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慈相濟,用熱愛激勵后浪;不計辛勤,用固執追求科學。他,獲得了2020年湖北省“十佳師德標兵”稱號,在化學的海洋里“奇幻漂流”。他,以藝術家的眼光審視興趣與工作,向學生詮釋超越課本的科學精神。“固執、不合群、臭美”是他給自己的注解。他就是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的教授莊林。
在湖北省教科文衛體工會開展的全省“十佳師德標兵”評選中,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莊林教授脫穎而出,得此殊榮。在提到該榮譽時,莊林表示,他更看重的,是在武大的學習、教學和科研的歷程,這是一個讓人收獲、成長的過程。
莊林與武大結緣,是在步入大學之時。他在美麗的珞珈山上念完了本科與研究生,所讀的是由查全性院士創立的、在國內外皆享有盛譽的武大電化學專業。他說:“這個一流的學術平臺成就了我現在的一切。”博士畢業后,莊林留校工作,在電化學領域已經工作了近30年。談起自己的科研之路,莊林認為“每個科研項目都有富于挑戰的目標”。
其中,有一些目標是比較具體的、物質性的,一些則是偏重科學原理的創新。不論是何種性質的研究,他都追求極致、堅持不懈,跨越了一重又一重高山。來自同一院系的肖麗副教授與他的課題組在堿性聚電解質燃料電池(APEFC)方面開展了近20年的研究,近年來在材料、催化和器件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這是一項極具工業應用前景的研究成果,通俗來說,使用一節鋰離子電池,便可實現CO2的工業級轉化。這一進展也將徹底打消工業界對CO2電化學轉化技術的顧慮,同時由于工作條件溫和(無需高溫高壓),技術成本可大幅降低。
近十年時間里,莊林團隊先后承擔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國防特色創新特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20多項科研任務,交上了令人滿意的答卷,獲得專家同行的肯定。面對學術上的一系列成就,他坦然地說:“一直以來克服困難主要還是依靠研究生們的努力,以及所秉持的科學精神。”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很多人的節奏。疫情期間,課題組缺乏進行實驗的條件,但在科研方面莊林沒有絲毫松懈。疫情期間無法做實驗,只能在家看書看文獻和寫作,卻恰恰為他提供了一個可以好好總結和反思知識的時間。
知識可以自學,但領悟思想不容易。也許在沉淀和思索之間,學者會發現種種蘊含線索的公式與數據,在細讀、細思中一絲不茍地發掘、發現、捕捉細節,新的突破便會悄然而至。回憶那段特殊的日子,莊林有自己的感悟:“有時候一直不停地跑,容易迷失方向,停下腳步看看想想,也同樣重要。”
談起莊林,學生們的言辭中總是充滿敬愛與欽佩。他是一名“非典型教授”,以“給學生最充分的自由、想象的空間,讓他們享受科研的樂趣”為理念,強調知識的產生過程及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將“結構化學”這門晦澀難懂的課講得通俗易懂。
為了講好這門課,莊林遍閱國內外相關資料,自編講義博采眾長,并且加入自己的體會,將晦澀難懂的結構化學中抽象的概念,轉化成生動具體的例子,便于學生理解。幾乎一整年的時間,莊林推掉外界所有的學術活動,全部心力放于“結構化學”課程上,次年課上,效果立竿見影:學習薛定諤方程式,他將自己的雙腿分別放在臺階的上下來比喻狀態的疊加;學習分子對稱性中的特征標表時,用學神、學霸和“莊粉”來形容不可約表示。
他猜想,學生喜歡這門課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從這門課上學到了課本之外的科學精神與思想,正是這種科學精神,增長了他們的熱愛。老師的作用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講清楚知識的脈絡,以及更重要的是由這些知識產生的思想,“知識真正學懂就是會運用”。博士生胡雪梅認為:“莊林老師在課堂上經常運用數學、物理等知識,引導學生更加清晰深刻地理解化學內容,可以說這種超越課本的講課方式讓我愛上了結構化學課。”
莊林認為,對于科研領域的“后浪”來說,熱愛是抵達成功之路的基石。“如果熱愛,就會想方設法解決問題,我沒有任何理由告訴這些聰明的腦袋應該做什么事、怎么做,只希望他們能真正體會科學精神。”他幽默地說。“他經常和我說,要成為一個獨立和自由的人,經濟獨立,更要思想獨立。”博士生寧添姝回憶道。
課堂之外,他每周都堅持和研究生一對一面談,提供一些小建議,幫助他們在學術戰場上克難關、打勝仗。楊鎧聰覺得能成為莊林組內的研究生是一件幸事:“老師在日常繁忙的工作中,仍然會積極了解關心每位研究生的工作進展和心理狀態。”莊林的辦公室總是向學生敞開著的,利用雙休日的時間為學生課外答疑,學生們在他這兒有時一聊就是一下午,“每次從莊老師辦公室出來,我都有豁然開朗、陰霾盡掃的感覺”。
在莊林潛移默化的影響下,許多學生重新認識了自己對化學的態度,逐漸愛上這門學科。除了到企業擔任研發骨干,他培養的學生有不少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
“固執、不合群、臭美”,他這樣形容自己。
說起做好科研、乃至在生活中形成獨特品格的小訣竅,他認為以藝術家的眼光檢視自己做的事是極其重要的,這也是他對“臭美”二字的詮釋。總有科學家將此作為人生的信條,就像牛頓說:“我不知道世上的人對我怎樣評價。我卻認為我好像是在海上玩耍,時而發現了一個光滑的石子兒,時而發現一個美麗的貝殼而為之高興的孩子。盡管如此,那真理的海洋還神秘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在生活中,莊林是個熱愛運動的人,由于缺少時間,只能在繁忙之余灑灑汗水。偶爾打打乒乓球,游泳也不落下,通過運動來活動自己的腰部和頸部,緩解久坐后的身體不適。他還喜歡智力游戲,特別是棋類。他笑稱,這樣做是為了預防老年癡呆,因為健康的身體和活躍縝密的思維是做好科研的必備條件。
在莊林學生的贈言中,有一句便是“讓興趣變成工作,工作變成藝術”。對他而言,科學就是一種藝術,他將永遠踐行下去。
莊誠樸毅以明志,林中桃李自成蹊。科研有動力,生活有詩意。莊林將繼續在學海跋涉,在人生道路上走走停停,向著目標勇敢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