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 鄧毅書, 浦恩堂, 代雪芳, 李文希
(1.云南農業(yè)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學院, 昆明 650201; 2.云南省農業(yè)科學院農業(yè)環(huán)境資源研究所, 昆明 650205)
蔬菜中的農藥殘留是一個社會熱點問題,農藥殘留不僅對人體健康和環(huán)境帶來潛在危害,引發(fā)社會對食品安全的恐慌,還對我國的農產品出口貿易產生極大影響[1],因此食品中的農藥檢測顯得尤其重要。烯酰嗎啉(dimethomorph)是一種羧酸酰胺類真菌殺菌劑,化學式為C21H22ClNO4;霜脲氰(cymoxanil)是一種脲類殺菌劑,化學式為 C7H10N4O3;唑嘧菌胺(ametoctradin)是一種三唑嘧啶類殺菌劑,化學式為C15H25N5。這三種殺菌劑主要用于防治卵菌病害,對馬鈴薯、番茄、茄子等蔬菜的卵菌病害具有優(yōu)良的治療作用,因此廣泛應用于蔬菜晚疫病、霜霉病等疾病的防治。
目前,烯酰嗎啉的檢測方法主要有氣相色譜法(GC)[2-3]、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GC-MS)[4-5]、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技術(UPLC-MS/MS)[6],霜脲氰的檢測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譜法(UPLC)[7-8],唑嘧菌胺的檢測方法有超高效液相色譜法(UPLC)[9],這些方法大多前處理條件復雜,凈化條件苛刻,耗時長且成本高。并且,因烯酰嗎啉、霜脲氰、唑嘧菌胺復配使用能減少抗性,通常以復配的形式在蔬菜中使用,所以單一農藥檢測方法已經(jīng)不能滿足快速檢測要求,而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19)[10]中也沒有規(guī)定唑嘧菌胺的標準檢測方法。本研究基于 UPLC-MS/MS技術,旨在優(yōu)化前處理技術,建立一種能同時快速檢測蔬菜基質中烯酰嗎啉、霜脲氰和唑嘧菌胺的分析方法,為其快速檢測提供技術支持。經(jīng)研究證明,該方法準確度、靈敏度、精密度均符合農藥殘留試驗準測(NY/T 788—2018)[11]的要求。
供試樣品:選取當?shù)厥袌鍪圪u的馬鈴薯、茄子、蘿卜和西紅柿為代表性蔬菜,取可食部分用破壁機打碎。
儀器:Waters Xevo TQD三重四極桿液質聯(lián)用儀(Waters公司);AE100電子分析天平(梅特勒公司);PL620-S電子天平(梅特勒公司);TARGIN VXIII多管渦旋振蕩儀;LXJ-IIB 低速大容量多管離心機(上海飛鴿);1-14臺式小型離心機(希格瑪公司);破壁機(沃健佳)。
試劑:純度96.2%的烯酰嗎啉標準品(常隆公司);純度99.9%的霜脲氰標準品(Dr公司);純度99.7%的唑嘧菌胺標準品(Dr公司);色譜純甲醇、乙腈(Merck公司);優(yōu)級純甲酸(安普公司);分析純MgSO4、NaCl(國藥公司);C18、N-丙基乙二胺(PSA)(上海斯信生物科技公司)、石墨化碳(Agilent公司)、蒸餾水(屈臣氏)。
標準儲備液:準確稱取烯酰嗎啉標準品0.010 4 g,乙腈定容至10 mL,配制濃度為1 000 μg·mL-1的標準儲備液;準確稱取霜脲氰標準品0.010 0 g,乙腈定容至10 mL,配制濃度為1 000 μg·mL-1的標準儲備液;準確稱取唑嘧菌胺標準品0.010 1 g,乙腈定容至10 mL,配制濃度為1 007 μg·mL-1的標準儲備液,5 ℃避光保存。
混合標準溶液:準確吸取上述各儲備液1 mL,用乙腈定容至10 mL,配制成100.0 μg·mL-1的混合標準儲備液,然后按照此方法逐步稀釋為10.0、1.0、0.1 μg·mL-1的混合標準工作液,4 ℃下保存。
溶劑標準工作液:分別移取900 μL乙腈于2 mL離心管中,再移取100 μL的10 μg·mL-1混合標準溶液于2 mL離心管中,后用乙腈逐級稀釋為1.0、0.5、0.2、0.1、0.05、0.02、0.01、0.005、0.002、0.001 μg·mL-1的溶劑標準工作液。
基質匹配標準工作液:分別移取900 μL空白基質凈化液于2 mL離心管中,再移取100 μL的10 μg·mL-1混合標準溶液于2 mL離心管中,后用空白基質凈化液逐級稀釋成1.0、0.5、0.2、0.1、0.05、0.02、0.01、0.005、0.002、0.001 μg·mL-1的溶劑標準工作液。
1.3.1試驗設計 以添加回收率為指標,添加回收率越接近100%,效果最好[11]。設置乙腈(A1)、1∶1的乙腈-0.1%甲酸水(A2)、1∶1的乙腈-水(A3)、甲醇(A4)共4種不同提取劑,以及5 g NaCl(B1)、2.5 g NaCl+2 g MgSO4(B2)、5 g MgSO4(B3)、4 g NaCl+1 g MgSO4(B4)、4.5 g NaCl+0.5 g MgSO4(B5)共5種不同配比的鹽析材料,考察不同提取劑和不同鹽析材料的提取效率。設置C18+GCB(C1)、C18(C2)、C18+PSA(C3)、GCB+PSA(C4)、PSA(C5)、GCB(C6)、C18+PSA+GCB(C7)共7種組合凈化劑,比較分析不同凈化劑的凈化效率。綜合提取劑、鹽析材料和凈化劑的最佳組合,在空白樣品中添加了0.005、0.05、0.5、1.0 mg·kg-14個濃度的混合農藥溶液,做5次平行回收試驗,以標準曲線定量,通過考察烯酰嗎啉、霜脲氰和唑嘧菌胺在蔬菜基質中的線性方程、相關系數(shù)、準確度、精密度、檢出限和基質效應對所建立的方法進行驗證。
采用相對響應值法對基質產生的基質效應(matrix effect,ME)做出評價。基質效應計算公式如下。
ME=B/A×100%
式中,B指目標物在標準溶液中的峰面積之和,A指目標物在基質匹配標準溶液中的峰面積之和。
ME>100%,表現(xiàn)為基質增強效應;ME<100%,表現(xiàn)為基質抑制效應;80% 1.3.2樣品處理 稱取5.0 g打碎樣品于50 mL離心管中,加入10 mL乙腈,振蕩提取5 min,加入4 g NaCl+1 g MgSO4,振蕩1 min,3 000 r·min-1離心5 min。取上清液1 mL于裝有50 mg C18的2 mL的離心管中,渦旋混勻3 min,14 700 r·min-1離心3 min。取上清液,過0.22 μm濾膜,UPLC-MS/MS進樣分析。 1.3.3UPLC-MS/MS檢測條件 色譜分析條件: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柱(2.1 mm×100 mm,1.8 μm)色譜柱,柱溫40 ℃,樣品室溫度為室溫,進樣體積為1 μL,流速為0.4 mL·min-1,流動相A:0.1%甲酸水;流動相B:甲醇。梯度洗脫條件見表1。 表1 流動相梯度洗脫程序 質譜分析條件:質譜電子轟擊離子源為ESI,正離子模式(ES+)掃描,多反應監(jiān)測模式(MRM)進行數(shù)據(jù)掃描;離子源溫度為150 ℃;脫溶劑氣流速溫度為350 ℃;脫溶劑氣流速800 L·h-1;毛細管電壓2.9 kV;錐孔氣速50 L·h-1,通過對毛細管電壓、碰撞能等質譜參數(shù)的最佳優(yōu)化,最終確定烯酰嗎啉、霜脲氰和唑嘧菌胺的定性和定量離子對及對應質譜條件(表2)。 表2 3種農藥MRM模式下的檢測條件 2.1.1提取溶劑的選擇 從不同提取溶劑的回收率(圖1)可以看出,當提取溶劑為乙腈(A1)時,3種化合物的回收率在92.7%~102%之間,由于乙腈的極性范圍廣,對樣品基質有較強的滲透作用,提取的色素雜質少,有助于后期的鹽析和凈化。提取溶劑為0.1%甲酸水-乙腈(A2)和乙腈-水(A3)時,烯酰嗎啉和霜脲氰兩種目標物的提取效率大于260%,大大超出了回收率的限值,可能是因為水的極性范圍廣,提取目標物的過程中也能提取到一些其他雜質,對儀器分析帶來干擾,最終影響目標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采用甲醇(A4)作為提取溶劑時,其回收率為62%~72%,回收率太低。因此,選取乙腈為3種混合農藥的提取溶劑。 圖1 不同提取溶劑對3種殺菌劑的提取效率 2.1.2鹽析材料的選擇 在鹽析輔助均相液相萃取中最常用的鹽是NaCl和MgSO4。但因Mg2+的離子電位高,水相的離子強度大,而NaCl與目標物存在相互作用,常常影響萃取效率[13]。因此,本研究比較了不同配比鹽析材料的除水效果,不同處理的回收率結果見圖2,可見,當使用5 g NaCl(B1)作為鹽析材料時,烯酰嗎啉的回收率可達到110%,當使用5 g MgSO4(B3)作為鹽析材料時,霜脲氰的回收率可達到128%,偏高;當使用2.5 g NaCl+ 2.5 g MgSO4(B2)作為鹽析材料時,唑嘧菌胺的回收率偏低,僅有81%。綜合三種目標物的回收率,最終選取4 g NaCl+1 g MgSO4(B4)作為鹽析材料。 圖2 不同鹽析材料對農藥回收率的影響 2.1.3凈化劑的選擇 快速、簡單、便宜、有效、可靠和安全等特點已成為現(xiàn)在國際上主要的凈化技術研究方向,吸附材料主要是通過離子相互作用、非極性相互作用、極性相互作用等選擇性地去除和保留基質中的干擾成分,從而實現(xiàn)凈化的目的[12]。不同凈化劑的回收率結果見圖3,可見,當采用PSA(C5)作為凈化劑時,烯酰嗎啉的回收率偏高,但采用GCB(C6)作為凈化劑時,烯酰嗎啉和霜脲氰的回收率均太低,只有采用C18(C2)作為凈化劑時,3種目標化合物的回收率均在96.4%~101%之間,達到最理想的效果。因此,本研究最終選取C18作為最終的凈化材料。 圖3 不同凈化劑對目標物回收率的影響 基質效應(ME)是指提取基質中的目標物時,基質中的干擾物影響目標化合物的離子化,使得目標化合物在儀器上的響應發(fā)生了增強或者抑制的現(xiàn)象。為提高目標化合物的測定準確度,需要對不同基質產生的基質效應做出評價,并選擇合適的方法減小基質效應的干擾[14]。對3種藥劑在蔬菜中的基質效應進行評價,結果(表3)顯示,基質效應在94.22%~108.74%范圍內[12],因此該基質效應可忽略。 2.3.1線性關系和定量限 以質量濃度為橫坐標(x),定量離子的峰面積為縱坐標(y),進行回歸分析。3種目標物在不同基質中的線性方程、相關系數(shù)、線性范圍和定量限結果見表3,可見,在0.001~1.0 μg·mL-1范圍內,3種目標化合物在不同基質中的相關系數(shù)r均大于0.999 0,線性關系良好,說明在該測定條件下3種農藥檢測結果是可信的。取信噪比S/N=10確定定量限,烯酰嗎啉、霜脲氰和唑嘧菌胺的定量限均為0.005 mg·kg-1。 表3 3種目標物的基質效應、線性關系和定量限 2.3.2回收率和精密度 添加不同分析物濃度的馬鈴薯、西紅柿、茄子和蘿卜測得的回收率結果見表4。可見,烯酰嗎啉在蔬菜中的平均加標回收率為87.3%~105.7%,相對標準偏差為1.5%~11.0%;霜脲氰在蔬菜中的平均加標回收率為85.4%~113.4%,相對標準偏差為0.5%~10.9%;唑嘧菌胺在蔬菜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為80.9%~108.4%,相對標準偏差為2.8%~10.2%。結果表明,該方法的準確度和精密度均符合農藥殘留分析要求[11]。 表4 3種目標物在蔬菜基質中的添加回收率均值和相對標準偏差 本研究通過超高液相色譜分離和串聯(lián)質譜檢測方法,優(yōu)化了提取劑、鹽析材料和吸附劑的組合,簡化了前處理步驟,降低了樣品基質的干擾,保證了分析結果的準確性。結果表明,樣品經(jīng)乙腈提取,十八烷基硅烷(C18)分散固相萃取凈化,HSS T3色譜柱分離待測物,甲醇-0.1%甲酸水為流動相梯度洗脫,正負離子分段掃描和多反應檢測模式(MRM)檢測,基質匹配標準溶液外標法定量,其精密度、準確度和靈敏度均符合農藥殘留分析要求。 通過取10倍信噪比來確定定量限,烯酰嗎啉、霜脲氰和唑嘧菌胺的定量限均為0.005 mg·kg-1,根據(jù)中國《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2763—2019)[10]標準,烯酰嗎啉在蔬菜類中的最大殘留限量(MRL)值最小為0.05 mg·kg-1,霜脲氰在蔬菜類中的MRL值最小為0.2 mg·kg-1,唑嘧菌胺在蔬菜類中的MRL值最小為0.05 mg·kg-1。因此,該方法的靈敏度能滿足烯酰嗎啉、霜脲氰和唑嘧菌胺檢測需要。 該方法具有基質干擾小、高通量、萃取效率高、操作簡單、分析快、溶劑用量少、成本低等優(yōu)點,滿足農殘檢測分析中高效率、高通量、低成本的要求,能為蔬菜中烯酰嗎啉、霜脲氰和唑嘧菌胺的消減動態(tài)和最終殘留研究提供方法保證,對維護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對于一些復雜基質,本研究所采取的凈化劑的凈化效果和適用性仍然可能有一些局限性,可能需要對前處理條件進一步優(yōu)化以獲得更好的結果。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鹽析材料NaCl和MgSO4的配比對回收率的影響較大,但其具體影響原理和最佳配比規(guī)律需進一步探討。

2 結果與分析
2.1 樣品前處理條件的選擇和優(yōu)化



2.2 基質效應的評價
2.3 方法學驗證


3 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