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付 強

●中國石化突出貢獻專家、鋼鐵叢林中的“穿針引線人”李雪梅。 攝影/付 強
曾有人說過,焊接是一個神奇的工種。焊工就像鋼鐵裁縫一樣,把一片片鋼板焊成能承受千百公斤壓力的容器,把一段段鋼管焊成向裝置輸送各種“養分”的鋼鐵巨龍。而指導焊工作業的焊接工程師,則是給“鋼鐵裁縫”穿針引線的人。
有了他們的指引,裝置的鋼鐵身軀才能立得穩、站得牢,各種壓力和各種酸、堿、腐蝕性介質才能在密閉的容器、管道里遵從人的意志,或安靜地蟄伏,或暢快地前行。
中國石化第四建設有限公司焊接技術高級專家李雪梅就是這樣的“穿針引線人”。
1997年參加工作后,李雪梅就一頭鉆進了焊接這個看似“男人幫”的專業。不服輸、肯吃苦的性格使她在這個行當里一干就是23年。“爬裝置、鉆設備都不算什么,和班組保持交流,隨時幫他們解決焊接難題,就是我的價值。”她說。
作為公司勞模創新工作室的帶頭人之一,李雪梅以工程需要為出發點,勇于創新,承擔集團公司及四建公司多項重大焊接技術課題攻關與研發工作。近年來,她先后發表焊接專業論文6篇,擁有3項國家專利、19項創新成果及工法,其中多項成果獲國家及部級獎勵;獲得天津市勞動模范、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中國石化突出貢獻專家、中國石化質量先進個人、中國石化標準定額先進個人等多項榮譽稱號。
立足一線、扎根一線、服務一線,價值在一線創造。2008年,天津乙烯建設初期,遇到高壓厚壁鉻鉬管線焊接難題人工作業施工效率低、焊接合格率難以保證。四建公司決定采用機動焊來改善上述狀況。這在當時是國內石化行業內首次用機動焊進行高壓厚壁鉻鉬管線焊接。
由于鉻鉬管線材質的特殊性,焊接及熱處理要求嚴格,而厚壁管線的焊接及熱處理更要求一絲不茍。機動焊是焊工操作焊機進行調節與控制工藝參數而完成的焊接,而現有開發的管道機動焊施工會造成焊接飛濺大、合格率低,新的焊接工藝試驗即將面臨失敗。
面對技術瓶頸,是用保險的手工焊方案,還是冒著可能失敗的風險去做技術攻關?
“遇到技術瓶頸,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如何解決問題。搞技術研發,就是要有面對挑戰,開展攻關的勇氣,這也是我做焊接人的樂趣所在。”李雪梅說。
她查閱了大量資料、翻閱國內外書籍,并和焊材廠家積極溝通,從改變焊接方法及焊接材料著手,決定研發全新的焊接工藝,采用管道埋弧自動焊。
經過反復試驗,高壓厚壁鉻鉬管一次焊接合格率達到99%以上,焊接生產效率提高了4~5倍。最終,“管道預制焊口埋弧自動焊接技術”獲得成功,開創了國內工藝管道焊接技術先河。

●李雪梅在施工一線與焊接工人進行技術交流。 攝影/付 強
目前,已開發管道預制口埋弧自動焊工藝41項,材質覆蓋碳鋼、不銹鋼、鉻鉬鋼、低溫鋼、鎳基復合鋼等。李雪梅編寫的“管道自動焊焊接工法”獲國家一級工法。這種焊接技術已在國內外40多個項目得到廣泛應用。
2016年,李雪梅又和攻關團隊再次挑戰新高度,開發了“固定焊口機動焊”新工藝。她每天早上和大家一起到四建公司承擔施工的天津石化煉油升級改造工程施工現場,通過實際應用進行反復試驗,一次次進行優化完善。在深厚的理論基礎和現場實驗的結合下,新工藝開發成功,真正實現了管道焊接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新工藝填補了石化行業的焊接空白,并在國內同行業處于領先水平。
曾經有民營企業邀請李雪梅去工作,她笑笑說:“我的成長離不開企業的氛圍和環境,是企業給了我一展身手的機會,我不能為了金錢失去這個美好的平臺。”
“別看她是一個女同志,但是她有一股不服輸的精神,可不是其他同志可比的。”人們這樣評價她。
2012年,李雪梅參與了集團公司LNG接收站成套工程技術9%Ni鋼焊接技術開發。LNG儲罐是儲存低溫液化天然氣的超大型容器,設備的運行溫度長期在-162℃以下,一旦因焊接問題造成儲罐泄漏,后果不堪設想。
在最初的焊接試驗中,李雪梅遇到了埋弧焊自動焊容易產生中心裂紋的瓶頸,這在一段時間成了焊接攻關小組“卡脖子”問題。作為攻關小組組長,她沒有放棄研究,而是查閱大量國內外專業書籍,反復計算、試驗,在試件焊接時全程監督指導,終于成功摸索出了適合的工藝參數范圍。“卡脖子”問題解決了!
2014年,LNG儲罐使用了國產9%Ni鋼,她又帶領攻關小組繼續鉆研,特別在前期焊接工藝開發的過程,成功解決了“全焊道拉伸試驗的屈服強度偏低”問題,實現了國產9%Ni鋼焊接國內創新性突破,為我國大型LNG儲罐國產化焊接工藝開發做出了突出貢獻。在實施階段,她實時跟蹤現場焊接,從焊工操作手法、焊接工藝控制等方面嚴格交底把關,保證現場LNG儲罐焊接施工的順利進行。
在李雪梅和同志們的共同努力下,天津LNG項目4臺16萬立方米LNG儲罐榮獲2018年度全國優秀焊接工程一等獎,李雪梅編寫的“用于LNG儲罐內罐罐底邊緣板焊接的工裝”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
在工作中,李雪梅始終沒有放棄對先進理論的鉆研。她在緊張的工作中擠出時間,認真、系統地學習研究國內新技術、新工藝,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許多疑難雜癥在她面前迎刃而解,她也成為職工眼中公認的技術專家。“專業理論精通,技術功底深厚”,這是領導和同事們對她的評價。
作為行業焊接專家,她多次參與集團公司、煉化工程集團及四建公司重大科技進步項目立項論證、鑒定評審。
近年來,李雪梅主編了《石油化工異種鋼焊接規范》《石油化工不銹鋼復合鋼焊接技術規程》《立式圓筒形料倉施工及驗收規范》等石油化工行業規范,參與國家標準《火炬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以及多項國家及行業規范的審查工作,主審煉化工程30多項焊接技術標準,并參與中國石化集團《焊接質檢員》《焊接技師》《焊接高級技師》教材的編寫及授課工作。
為了讓焊工更好地掌握各種材質的焊接工藝,2017年,李雪梅帶領工作團隊編制了碳鋼、不銹鋼、鉻鉬鋼、熱處理等焊接工藝可視化工藝教材。
為了示范正確的焊接工藝,她親自當導演制作腳本、編寫解說詞、布置焊接拍攝場景,并精心進行視頻剪輯,最終完成了多項焊接施工工藝的可視化。可視化教材一目了然,讓焊工掌握了焊接工藝要領,更好地服務了工程一線。她制作的可視化視頻教材榮獲了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立項為煉化工程集團公司技術進步項目,在整個煉化工程領域推廣應用。
作為公司的焊接專家,同時也是公司特種設備質量保證體系的焊接責任工程師,李雪梅深知焊接質量的重要性。
為了指導各項目焊接技術工作,她主動出擊,配合項目做好前期焊接準備策劃;根據工程特點,確定最優焊接施工方法。在工程實施過程中,她嚴格把好焊接技術方案、焊接工藝選用審核關,從焊接方法、焊接材料選用、焊接工藝制定等方面嚴格把控。
李雪梅的電話24小時開機,對于向她詢問的焊接問題,她總是第一時間給予耐心細致的解答。她通過電話、郵件、釘釘、微信等通訊手段,時刻為現場施工技術人員答疑解惑,提供焊接技術服務。項目上遇到焊接技術問題時,大家總說:“工藝問過李工了嗎?”“李工說行了嗎?”在大家心中,她已經成為焊接人的主心骨、專家級的“穿針引線人”。
利用自身的焊接技術經驗優勢,李雪梅發揮傳幫帶作用,幫助青年技術人員快速成長。
為了更好地培養焊接技術人員,她制定了具體的培養計劃,進行集中培訓、工程實戰指導。在集中培訓階段,她主動承擔大部分授課任務,精心準備課件,以工程實例形式、小視頻等方式形象地傳授焊接經驗。在工程實戰階段,她和焊接技術人員時刻保證溝通,在具體工程實例中傳授經驗,幫助他們盡快成長。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她積極影響公司號召,開展全員培訓,熟規范、精業務,主動承擔大部分網絡授課內容,以一天一個案例模式向公司技術人員講授焊接知識,以案例分析模式系統講解焊接工藝,結合工程實例、工程現場具體焊接問題逐一對案例進行剖析,使技術人員能更好地掌握焊接工藝的關鍵點。技術人員都說李工講的好,實用、直觀、有針對性,且易于學習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