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妬甬晟

●員工們試制添加劑自主維護設備。
“蘭州要建大煉油廠!”人們掩飾不住喜悅的心情,奔走相告。1953年10月的一個清晨,蘭州市區民主東路208號門前的爆竹聲傳來特大喜訊:煉油廠籌建處由北京遷到蘭州,改名為蘭州煉油廠籌建處。至此,共和國現代化煉油工業的驕子在黃河之畔誕生。
1954年2月19日,國家計委批準我國第一座大型煉油廠設在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與此同時,蘇聯鐵道、水文、地質專家,先后到蘭州搜集鐵道資料、勘察水文和地質狀況。3月13日,國家計委和中央燃料工業部批準《蘭煉建設計劃任務書》,并在西安市召開的全國石油工作會議上,決定加速蘭州煉油廠建設。從全國煉油廠和學校畢業的學生中抽調135人,分三批去蘇聯學習。
蘇聯國家設計院1954年11月向我國交付“蘭煉一期工程初步設計方案”。1955年8月,蘇聯向我國交付“蘭煉一期工程技術設計議定書”。9月,建廠的場地平整和基地建設全面展開。
1956年4月29日,黃 河之濱2平方公里的工地,彩旗飛舞,鑼鼓喧天,蘭煉第一期工程動工建設典禮在西固古長城邊舉行。石油部副部長李范一、甘肅省省長鄧寶珊等領導和蘭州市各界代表10000多人參加這一歷史盛典。各路建設大軍邁著鏗鏘的步伐進入工地,煉廠建設拉開了恢弘序幕。
蘭煉一期工程建設投資1.8億元,工業與民用建筑面積達40萬平方米,需要安裝設備1.3萬噸,敷設各種管道長達860多千米,土方工程量200多萬立方米,地上地下混凝土量14萬立方米,最高建筑物達75米,單體設備最重170余噸,共需吊裝大小塔60座,制作安裝各類油罐287座,還有大量的高溫高壓容器的焊接制造等。如此浩大的工程量,在新中國初期生產力比較落后的條件下,施工技術難度是可想而知的。
但是,新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可以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全國機械、建筑、交通、商業部門和許多省、市上百家工礦企業,從各方面支援蘭州煉油廠建設,蘭煉籌建處和建工部蘭州建筑總公司一處、六處、九處以及石油部第二建設安裝公司,數萬名職工參加施工建設。
當時,盡管我國還貧窮落后,但是新中國人民當家做主后迸發出的熱情和干勁,為工程建設注入無限活力。建設者們住土坯房、鐵皮房、竹板房,喝著稍作沉淀的黃河水,在極其艱苦的施工條件下,夜以繼日地加緊施工。他們只有一個共同心愿:用最快的速度建成一個現代化的煉油廠來。
為了高質量早日建成我國第一個大型煉油廠,施工建設的指揮機構建立了較為完整有效的管理。一方面認真學習、理解和消化蘇聯的設計和技術,因地制宜地編制總體施工組織規劃,實施科學嚴格的工程項目管理;另一方面,不斷研究施工中出現的問題,總結施工的經驗教訓,針對“基本建設戰線過長、全面開花”的問題,研究制定“集中精力打殲滅戰”的施工方案。在施工組織上,采取多工種混合施工,各環節有序銜接,按工程項目包干,立體交叉流水作業,整個施工在良好秩序下進行。
在施工方法上,油罐采取倒裝和卷裝法施工,提高了工效,縮短工期1/3;催化裂化裝置高層鋼架采取地面組對整體吊裝方法,一次到位,縮短工期2/3。在整個建廠施工過程中,群眾性的技術革新合理化建議活動十分活躍,僅蘭煉籌建處一工區高風瑞班,就進行了200多項技術革新,創造出一套優質快速施工法。
由于實施嚴格管理,科學施工,蘭煉一期工程進展相當迅速,到1958年9月,一期工程用兩年零五個月時間全部建成,分批投入試運轉,建廠期限比國家計劃提前15個月,工程造價比預算降低5.75%,節約投資1055萬元。這一速度,這一成就,是廣大建設者艱苦奮斗的結果,是廣大職工群眾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的結晶。
1958年2月,第一列滿載玉門原油的油龍駛進蘭煉。從8月30日電脫鹽裝置開始試車到9月13日投入生產,直至9月18日常減壓蒸餾裝置投產,生產出第一批合格的汽油、煤油、柴油等6種成品油,整個十里煉廠都沉浸在一片緊張而喜悅的氣氛之中。喜慶的鑼鼓傳送紅紅的捷報,晶瑩的油樣催出閃閃的淚花。9月27日,工人代表劉啟盛、賀永友身負蘭煉人的重托,乘東去的列車,把油樣送到北京,向毛主席和黨中央獻禮。這兩位來自大西北的客人,備受中共中央辦公廳的熱情接待,毛主席委托國防部葉劍英元帥、陳賡將軍接見。葉劍英元帥說:“我們空軍、海軍都需要大量的油料,希望你們煉出更多更好的油品。”劉啟盛、賀永友帶著元帥、將軍的這一殷切囑托,登上天安門觀禮臺。
蘭煉第一期工程,從1956年4月29日 正 式 動 工,到1958年9月相繼建成,10月1日,蘭州煉油廠籌建處正式改名蘭州煉油廠。原油電脫鹽、常減壓蒸餾等裝置陸續投產后,到1959年實現加工原油7萬噸,生產汽油、柴油、煤油、潤滑油四大類產品41萬噸。至此,蘭煉向國家呈報《交工動用準備情況報告》,國家組成驗收委員會,檢查驗收蘭煉一期工程。
“通過驗收,蘭州煉油廠第一期工程總評為‘優良’,蘭州煉油廠在技術上是先進的,設備是頭等的,經濟效益是良好的。” “予以驗收,正式投入生產。”1960年1月20日,甘肅省委書記何承華代表國家驗收委員會在驗收書上簽字。蘭煉廠長徐今強在交工驗收書上簽字。他說:“蘭州煉油廠一期工程的建成和投產,對于加速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工業化增添了新的血液,對于進一步提高我國石油煉制工業的水平,逐步滿足國民經濟對于石油產品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它的建成和順利投產,標志著我國石油加工技術水平已跨入了世界先進行列,這不僅有經濟意義,而且有它的政治意義。蘭州煉油廠的建成,在我國石油加工的發展史上將起著重要的作用,為我國石油煉制工業全面躍進和四面開花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石油部副部長劉放在生產典禮講話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