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奕清
(廣東興發鋁業有限公司,廣東 佛山 528137)
鋁型材具有質輕、強度高、導電導熱性好以及可回收再利用等諸多優勢。近年來,基于社會的快速發展,建筑、交通運輸、航空航天、電子通訊等領域中對其需求量持續增加。根據鋁型材生產情況來看,擠壓成形技術已經成為進一步提高鋁型材擠壓生產質量、延長模具使用壽命的一大核心問題。本文從模具冷卻的角度展開分析,通過應用模具液氮冷卻技術有效解決模具溫升問題,改善鋁型材表面質量,全面提高鋁型材擠壓生產效率與經濟效益。
我國是鋁加工、消費大國,據統計2020年鋁加工材綜合產量4210萬噸,比上年增長5.0%,其中剔除鋁箔毛料之后的鋁加工材產量為3738萬噸,比上年增長5.1%。從鋁加工材品種來看(表1),鋁擠壓材占比最高,其次為鋁板帶材、鋁線材、鋁箔材等。
隨著鋁合金型材需求量的不斷增加,對擠壓生產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保障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延長模具使用壽命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分析鋁型材擠壓生產過程可知,金屬變形與摩擦將導致鋁合金擠壓溫度持續增加,且隨著擠壓速度的增大,模具溫度不斷升高。然而,此種溫升情況也給鋁合金型材的擠壓生產帶來諸多不利影響,如:出料口高溫型材在空氣中出現氧化情況,導致型材表面光潔度受到影響。
針對此種溫升問題,提出模具液氮冷卻技術,其主要是通過帶走多余熱量,為擠壓速度的增加提供溫升空間,有效提高擠壓生產效率與質量。
根據鋁型材擠壓生產過程來看,當鑄棒經由模具擠壓成型材時,由于如下因素導致“額外加熱”情況的出現:①鑄棒塑性變形熱集中在模具附近;②擠壓時型材表面與模具表面存在金屬摩擦發熱。此兩種熱源均位于模具附近,導致擠出型材出口溫度超過鑄錠加熱溫度,且模具的溫度始終處于升高狀態;當擠壓速度過快時,型材極易出現表面缺陷,模具溫度過高,導致模具使用壽命縮短[1]。由此擠壓生產情況來看,控制額外加熱,對模具進行有效冷卻十分關鍵。
液氮冷卻模具,指的是在模具中設置液氮冷卻通道,減小模具擠壓過程中產生的過多熱量,防止鋁型材出現擠壓缺陷。目前,液氮冷卻模具技術主要分為三種:
(1)工作帶冷卻法:此方法將低溫液氮直接通到模具工作帶,然后通入模墊內環形槽,對出口型材進行保護,以免出現過度氧化的情況。此種液氮冷卻模具的運用效果顯著,可利用溫度自動調控系統控制液氮供給量,有效維持模板溫度,然而此系統復雜、成本偏高,在實際生產中應用較少。
(2)模外冷卻法:此方法在模套上設置環形通道,并通入液氮,由此實現對模具徑向表面的冷卻,保證模具溫度不超過既定溫度。此模具簡單,但是冷卻效率相對較低。
(3)模墊冷卻法:此方法主要是在模墊上的通道內通入低溫液氮,并由型孔均勻噴出,實現對模具工作帶出口部分的冷卻,確保型材被氮氣包裹,若干套模具可共用一套模墊。此種液氮冷卻方法較為簡單,且可有效防止型材表面氧化,目前已經成為實際生產中的常用方法。
在鋁型材擠壓生產中,液氮冷卻模具的應用必須注重冷卻方式、液氮開度控制調節方式的選擇以及液氮開度控制、擠壓速度控制等,由此實現鋁型材擠壓生產溫度的有效維持,并提高型材表面光潔度,減少質量缺陷。
基于上一章節分析可得,鋁型材擠壓實際生產中主要采用模墊冷卻方法,技術可行且溫度控制效果良好。在實際生產中,必須科學布設液氮冷卻通道,如下圖1所示的三種液氮通道設計圖。

圖1 三種液氮通道設計圖
在此三種液氮通道中,以第三種為最優,液氮由最外層通入內層,整體流動更為均勻,然后再由型孔噴向型材表面、模具端面,有效避免出現局部過冷的問題,防止因局部溫差過大導致變形扭曲。
液氮冷卻模具應用在鋁型材擠壓生產中時,液氮開度控制調節方式分為手動與自動兩種,前者是由人工進行操作,根據測溫儀(計)顯示的出口處型材溫度情況,人為確定擠壓工作中控制閥單元開度與擠壓時間對應的過程參數,此方法是開環控制,無法實現連續監控,對操作人員經驗與操作能力要求較高;后者則是閉環控制,由紅外測溫儀實時監控模具出口型材溫度,并及時反饋至控制裝置,由控制裝置自動分析溫度情況并輸出PID控制信號至控制閥單元,驅動閥單元動作增大/減小液氮開度,達到溫度控制的目的[2]。
在上述兩種方式中,鋁型材擠壓生產中往往以自動控制為主,實現擠壓生產過程的連續監控,同時輔以人工控制,有效應對各種特殊情況,確保出口處型材溫度始終可控。
鋁型材擠壓生產中,液氮開度控制情況直接影響液氮冷卻模具的應用效果,開度大小決定著出口處型材溫度[3]。從理論上來看,提高液氮開度可持續增強液氮冷卻效果,降低出口處型材溫度。但是從鋁型材實際擠壓生產情況來看,出于對冷卻效果與經濟性方面的考慮,只需將液氮開度維持在一個合理范圍內即可。
以6063鋁合金型材擠壓生產進行試驗,結果表明,通過液氮冷卻模具的使用可顯著降低出口處型材溫度,由545℃降至511℃。在試驗中,液氮開度40%時,與不通液氮時相比,出口處型材溫度明顯下降;液氮開度不斷增加,出口處型材溫度持續下降,冷卻效果有效提高;液氮開度70%后,出口處型材溫度下降不明顯,若是繼續增加開度,生產成本提高,但是冷卻效果卻未得到顯著提高。因此,液氮冷卻模具實際應用時,必須要做好相關試驗分析,確定鋁型材擠壓生產過程中液氮開度參數,在合理控制成本的前提下,獲得最佳的生產效果。
在鋁型材擠壓生產中,擠壓速度不僅關系鋁型材表面質量,也影響著企業生產效率。通過液氮冷卻模具的應用為擠壓速度的提升提供了可能[4],根據6063鋁合金型材擠壓生產試驗顯示,與不通液氮時的擠壓速度(0.2m/s)相比,擠壓速度提升至0.3m/s,兼顧了型材表面質量與生產效率。
在鋁型材實際擠壓生產過程中,不同材料、生產條件也會對擠壓速度產生影響,具體需考慮以下幾點:①塑性變形情況:塑性越好的鋁合金型材,擠壓速度可設置得更高,如:6系鋁合金型材;塑性較差的鋁合金型材,擠壓速度需適當放慢,如:2系、7系鋁合金型材。②斷面形狀:在其他條件一致的情況下,圓斷面型材可進行高速擠壓,復雜形狀斷面型材盡量采取低速擠壓方法,而對于薄壁管、非對稱形型材,還需進一步降低擠壓速度。③其他因素:正向擠壓型材出模速度應低于反向擠壓,通過潤滑劑以及其他減小摩擦措施的使用可有效提高擠壓速度。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各個行業對鋁型材需求量的不斷增加,對鋁型材擠壓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鋁型材擠壓生產過程來看,溫升是影響鋁型材擠壓生產的重要因素,通過液氮冷卻模具的使用可實現有效冷卻與型材保護,還可利用模墊冷卻法的技術可行、經濟性良好的優勢廣泛推廣應用。模墊冷卻法的實際使用中,還需根據鋁型材擠壓生產過程合理選擇冷卻方式、液氮開度控制調節方式,科學控制液氮開度、擠壓速度,在合理控制型材生產成本的基礎上,有效提高生產效率與質量,獲得良好的綜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