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 靜,穆冬靖
(海河水利委員會科技咨詢中心,天津 300170)
水是戰略性資源,也是保障河湖生態功能、維持河湖生態健康的基本前提和關鍵因素。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提出努力建設美麗中國。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要求保護和修復自然生態系統,研究建立江河湖泊生態水量保障機制。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構建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格,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從水生態角度看,要進一步加大河湖生態系統的保護,提升生態水量保障程度,確保水生態系統的健康與穩定,這為河湖生態水量保障工作的開展指明了方向。
為切實履行水利部門指導河湖生態流量(水量)管理等有關職責,2019 年3 月水利部辦公廳印發《2019 年重點河湖生態流量(水量)研究及保障工作方案》(辦資管〔2019〕34 號),明確要求各流域機構和省區市負責編制21 個重點河湖生態流量(水量)保障實施方案并提出49 個控制斷面生態流量監管目標,同時明確在海河流域的七里海和白洋淀先期開展生態水量保障工作,筆者以七里海為例探討生態水量監督管理的相關工作內容。
七里海濕地地處寧河縣境內,位于天津市區東北部,潮白新河從北至南穿流而過,將七里海分為東七里海和西七里海,東七里海主要由連片水面和葦田組成,西七里海絕大部分是葦田,基本處于原生態。七里海濕地西有津唐運河、青龍灣故道、青排渠、清污渠,分別與潮白新河、永定新河、北京排污河相連;東有津唐運河、曾口河、衛星引河、西關引河,與薊運河、還鄉河分洪道相通。七里海主要補水水源為潮白新河和北京排污河,應急補水水源為于橋水庫水或中心城區北系循環退水。
七里海濕地素有京津綠肺之稱,具有保持水源、凈化水質、蓄洪防旱、防止水土流失、固碳釋氧、調節氣候、維持生物多樣性等重要作用,孕育了豐富的濕地資源和多樣的生態環境。同時,七里海濕地是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重要停歇地和中轉站,也是眾多珍稀水鳥的棲息繁殖地。
東七里海目前正在進行葦地修復工程,完工后將一部分葦地改種成水生植物,而選擇的水生植物類型、種植面積及不同區域之間的涵閘、水位標尺建設,還處在規劃設計階段,所以暫以西七里海為例進行生態水量監督管理。
七里海濕地是典型的蘆葦沼澤濕地,同時又是鳥類的天堂和候鳥遷徙的中轉站,生態保護目標為保障蘆葦自然生長和鳥類棲息繁衍,因此生態水量要滿足蘆葦生長最低要求和鳥類棲息要求。根據西七里海蘆葦的自然生長情況,3—4月為蘆葦發芽期,水深過高反而抑制蘆葦的生長;5—10 月為蘆葦的成熟期,土壤潮濕即可保證蘆葦的生長;11—2 月是冰凍期、也是蘆葦收割期,水位要降到很低,故11—2月對水位無要求;3月為冰凍消融期,不具備補水條件。因此,確定西七里??己似跒槊磕甑?—10月。
七里海根據蘆葦季節生長和鳥類棲息要求,重新復核了西七里海4—10月生態水位。七里海4月生態水位目標為1.5 m(七里海水位高程系統為大沽高程,以下同),5—10 月為1.7 m,水深約0.5 m,設計保證率為75%(此保證率為不考慮外調水情況下的設計保證率)。2019年七里海生態水量目標,詳見表1。

表1 2019年七里海生態水量目標
根據蘆葦自然生長規律和鳥類遷徙、棲息繁衍需求,七里海生態水量監督管理時段為每年的4—10月,其他月份不對生態水位提出要求。
七里海生態水量監督管理對象為西七里?;吹黹l(津唐運河)的水位,監督管理目標同七里海生態水位目標,即4 月生態水位目標為1.5 m,5—10 月為1.7 m,水深約0.5 m。
根據生態水位目標滿足程度和破壞深度情況確定考核結果,考核結果分為合格、不合格2個等級。
七里海濕地的常規補水水源主要是潮白新河、北京排污河來水,根據來水頻率設定生態水位目標的設計保證率為75%(此保證率為不考慮外調水情況下的設計保證率)。
滿足程度用實測旬水位樣本數量中大于等于水位目標的樣本數占比表示。來水條件優于設計保證率時,生態水位目標的滿足程度為100%時考核合格,即4 月各旬水位均大于等于1.5 m、5—10 月各旬水位均大于等于1.7 m時考核合格,否則為不合格。
來水條件劣于設計保證率時,應啟動應急補水水源調水,若遭遇特枯年應急水源不具備補水條件時,生態水位目標的滿足程度可小于100%,但破壞深度不應大于允許破壞深度。取允許破壞深度為0.3 m,若4月各旬水位均大于等于1.2 m、5—10月各旬水位均大于等于1.4 m 時考核合格,否則為不合格。七里?;吹黹l(津唐運河)站生態水位考核標準,詳見表2。

表2 七里?;吹黹l(津唐運河)站生態水位考核標準
七里海生態水量保障責任主體為寧河區人民政府。
寧河區人民政府負責七里海生態水量的保障;負責區內輸配水管理、工程維護及補水調度;負責提出里自沽閘上存蓄水下泄和應急水源的補水建議;負責控制里自沽閘—樂善橡膠壩段及濕地周邊農業取水。
海委對七里海生態水量保障進行監督,采取常規檢查和抽查的方式,不定期對七里海生態水量保障實施進行監督檢查。
天津市水務局根據七里海生態水位目標、監測方案、調度方案等對七里海生態水量保障實施全面監管;負責對寧河區提出的里自沽閘上存蓄水下泄和應急水源的補水建議進行審核,并組織會商協調調度;對寧河區政府提交的年度生態水位滿足程度自評估報告進行技術審查。
(1)數據報送。天津市水文水資源勘測管理中心利用國家水資源監控能力平臺、天津市水情綜合業務系統等信息平臺實時向水利部、海委、天津市水務局進行監測信息報送。每月8 日前,天津市水務局將經審核蓋章并符合水文整編要求的淮淀閘(津唐運河)站和淮淀閘(潮白新河)站的上月逐日平均水位、旬水位,以電子版和紙質版上報水利部及海委,上報資料應及時、準確、可靠。
(2)實時在線監管。海委利用國家水資源監控能力平臺對西七里海的淮淀閘(津唐運河)的水位進行在線監管,不定時調取該斷面的實測水位資料,對其生態水量達標情況進行預判,并提出監督管理意見。
(3)現場專項檢查。每年根據需要組織生態水量專項檢查小組不定期對七里海生態水量進行專項檢查。
海委對七里海生態水量保障情況進行考核。寧河區應于每年11 月中旬前編制完成自評估報告報天津市水務局,天津市水務局組織技術審查后于每年11 月底前上報海委。具體考核工作納入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一并進行。
除年度考核工作之外,海委定期或不定期組織開展日常監督檢查工作,監督檢查結果計入年度考核評價報告。若淮淀閘(津唐運河)站年度考核等級為合格,對相關保障責任主體予以通報表揚;若年度考核不合格,相關保障責任主體單位應根據實際情況分析控制斷面生態水位不滿足的原因,查找存在問題,提出整改措施,向海委提交書面報告。
海河流域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長期處于缺水狀態,生態水量被嚴重擠占、水生態損害嚴重、平原存在大量淺層地下漏斗區,累積性生態環境問題突出,生態環境修復與治理工作的開展刻不容緩,希望能以此次生態水量保障工作為契機,逐步摸索出適合海河流域河湖的生態水量保障措施,使海河流域水生態環境逐步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