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影,張小興,石 磊
(江西省煤田地質勘察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01)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礦產資源為國民經濟快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戰略保障。但是礦產資源的開采有利亦有弊,一方面給人們帶來了經濟繁榮;另一方面,人們在享受礦產資源提供的經濟增長的同時,也破壞了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目前,大規模采礦引發的地面沉降等自然災害,嚴重威脅著礦區周邊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各種環境因素和各種地表變形的情況,對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的破壞。同時,采礦過程中也會對礦區周邊環境造成污染,破壞各種交通和地面輸電線路,影響周邊居民的正常生活。礦山的采空區可以用廢棄石塊進行填充,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隱患的發生,但是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可見,礦山采空區地表變形的問題亟待解決。因此本文將基于InSAR技術,設計礦山采空區地表變形監測方法。旨在利用科學的手段,防治采空區的危害。
在礦山監測中,外業數據的質量直接影響最終的監測結果,因此在監測開始,本文進行外業數據的采集,以確定礦區布局以及采空區的狀態。本文設計的采集方法,可以適用于兩種情況,其一,采集區域較大,設置多個監測點進行采集,以使后期數據處理更加完整;其二,采集區域較小,設置單獨監測點進行采集,確保監測精度。因此合理放置監測點、監測位置的選擇,對于后續的數據采集工作很重要,直接影響采集效率。本文使用的采集方法,是使用高精度全站儀對被監測位置的坐標進行采集,獲取該區域內特征點的坐標信息,然后利用InSAR技術獲取云數據,利用從全站儀獲取的監測點坐標,與云數據進行配準,保證兩個獨立的數據相互不干擾,進而減小監測精度誤差,保證外業數據的采集準確性。
InSAR技術是利用衛星觀測技術,提高監測精準度的技術,在此技術中可以根據采集到的圖像數據,(包含礦區地表變形信息),獲取地表變形的三維信息和變形信息。通過處理外業數據,可以提取礦區變形的信息,并利用InSAR技術進行測高。具體InSAR技術的測高方式,如下圖1所示。

圖1 InSAR技術幾何測高示意圖
如圖1所示,其中P表示衛星監測時,礦區監測點的位置;A1、A2分別表示第一次、第二次監測目標時,衛星的位置;H表示衛星監測時,A1距離地面的高度;B表示A1、A2的空間距離;B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α;θ表示衛星第一次監測時P與視線形成的夾角;R1、R2分別表示衛星監測時,A1、A2與P的距離;ΔR表示距離差;B┴表示空間垂直基線;BII表示空間垂直基線的水平基線。以此得到的B┴與BII關系如下:

式(1)中,B表示衛星監測區域。為了在InSAR 技術中獲得監測區域的監測效果,本文將主從圖像正確配準,然后去除圖像噪聲,提取變形信息,最后將結果反映到實際坐標系中。因此,得到的精度計算公式為:

式(2)中,w表示監測精度,(R1+ΔR)2表示監測距離。由于監測距離會隨著地表的變化而變化,因此精度誤差仍存在,下文中將著重消除誤差,保證礦區監測準確性。
上文中,根據InSAR 技術工作原理,計算從衛星到監測目標的激光信號之間的相位差,來計算礦山采空區地表變形監測精度。理論上,這個精度的誤差應該在最小范圍內,但由于實際上儀器的原因,監測得到的距離與實際距離有一定的偏差,所以本文著重消除誤差。調整InSAR技術中準直軸,保證垂直表盤上讀數的標準值為90,此時偏差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利用In消除誤差公式,進一步消除相關誤差,公式為:

式(3)中,sin(θ-α)表示消除誤差后,水平基線與InSAR衛星的夾角,根據此公式,基本可以將誤差忽略不計,提高監測水平。
根據江西省豐城市的環境現狀,使用InSAR技術監測礦山采空區地表變形,獲取監測區域的雷達數據;通過本文設計的方法對雷達數據進行處理,提取礦區地面沉降的信息,其中包括年沉降速度、累計沉降量等指標,并識別出該工程的主要沉降位置與范圍。通過遙感解譯對本工程進行1∶50000遙感解譯,解譯總面積為103.19km2。在2016年1月~2019年8月間,2014年5月,尚莊礦區505工作面召開了地表監測工作,布設了57個巖層移動觀測點。并且,在此項工程中地表以稻田、菜地為主,東面挨著華伍制動,并有一條二級國家公路貫穿整個工作面,西面緊鄰楊溪村,監測結果表明,開采造成了大面積的地面塌陷,最大垂直位移為0.535m,最大水平位移為0.5m。坪湖礦區對685工作面布置3條監測線,共42個監測點,每隔5天監測一次,在實際監測過程中,按照十天間隔記錄數據。
本次實例分析,結合式(2)、(3),在此礦區監測精度上放置6個標靶,兩個坐標系共6個監測點,將傳統監測方法與本文設計的監測方法進行對比,結果如下。
如表1所示,P1-P6均為此項工程的監測點,此6個監測點均有一個標準監測坐標,監測坐標在±0.100范圍內,均可以正常施工。傳統監測方法中,監測坐標與標準監測坐標相差±0.200,精度較差,因此檢測效果不好。而本文設計的方法中,加入了消除誤差的步驟,與標準坐標僅差±0.001,甚至在P2監測點中,與標準坐標保持一致。因此,精度更高,符合本次研究目的。

表1 應用結果
礦區開采引起地表沉降的問題越加嚴重,加強礦區地表變形問題迫在眉睫,本文基于InSAR技術,對礦區采空區進行地表變形監測,對礦山采空區近幾年的地表變形情況作出勘察,得出新監測方法的監測精度更佳的結論。旨在掌握采空區地表沉降規律、地表破壞程度,為改善礦山采空區地表條件提供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