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人,指如同工具一般被使喚的人,失去了自我被當成工具使用。“工具人”被延伸到各個領域。年輕人自稱工具人,是以此來消遣自己所面臨的無奈。它還有個更深的含義,寓意“備胎”,表示一味主動付出,卻得不到應有回報!
2020年,“糊弄學”這一新網絡名詞走紅網絡。它指的是,以看起來不敷衍的方式,去應對生活中難以推托之事。在某社交平臺“糊弄學”小組中,有16余萬成員每天分享著他們的“糊弄”心得,甚至還有人研究出一套“感嘆詞+評價事情+感受”萬能回答公式。“是,您說得對”“我也在著急呢,謝謝您關心”,禮貌又不失和氣地糊弄過去。
但即使是抱著“人生苦短,糊弄一下也未嘗不可”的弄弄子們,也并不是凡事皆可糊弄。工作、考試、提升自我這類大事,大家普遍認為不應該糊弄。
說到底,年輕人熱衷于糊弄學并不代表一種消極負面的人生態度,反而是深諳“張弛有度”的人生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