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志偉
技術革命、政策調整、產業變革、時代變遷、競爭環境和企業形態的變化給建筑業的未來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傳統基礎設施投資呈下滑趨勢、中國建筑業總產值下降、民營建筑企業生存環境進一步惡化,建筑業進入轉型加速時期,邁向高質量增長新階段。
中國建筑企業家俱樂部(建企薈)副主席吳建金表示,當前,我國建筑業普遍存在的焦慮情緒有諸多方面,一是缺動力,靠創新、技術進步和結構性改革促進生產率增長舉步維艱。二是缺治理,頂層設計系統集成度不高,條塊分割;政策制度之間矛盾重重,法規局限未全覆蓋。三是缺平衡,建筑業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都在發生變化,但本地化、區域化、碎片化的趨勢更強烈。四是缺合作,政府間、行業間、企業間利益差異大,觀點分歧多,以鄰為壑、零和博弈致使行業間割裂、企業間分化。五是缺信心,央企、國企與民營企業之間兩極分化嚴重,中小型建筑企業舉步維艱,面臨著市場冰山、轉型火山和融資高山的困局。
對于整個建筑行業而言,智慧建造是建筑業躲不過的一場“大考”。對此,吳建金認為,應對大考之關鍵,要保持平常心、事業心、進取心和自信心。尊重常識、規律和基本邏輯,創新驅動、開放合規;保持歷史耐心、戰略定力、底線思維,牢牢把握建筑業高質量發展這條主線。不要浪費大變局帶來的歷史性機遇,提升供給高質量產品和服務的能力,提升產業鏈水平和競爭力。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十三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要以大力發展建筑工業化為載體,以數字化、智能化升級為動力,創新突破相關核心技術,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設各環節應用,形成涵蓋科研、設計、生產加工、施工裝配、運營等全產業鏈融合一體的智能建造產業體系。
吳建金表示,隨著建筑產業互聯網、裝配式建筑、EPC 等快速發展,產業鏈融合發展的繼續提速,全建設過程管理能力的構建將成為助推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關于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到2025年,我國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政策體系和產業體系基本建立,建筑工業化、數字化、智能化水平顯著提高,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初步建立,產業基礎、技術裝備、科技創新能力以及建筑質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勞動生產率明顯提高,能源資源消耗及污染排放大幅下降,環境保護效應顯著。推動形成一批智能建造龍頭企業,引領并帶動廣大中小企業向智能建造轉型升級,打造“中國建造”升級版。
如何培育具有智能建造系統解決方案能力的工程總承包企業?這需要形成以工程總承包企業為核心、相關領先企業深度參與的開放型產業體系。通過數字化、智能化的應用,推動中國建造高質量發展。
中國建筑業的轉型升級已經進入關鍵階段。從建筑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到建筑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從企業數字化能力構建,到產業智能化升級,再到建筑工業化的全面實現。吳建金強調,建筑業高質量發展,核心是建筑科技發展,通過技術變革引領建筑技術升級。建筑科技創新就是通過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5G 等新一代數字技術,與建筑深度融合。通過科技端的基礎設施建設為建筑業賦能,助力建筑業的轉型升級,實現建筑節能減排,同時改變原來落后的生產方式,轉變粗放的管理方式,擺脫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率的發展模式,向綠色化、工業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面對數字化、智能化的產業升級機遇,以及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態勢和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建筑企業也急需提升企業質量。吳建金表示,提升企業質量一方面是基于四個需要,一是實現國家新型城鎮化戰略建設的需要,二是建筑業高質量發展轉型升級的需要,三是改革發展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需要,四是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實施走出去的需要。另一方面則是基于四個適應,一是適應趨勢,踐行中國建造,二是適應建筑業的的轉型升級,三是適應國際國內的接軌,四是適應建筑業的叢林法則和行業的改革變局。
對于建筑企業的轉型升級、創新突破,吳建金認為可以從五大方面入手,一是企業新型探索,智能建造協同發展的路徑和模式。二是龍頭企業要與上下游的中小企業加強協作,構建良好的產業創新生態。三是企業要準確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趨勢,推進企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不斷提升智慧建造水平。四是企業要提升自主研發能力和研發投入,完善產業鏈條,助力建筑業高質量發展水平的提高。五是企業要考慮如何在建筑工業化、數字化、智能化的升級過程中,注重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的保護,提高能源資源的利用效率。
建筑企業需要堅定信心、保持定力,創新驅動破解困局,練好內功守住底線。吳建金建議,企業要明確一個發展目標:“再升級”發展戰略;制定兩個設計:頂層設計、平臺設計;布局三個規劃:產業鏈升級布局、產品線升級布局和區域市場布局;結合四個機會:企業與國家全局戰略相結合,與地區經濟發展相結合,與行業改革發展相結合,與企業實踐情況相結合;落實五個措施,戰略協調與團隊文化良好實踐,人才梯隊與人才結構充分平衡,激勵多元與約束剛性有效機制,內部資源與外部資源有機融合,管理控制與風險防范制度機制。
中國建造升級版已經啟航,在“十四五”期間將形成一批智能建造龍頭企業,并帶動眾多中小型建筑企業向智慧建造轉型。到2035年,建筑工業化將全面實現,中國建造核心競爭力世界領先,中國建造也將邁入智慧建造世界強國行列。吳建金表示,“智慧建造的基礎一定是技術進步,核心是建筑業科技發展,通過技術變革引領建筑業的技術升級,而這些新技術未來也會在整個建筑業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