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永祥 費春國
近年來,針對網絡詐騙手段“花樣百出”、群眾防不勝防的情況,為守好群眾的血汗錢,江蘇省蘇州市公安局吳中分局胥口派出所以建設“三條防線”為基礎,堅持打擊、防范并舉,取得了顯著成效。
黨建引領,
筑牢“意識防線”
“多虧聽了你們的講座,不然我的損失就大了。”不久前,居民王阿姨遭遇手機刷單詐騙。當時她“順利”做完幾單后,對方便以各種理由推遲返還本金和傭金。直到胥口派出所“復轉軍人先鋒隊”的隊員來到轄區開展“意識防”系列宣講,她才恍然大悟。
2019年以來,為深入推進“意識防”反詐宣傳專項行動,胥口派出所黨支部組織全所退伍民警、輔警,組建“復轉軍人先鋒隊”,立足工作崗位,利用業余時間深入轄區開展反詐宣傳。
“復轉軍人的綜合素質高、戰斗力強、工作有耐心,成為全所服務群眾的‘王牌軍。”派出所教導員鄧正嵩說。
通過黨建引領,胥口派出所依托復轉軍人先鋒隊,用好“線上、線下”兩個平臺,落實“手機、講座、展板”三個抓手,突出“職工、財務人員、老人、學生”四類易遭受電信網絡詐騙人群,點燃反詐防詐的“紅色引擎”。
金永祥,采香涇的社區民警,兼任復轉軍人先鋒隊的隊長。作為一名從戎19年、從警16年的黨員民警,他說:“從部隊到警營,職責使命有變化,但為民初心不會變,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不會變。”針對轄區本地老人多、務工人員多的特點,金永祥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最實用的防范技巧。
與此同時,胥口派出所還將黨建觸角延伸至轄區優秀黨建單位,形成具有當地特色的“黨建聯盟”,與轄區駐蘇部門、醫院、企業多頻次互動,形成防詐防騙共振效應。
截至目前,胥口派出所已開展宣傳講座180余場,群發防騙信息500條,受益群眾90000余人,全力筑牢群眾的“意識防線”。
共建共治,
匯聚“全民防線”
“只要是叫你先交錢的,都不要信,都是詐騙……”在采香二村,志愿者小李正在向鄰居們介紹防騙知識,“我曾經被網上貸款騙過,希望居民吸取我的教訓,看好自己的錢袋子。”
2020年以來,針對反詐新特點,胥口派出所發動轄區群眾,組建反詐志愿宣傳隊。轄區居民踴躍報名。在報名的人群中,有大學生、企業員工、政府工作人員、物業保安人員,還有像小李這樣的受害者,通過講述親身經歷,增強群眾的防騙意識。
在民警的帶領下,反詐志愿宣傳隊員們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進家庭、進單位、進場所,以情景劇的方式將詐騙手段精彩呈現,并精心編輯典型案例,通過網絡推送,便于群眾及時了解最新的發案特點及作案手法,不給騙子可乘之機。“來自各行各業的志愿者點子多、思路廣,可隨時隨地向身邊的同事、同學、鄰居和親朋好友開展宣傳,提高了反詐宣傳的覆蓋面。”負責志愿者培訓的民警單文說。
前一段時間,隨著轄區中小學陸續復學,為提高師生的防范意識,單文帶領志愿者走進轄區學校,聯合開展“小手拉大手”反詐宣傳活動,上好“開學第一課”,幫助師生識別詐騙伎倆。
針對轄區規模企業多、人員密集、流動性大且職工普遍文化程度不高、辨識能力不強的特點,胥口派出所聯合企業,開設“崗前微課堂”,常態化、精準化推送防騙知識。
遵循共治共建方針,胥口派出所持續開展“警民”“警企”“警校”聯動共建,不斷擴大防騙“朋友圈”、畫好共建“同心圓”。
數據賦能,
密織“智慧防線”
2020年2月,一位居民來到胥口派出所報案,稱兒子在網上購買游戲裝備時被騙,損失一萬余元。接報后,派出所立即開展追查。經過案件梳理、遞推查證、數據深挖,于近日一舉搗毀一個以游戲賬戶租賃和裝備買賣為名義進行詐騙的犯罪團伙,涉案金額10萬余元。
這起案件的快速偵破,得益于胥口派出所在大數據實戰應用方面的成功探索。通過對海量數據的研判,民警及時發現線索,及時上報專業部門,及時鎖定證據,最終成功破案。
近年來,胥口派出所依托蘇州公安“六星科技·縱橫警務”的數據賦能,做好各項警務部署在基層一線的落地生效,以“強打處”的責任擔當,為精準反詐注入硬核力量。
“上級建設應用了那么多的‘科技利器,不能因為我們不會用,而破不了案件,為群眾追不回損失。”胥口派出所所長陳磊說,“我們發動全所力量,著力補齊派出所大數據應用的‘人才短板,提升派出所數據賦能水平和智慧警務應用能力。”
如今,在胥口派出所,充分依托大數據分析,反詐已從事件發生后的“應對”逐漸向事件發生前的“預警”轉變。此外,通過與專業警種部門的溝通,著力提升侵財案件、通信網絡詐騙案件的偵破能力,通過“打防并舉”,全力實現打防通信網絡詐騙“降案發、減損失、提滿意”的工作目標。
據數據統計,2020年以來,胥口派出所轄區的電信網絡詐騙警情同比下降17.1%,累計為群眾阻騙21起,挽回損失52萬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