贠娟綢
有媒體報道,今后五年,山西省將全面推進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
報道稱,為促進高等學校分類發展、內涵發展、特色發展,我省已發布推進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的指導意見,將在省屬非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高校全面推進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鼓勵和支持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高校整校建設為應用型本科高校,或將部分專業建設為應用型本科專業,形成與山西高質量轉型發展相匹配的應用型本科教育體系,促進應用型本科高校“一校一面”、特色發展。
毫無疑問,它將破解我省科教協同和產教融合壁壘,打通產、學、研、轉、創、用一體的育人“堵點”。
一個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人才是關鍵。“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已經成為共識。
基于這一認識,近年來,山西不斷加大人才培育力度,省內外高校也確實為山西培養了一大批適應本省需要的合格人才。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當前,山西同全國一樣,走進一個怪圈:一方面,許多用人單位頻現用工缺口甚至是“用工荒”現象,尤其是新技術、新業態人才供需失衡;另一方面,在多種因素疊加下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加大。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的不一致,成為導致人才供需結構性矛盾突出。
建設應用型本科高校,不以學術型為辦學定位,則可以有效緩解這一矛盾。其實,早在幾年前,教育部改革方向已經明確:全國普通本科高等院校1200所學校中,將有600多所逐步向應用技術型大學轉變,轉型的大學本科院校正好占高校總數的50%。
此時,我們要做的是,將文件落實落地。根據應用型本科高校的性質和特點,圍繞“能源革命”及戰略性新興產業,以提高人才能力培養為核心,加大或設置本省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專業,同時,加大對實踐教學環節投入,逐步健全實踐教學環節必備的教學設備與設施,滿足現代化教學需要;另外,還要加強校外實習基地建設,使校外實習基地真正成為培養學生走向社會的起點和搖籃。以此推進應用型高校本科專業體系、人才培養體系和創新創業體系建設,為山西培養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技術型人才,滿足產業發展之需要,從而改變我省教育形式相對單一,尤其在實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方面缺失嚴重的局面。
最終,科研型人才與高素質應用型、技術型人才齊頭并進,將成為山西打造現代產業發展新高地的重要支撐,進而助推我省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
各地進入求職季的“金三銀四”階段。有地方警方發現,近段時間以來涉及求職招工的詐騙案件多發。比如,面都沒見就“面試通過”,提出入職要先交付押金、服裝費、培訓費、體檢費、核酸檢測費等各種費用。有的求職者不僅沒找到工作,還搭進去不少錢。對此,廣大求職者一定要提高警惕,務必通過正規渠道應聘求職。有關部門則要加大對招工詐騙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加強對各類求職平臺、場所的管理。
朱慧卿/圖? 時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