,外防輸入的難度在不斷加大,北京、上海等地均出現了刻意隱瞞境外旅居史的病例。甚至還有一些別有用心人士打著“人權”的幌子大鬧隔離室,以及通過文學寫作的方式批判黨和政府,用西方國家的那套價值體系在國內橫行霸道,造成了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
總體來說,在問題與矛盾交織的特殊時期,當前的個人主義極有可能被一些嘩眾取寵或別有用心的人士利用,以此消費社會公眾對于疫情的恐慌進而從中獲利。這嚴重混淆了公眾視聽,左右了輿論方向,為社會治理帶來極大挑戰。在現代社交媒介高度發達的背景下,加之現代社會人類的主體意識高度覺醒,個人主義的市場在短時期仍處于不斷壯大的發展態勢。并且,在反傳統、反權威、反理性等心理因素的作用下,個人主義思潮的發展極有可能走向極端。當個人主義思潮與其它極端思潮合流,毫無疑問將會對社會的發展繁榮穩定造成巨大威脅。
隨著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消費方式等方方面面的轉型和升級,加之現代社會不同社會思潮對于個體價值觀念的深層次影響,從可預見的未來一段時間來看,現代人類、尤其是年輕一代的“自我意識”仍處于不斷強化的發展階段,從“合群”到“自我”、從“他者”到“個人”是當前年輕一代自我意識發展轉變的主線或者說主要方向。所以短期來看,個人主義思潮依然有極其龐大的受眾市場。
有上述判斷,一方面是由于資本強大的同質能力已經使現代社會處于一個高度單一化、平面化的境地。因為現代人類一切的奔波忙碌似乎指向的都是同一目標,也就是資本。不得不說,人類已經被資本和理性的抽象權力統治壓抑的太久了。而現代人類要想走出這種困境,從個體層面來看,只能通過自身的與眾不同和獨特的個性表達,在與周遭世界相遇的過程中展現自己的特別之處,以此來彰顯自身的內在價值,即使這種個性表達往往得不到認可。比如早些年的殺馬特造型、非主流服飾、國內外各種荒誕的行為藝術,以及全球范圍不同程度的地方主義、反智主義等,事實上都是這種理論判斷的部分現實反映。
另一方面,拋去上述這些外在條件的限制,隨著不同地區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人們對于豐富的商品和文化選擇開始變得更加多樣化,這就直接地改善了現代社會人類的生存發展條件。而經濟水平和知識水平的提高使得很大一部分人的生活狀態開始由過去的求生存到現在的求發展、由過去過度關注外在物質世界轉而關注內在的精神世界。所以,生存性的功能需求開始退居其次,精致化、享受化的高層次需求開始躍居至主流地位,這一切都使得現代社會的個人主義有了更加成熟的表現形式。比如,當前社會一個很重要的現象就是人們對自己的職業規劃和人生發展規劃更加精細了,人們敢于大膽地表達自己獨特的愛好、鮮明的個性和與眾不同的品味。在這一過程中,人們通過區別于他人的個性表達方式,滿足了內在自我塑造、自我價值實現的現實需要。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個人主義對于個體的生存發展來說也并非是一文不值,或者說毫無意義。在成熟形式的個人主義的影響下,個體能夠將對于生命意義的理解映射到個性鮮明的實踐表達之中,從而構建出與眾不同的生命存在樣態。這種生命樣態的塑造將更有利于創新意識的表達和自由精神的培養,幫助個體、尤其是廣大年輕人從刻板、單一、傳統的社會角色中解放出來。所以客觀來說,合理形態的個人主義對于個體生命形態的豐富和性格特征的飽滿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雖然說存在即為合理,但凡事都物極必反,任何事物都怕走向極端。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我們要警惕個人主義與其它社會極端思潮合流的現象,防止個人主義朝極端化、不可控的方向發展。通過提倡集體主義和創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方式引導個人主義朝可控化、合理化的方向發展。
大力弘揚馬克思主義視域下的集體主義。集體主義作為馬克思主義基本的道德原則,是社會主義國家的社會底色和價值本色。馬克思主義并不是多數西方學者誤認為的泯滅個性、消滅人性的學說。相反,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旨趣恰恰是個體的自由解放和人的全面發展。只不過,這種自由解放和全面發展不是在一盤散沙、各自為政的社會中所能實現的,而必須依賴“自由人的聯合體”這一必要條件。因此,從這一點來看,那種徹底消滅個體價值的既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所提倡的,也不符合現代社會弘揚個體價值的時代要求。所以,在今天我們要盡可能弘揚一直契合當前時代要求且兼顧集體利益與個體價值的集體主義。通過這種方式引導個人主義思潮向合理化的趨勢發展。
創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方式。在高度技術化的現代社會,信息的傳播方式和傳播渠道都在快速更新。因此,要以符合現代媒介傳播規律的手段創新主流價值觀的傳播方式,防止個人主義思潮走向極端。要利用好當前輿論傳播的新方式、新手段,創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的各個環節,“高度重視傳播手段的建設和創新”,利用好現代信息傳播移動化、多元化、簡短化等特點,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有效地傳遞到受眾的個體層面,從而加強對個人主義思潮的理性引導。
(作者為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導;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楊佳樂對本文亦有貢獻)
【注:本文系廣東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研究項目(德育專項)“當前高校意識形態安全特點與發展趨勢研究”(項目編號:2018JKDY22)和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專項項目“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項目編號:MKSLL02)的成果】
【參考文獻】
①《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責編/潘麗莉? ? 美編/李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