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飛揚
“風云突變,多空正鏖戰!”2021年以來,特別是春節前后,A股市場可謂冰火兩重天,連許多老股民都直呼看不懂了,不僅因為多空雙方爭奪激烈,而且股市頻頻出現以往很少見到的“交錯式”結構性行情。元旦后,大盤指數連續上漲,而多數個股是下跌的;春節后,指數大跌,但上漲個股反倒要多于下跌個股!
簡單推究其原因,也許是物極必反的天道使然。2月18日,權重股帶動大盤沖高,滬深300指數開盤不久就創下歷史新高5930.91點,但隨后便轉折下行,最后收跌0.68%。與此同時,中證500指數卻上漲了1.37%,節前曾一度急跌10%的中證1000指數,漲幅也達到1.61%,一個重要緣由,就是前期的下跌幅度比較深;在牛年首個交易日,創業板指數的跌幅最大,高達2.74%,并且構成M形階段性雙頂,或許正是因為之前漲得太多了。
股市實際走勢,反復詮釋著“漲跌互為因果”是市場波動的基礎原理,筆者年前也探討過這一底層邏輯。1月21日的文章中,筆者還曾提醒讀者關注機構抱團能否持久,近日核心資產的大跌,正是抱團松動的表現。
上期文章標題是“ 漲跌有跡可循,節前謹慎為宜”,筆者認為春節前“大盤指數可能延續b 浪小反彈,但漲幅估計不會太大。而在年后,有較大概率出現一波小c 浪回調。”事實上,本月走勢總體上符合“年前上漲,年后下跌”的方向節奏,不過,其波動幅度之大,的確超出了預期。(見圖一)
圖一:滬深300指數120分鐘K線形態分析

市場時刻處于變幻之中,但在K線形態上亦有跡可循。通過仔細觀察不難看出,1月29日到2月8日,滬深300指數走出了一個小型上升三角形,國證A指則逐步呈現對稱收斂楔形,為春節前的上攻做了準備工作。
這次指數漲跌幅度出乎意料,使得浪形劃分需要相應修正。目前看來,1月29日后的反彈并不是b浪,而是某個級別的5浪。所以,之后的回調也非c浪,應該屬于四-a浪,至少是對去年10月以來上升過程的調整。有趣的是,這一波上升浪恰好運行了89個交易日!神奇的斐波那契數字再次指示了一個重要的時間窗口。(見圖二)
圖二:上證指數日K線波浪形態分析

如圖二所示,由上證指數低點連接而成的斜線,對四-a浪可能有一定程度支撐,并成為四-b浪運行的趨勢導向線。待指數反彈一段時間后,如果再度回落,出現四-c浪下跌,那么,在3450點水平線附近,也將會有較強支撐。
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漲跌起伏的各個浪段,運行時間分別是34、11、34、11、28、21個交易日左右,市場有著獨特的節拍韻律。近期的回調,指數浪形也有板有眼,十分細致。(見圖三)
圖三:國證A指15分鐘K線浪形分析

圖三中,如果將2月8日早盤前三根15分鐘K線忽略不計,那么浪形就陡然變得清晰了,即在5浪之后進入四-a浪調整。
從中長線看,回顧2019年以來的走勢,不同指數之間存在著明顯差異,其中,國證A指更符合波浪原理。(見圖四)
圖四:國證A指日K線波浪形態分析

根據圖四,可以認為大三浪是包含5 個波段的延長浪,現已經進入大四浪。那樣,此次調整的浪級就比較高,形態上是前述的三折浪結構,運行時間也較長。
靜觀世界,照見事理。對于金融市場,第一是心懷敬畏,更多的應是傾聽、觀察和思考。從本質上講,社會經濟活動是特殊自然現象,自然的威力沒有誰能夠抵擋,正如存續僅四年的美國長期資本公司,再雄厚的資本實力,再輝煌的投研團隊,都無法與市場相匹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