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子揚

“我已經買好機票了,今晚就回家。”當北京PE戰隊在第一輪16進8的比賽中以0-2的比分落后時,作為戰隊的替補中單,沒能等來上場機會的馮亞新(ID:北京PE.淚眸)自顧自地說出了這句話。
前一晚,他做了一個夢。他夢見隊伍0-3被對手淘汰出局,也預見到了當自己推開家門的那一刻,父母對他劈頭蓋臉的責罵。
四天前,關于自己未來該做點什么,他和母親之間又一次吵了起來,但這并沒能改變他想要來參加比賽的決心。第二天,一覺醒來,他拎起悄悄收拾好的行李,沒再和父母多說什么,踏上了飛往佛山的航班。
馮亞新的執著很容易讓不了解他的人產生錯覺,實際上,他并不是隊伍的首發。同樣司職中路,作為替補的他和首發中單劉恒源(ID:北京PE.欣樂)站在風格的兩端:劉恒源擅長使用“工具人”類型的英雄,而馮亞新則擅長使用法刺或者法核類英雄。誰能上場取決于戰術安排,而因為對比賽用機的不適應,馮亞新成了坐在場下看比賽的替補。

和虎牙XYG的前兩局比賽都結束得很快,北京PE似乎難以抵擋剛剛在TGA王者榮耀省隊賽上奪冠的這支勁旅。第三局BP結束后,當教練回到休息室推開門時,馮亞新第一時間詢問起了隊友在臺上的情況,“他們還好吧,心態有沒有崩?”當得知隊友們的狀態還好時,他長舒一口氣,又將目光重新移回了電視屏幕上。
第三局,虎牙XYG的中單胡志航(ID:虎牙XYG.靈夢)祭出了馮亞新最拿手的法刺“不知火舞”。也許因為熟悉,跟隨著比賽的走勢馮亞新開始評論起對手“釋放技能的失誤不少,但是總體打得很穩”。最終,接管了比賽的胡志航拿到了那場的MVP。教練略帶打趣地問他怎么看這個火舞的發揮,他只是苦笑著回答,“輸比賽的人沒資格說話。”

事實上,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對手略顯嚴格的評價,都反映了他打法里不適合隊伍的一面:“我打中單對隊伍和隊友要求很高,拿我們隊舉例吧,在我玩法刺或者中路法核的時候,除了輔助以外,邊路或者打野至少要有一個給我當前排、開視野、吃傷害。”身為替補,馮亞新始終沒有放棄內心對“Carry比賽”的執念,他堅持“每一個打C的人都不會愿意給別人當綠葉。”
結果是當隊伍需要人站出來接管比賽時,教練最終沒有讓他上場。最終,他和上場的機會被一部不熟悉的比賽用機徹底地隔開了。
因此,當馮亞新看著身邊許多和他一樣的同齡人,為KGL王者榮耀甲級職業聯賽的名額甚至是KPL王者榮耀職業聯賽(以下簡稱:KPL)俱樂部青訓隊的試訓機會擠破頭,卻幾乎沒人成功時,他感到前路迷霧重重。他不知道是該堅持自己的夢想,還是聽從父母的建議,干脆找個地方上班。
很多來到第二屆王者榮耀全國大賽決賽的選手們都喜歡說一句話:“職業選手,誰不想打比賽,誰不想贏?”這句話暴露了選手們都有的強烈勝負欲的同時,也拋出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在一個團隊競技項目里,如何妥善地釋放自己的勝負欲。
也許,恰好站在馮亞新對立面上的成都TG戰隊替補輔助郭樂林(ID:成都TG.林桀)能回答這個問題。

因為來到隊伍的時間比較晚,郭樂林順理成章地成了替補。在教練李桃(ID:成都TG.桃哥)的口中,成都TG同樣使用輪換制,首發輔助游昊學(ID:成都TG.擱淺)擅長軟輔,尤其是“蔡文姬”深得隊友信賴。郭樂林則有著其他輔助英雄的國服最強稱號。
雖然教練李桃明確地告訴郭樂林,這次比賽給他報名的目的是讓他來學習,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并不會派替補上場。但和其他隊伍相比,對于首發和替補的界定,李桃有著一套相對明確的標準。
“除了訓練賽和正式比賽的成績、比賽狀態和臨場發揮之外,我更看重他們的巔峰賽分數和‘國服最強英雄數量。”這也是目前絕大多數王者榮耀職業俱樂部在招募年輕選手時所采用的標準。
沿著這個標準,郭樂林把可能所有替補隊員都有的“不甘心、遺憾”轉化成了另一種動力。在巔峰賽分數上,他比首發輔助高出了500分;在“國服最強”的英雄數量上,郭樂林有多達七個英雄入圍榜單,而首發輔助只有“蔡文姬”一個英雄。
這成了郭樂林作為替補的“小心思”:“明年我第一個事就是先把‘蔡文姬打上國服,畢竟這是我們隊首發玩得最好的輔助,而且其他隊員也都很認可他的蔡文姬。既然我現在沒機會在比賽和訓練賽上證明自己,那我就先拿個國服證明一下。”
在諸多替補里,郭樂林也許是上場欲望最強的一個。但和執拗的馮亞新不同,郭樂林把強烈的勝負欲、不甘心都轉化成了巔峰賽的分數和一個個國服英雄的稱號。這一切始終都處在一個確定的方向里,那就是教練的要求和隊伍的需要。
早在幾個月前,當他所在的上一支隊伍因為資金問題解散時,同樣已經晉級到第二屆王者榮耀全國大賽決賽的天津TE戰隊就曾聯系過他,出于不了解,他沒有選擇加入。“現在想想有點后悔,如果當時去了的話,現在肯定是能上場打比賽的。”
更早之前,今年一月份,他曾收到過佛山GK俱樂部青訓隊的試訓邀請。那是他第一次接觸職業俱樂部和選手,在那里他深切地感受到了路人高分玩家和職業選手的差距,這一度讓他產生了深深的自我懷疑。
在來到成都TG之前,郭樂林和馮亞新一樣,對前路感到迷茫。甚至現在,郭樂林也會因為打不上比賽,擔心很難和隊友建立默契,或者為融入隊伍時可能會暴露出的未知的不足而感到迷茫。

然而,教練和隊友為他指明了可以堅持下去的方向。所以,即便來到成都TG后枯坐替補席一個月,即便被一句承諾按在了替補席上,他始終沒有喪失信心。他堅信自己明年一定能打上比賽,并且十分篤定自己會把握住教練給的機會。“先做到盡量不輸比賽吧,哪怕輸的話也最好不是自己的問題。只要我上去(首發)了,那就一定不會下來。”
或許我們可以做這樣一個假設,如果馮亞新能夠像郭樂林一樣,愿意在比賽中使用工具人類型的英雄,如果他的打法能夠與團隊的適配性更高一些,可能郭樂林在臺下打巔峰賽的時候,馮亞新已經坐在了首發的位置上,那個不知火舞使用者的ID不再是虎牙XYG.靈夢,而是北京PE.淚眸。起碼和大多數隊伍相比,擺在馮亞新面前的路更清晰。
替補和首發的位置之間,可能隔著一道鴻溝,也可能邁一步就能跨過去,關鍵在于你如何抉擇。

在北京PE戰隊結束第二屆王者榮耀全國大賽決賽征程的時候,我曾問馮亞新是否會因為沒能上場而感到遺憾,他說:“王者榮耀全國大賽決賽的舞臺,我來過就夠了。”
我也依稀記得他在臨走之前對我說的話,“再見了兄弟,我們可能不會再見面了。真羨慕你們做記者的,能去到KPL的賽場,見到我喜歡的選手。不過現在看來我應該是沒機會去了。”說罷,他回頭最后看了一眼身后的這座場館,然后快步追上隊友們,消失在夜色里。
但我隱約有種感覺,說不定在什么比賽的現場,我還會再見到他。希望那時,他能學會,不僅是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替補,更重要的是如何讓自己真正成為隊伍的一員。畢竟在王者榮耀全國大賽之前,無數有志踏入職業賽場的玩家都曾經感到迷茫。但在第二屆王者榮耀全國大賽決賽的舞臺上,郭樂林,還有很多寂寂無名的選手都證明了,他們的堅持,沒有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