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大學生安全與預防教育作者:劉 榮,喻 艷出版社: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ISBN:9787560649917出版日期:2018年10月定價:30元
校園文化是學校的內涵與精神所在,校園文化無處不在,當今高校校園文化內容比較豐富,并對大學生產生著潛移默化的熏陶影響。文化育人,不同的校園文化可以對學生心理與意識產生不同的影響,最終影響其個人行為。和諧社會建設背景下,安全校園創建是重要內容。高校為了推動安全校園創建,則需要重視大學生安全防范意識的強化與安全防范能力的培養,不僅要使每一名大學生都能夠更好地維護自身生命安全與財產安全,而且還要引導他們成為安全校園創建工作的支持者。安全校園的創建與發展,需要安全文化的熏陶與引導。因此,高校可以通過校園安全文化建設的方式,引導大學生關注校園安全問題,并且積極主動配合校園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為高校安全校園創建貢獻力量。
伴隨著我國高校辦學規模的擴大,大學生培養模式也在發生變化,大學生廣泛接觸社會,因此高校安全問題也更趨于復雜化。當代高校大學生不僅需要面對學業上的壓力,還需要面臨社會的各種思潮影響及競爭壓力。近年來,高校安全事件屢有發生,事件中的大學生作為受害者,輕則遭受財產損失或者精神刺激,重則失去生命,給家人留下無盡痛苦??傮w而言,我國大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不強,自我保護能力較弱,很容易成為安全事件的受害者。因此,提高大學生安全預防意識與能力,是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標?!洞髮W生安全與預防教育》一書共14章,第1章主要闡述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基礎知識,包括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存在的問題、作用、地位、內容、方法、要求、路徑與措施等,閱讀這一章內容有助于讀者切實了解大學生安全教育,并且對大學生安全教育產生認同感。第2~14章主要論述了不同領域的安全教育內容,具體安全教育內容涉及到大學生安全的諸多方面,包括國家安全、生活安全、網絡安全、財產安全、消費安全、交通安全、公共安全、求職安全、教學安全、心理安全、社會交往安全、自我保護、預防不法侵害以及預防刑事犯罪等,這部分內容豐富,對大學生而言具有很強的實用價值。并且,該書采用真實發生過的安全事件案例,對具體安全教育內容進行解讀,引導大學生自己從案例中去領悟安全知識,從而提高其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
該書作者指出,校園安全管理應基于校園安全文化氛圍,高校通過安全文化建設,引導所有師生都關注安全問題,每個人都成為安全文化的創建者與維護者,學校安全就會更有保障。校園安全文化,是指在校園中形成,并且以校園安全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文化,它對于校園安全工作開展是有正面、積極促進作用的。校園安全文化并非自然生成,而是需要由學校安全管理者經過有意識的宣傳與教育,在長期的引導發展中形成。校園安全文化形成之后,師生都會有意識的對其進行遵守并且維護,從而讓安全意識在校園中得到更深層次的滲透,推動校園安全工作的開展。以校園安全制度文化為例,任何學校的安全制度都不是自動形成的,而是根據學校具體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有意識地制定并完善豐富的。校園安全制度文化形成之后,會產生兩個積極作用:一是師生會接受安全制度規則約束,盡量按照安全制度要求行動;二是師生如果遭遇新的安全情況與問題,會有意識地主動通過制定安全制度的方式來解決具體問題。以校園消防安全文化為例,消防安全是高校校園安全的重要內容,學校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目的是為了保護師生的生命和財產安全。然而,有些校園安全管理工作人員在執行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時不夠嚴謹和仔細,如沒有認真檢查消防栓或滅火器是否能夠正常使用,對于消防通道被占用也沒有及時進行清理和疏通等,此外,對于校園內的一些消防隱患也沒有認真檢查和嚴格處理。部分學生也會認為消防安全管理屬于小題大做,如清理大功率電器,收繳明火設備等,甚至有些學生會抗拒正常的消防演練,認為學校發生火災的概率很低。以上都是錯誤的認知和做法,學校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建設完成之后,必須依靠校園安全管理工作人員來實施,而師生則有義務配合與支持消防安全工作。在消防安全問題上不應該存有任何的僥幸心理或疏忽大意,因為任何一次消防事故的發生,都可能會危害到校園師生的財產和生命健康安全,并且這種危害對當事人所造成的損害后果往往是無法挽回的。不管是進行消防安全工作技能培訓,還是開展消防安全宣傳與教育,最終都是有利于消防安全文化的建設、形成與發展,然后在消防安全文化影響下,所有師生都會主動維護校園消防安全。當消防安全文化滲透到校園安全工作中后,校園安全管理工作人員會更嚴格地按照消防安全制度開展工作,師生也會主動配合學習消防安全知識,從行動上支持消防工作,從而消除學校消防安全隱患,給所有師生創造安全校園環境。
筆者認為,大學生安全防范知識的獲取與安全防范能力的提高,可以通過學習與培訓的方式來實現,而安全文化則會讓安全意識進一步得到強化。當代大學生可能遇到的安全風險因素更多樣、更復雜,甚至有些安全問題是人為故意設置的陷阱,大學生若是沒有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識,或者缺乏安全防范知識與能力,就很容易成為受害者?;ヂ摼W時代,大學生很容易遭遇網絡安全陷阱。有的大學生遭遇求職騙局,不僅沒有賺到錢,反而會被對方以押金等名義詐騙錢財;有的大學生在進行網絡虛擬交易時,不夠嚴謹,接入釣魚網站鏈接,導致賬戶被盜竊;有的大學生被人誘導,誤入網貸騙局等。更可怕的是,很多大學生遭遇網絡欺詐之后,基于恐慌、僥幸等心理,在缺乏經驗的情況下,想要自己解決問題而不是選擇向師長求助,更沒有選擇報警,從而導致情況進一步惡化。近年來,大學生網絡安全詐騙事件中,不乏有學生遭遇了詐騙之后,反而會想辦法到處借貸去滿足敲詐者的要求,甚至在無法滿足對方要求并被威脅之后,采取錯誤的極端方式來處理。若是大學生具有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識,面對互聯網的各種不安全風險保持敬而遠之的態度,即使遭遇欺詐導致損失,也能第一時間求助師長或者報警,而不是在缺乏應對能力的情況下仍然堅持自行處理。為了提高大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與能力,高校要加大安全宣傳與教育,針對校園常見的安全風險因素進行剖析,包括運動安全、人際安全、心理安全、網絡安全等。當整個校園形成一種安全文化氛圍,大學生就會不自覺地受到安全文化的影響,從而在遭遇安全風險時能夠做出更合理的應對。為了促進校園安全文化建設與形成,高校可引導大學生在校園安全文化建設中發揮更多的作用,讓更多的大學生參與到安全文化建設中來,從而接受更強烈的安全文化熏陶。以人際安全為例,學校以人際安全為主題,開展具體形式為論壇、宣傳欄、沙龍、社團等活動,讓學生自己去搜集材料做好安全宣傳與教育工作。當學生開始主動關注人際安全時,其人際交往方面的安全防范意識與能力就會得到顯著提升。
筆者強調,安全防范意識與能力的培養,有利于改善校園安全工作現狀,安全文化建設則有利于防微杜漸,讓更多人發現校園中存在的各種風險隱患并積極應對。近年來,高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引發的安全事故屢見不鮮,然而任何心理健康問題的發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一個慢慢發展惡化的過程。由于高校在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上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大學生遭遇心理健康問題的時候,不知道如何求助,在最終心理問題嚴重惡化的情況下,遭遇某些刺激因素,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若是學校能夠形成一種積極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的校園安全文化氛圍,學生就有可能提高心理健康方面的安全防范意識??赡艽嬖谛睦斫】祮栴}的學生,如果學會進行自我審視、反思與評估,判斷自己心理健康狀況,一旦發現存在問題,則有意識地自我調整或者求助專業心理輔導。當大學生發現身邊的同學或親友可能存在心理健康問題時,就能夠主動提供幫助。如發現某同學因為自卑而不愿意人際交往,長期的獨處可能引發心理健康問題時,就主動邀請其參加活動,讓其逐漸習慣人際交往,并且在具體交往過程中,盡量注意不使用可能刺激其的言語。在有意識的引導下,該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有可能逐漸好轉。校園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安全風險因素,若是校園中形成重視安全的文化氛圍,師生都會主動關注、發現并且消除風險因素,從而降低校園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若是校園中缺乏安全文化氛圍,則風險因素會長期存在甚至惡化,甚至在特殊情況下引發校園安全事故,給師生和學校發展帶來傷害。
綜上所述,高校校園安全能夠為大學生身心成長與健康生活提供安全保障,校園安全更是社會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想更好地保護自身生命財產安全,則需要提高自身安全防范意識與能力。校園安全文化建設是引導大學生關注安全問題、提升安全意識、掌握安全防范技巧的重要促進因素,大學生生活在重視安全防范的文化氛圍中,自然也會受其影響與熏陶,從思想到行為上都體現出注重安全防范的特點。在高校安全文化建設過程中,大學生主動學習安全防范知識,不僅可以保護自己,而且還能夠維護校園安全,最終為學校的安全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促進學校的平安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