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珺萌
因為故意卡BUG刷野,職業選手Leyan被俱樂部和聯盟分別做出了禁賽、罰款和處分的處罰。
事實上,因為不當行為被處罰,對于Leyan本身也不是第一次了。4個月前,因為“在游戲直播中的不當言論”,Leyan已經被俱樂部處罰過。如今“利用BUG”事件,使Leyan再一次“另類成名”。
事件造成的影響確實令人在意。
事件發生當天,有網友聲稱自己排位在Leyan對面被惡心到了,寧愿不要賬號也要繼續使用BUG。游戲截圖顯示,卡BUG的水友一直在刷“樂言先卡的BUG,我看錄像和樂言學的”。
游戲環境一時間變得烏煙瘴氣,Leyan也成為了輿論關注的焦點。
對Leyan所有的口誅筆伐,是因為他身為職業選手,觸碰了破壞游戲公平性的紅線。
如果同樣的事情放在一位普通主播身上,苛責恐怕不會如甚。
畢竟對于主播來說,他們要做的是制造“節目效果”,娛樂觀眾,利用BUG可以作為達到目的的一種(并不正確的)方法,只要他們愿意承擔諸如官方封號這樣的后果。
職業選手則不然。利用BUG取得游戲勝利破壞了競技的公平性,一定程度上與使用外掛等行為并無二致。
另一個讓人在意的事是,職業選手為何屢屢觸碰職業道德的紅線?
某種程度上看,一方面是由于規則制定的不清晰,另一方面則是對于選手們職業教育的缺失。
處罰公告中說,“由于Leyan選手并未使用外掛或腳本等其他違規軟件破壞游戲公平性,經與拳頭總部討論后,現有全球懲罰細則中的條款并不適用。”對于Leyan禁賽等處罰的依據來自于《英雄聯盟職業聯賽比賽規則》11.1.4及《英雄聯盟職業聯賽懲罰細則》中相關條款,這兩條則是針對職業賽事的規則。
也就是說,廠商其實并沒有明確將“利用游戲漏洞”作為職業選手行為準則中不可觸碰的紅線。
從這個角度看,對于規則的制定仍然算不上完善。
而接下來的一個問題是,身為職業選手的Leyan們,是否知曉職業道德的紅線在哪里?
每份職業都應該有各自的行為準則。一名記者進入職業的時候,會被明確地告知,編造情節、杜撰新聞報道是不被允許的。而沒有從事記者職業的人,莫說是否需要恪守,是否了解這條準則都另當別論。
但對于可能在尚未成年的時候就離開學校出來打職業的選手們來說,從事這份職業的時候,他們該從何獲知自己的職業行為準則呢?聯盟在為這些年輕人劃出成長路徑的同時,是否有類似職業培訓式的準入門檻,讓他們知曉職業的紅線?
我們常常欣喜于電子競技選手終于可以被稱之為一種職業。過去,我們認為以職業競技比賽為謀生手段的人就可以被稱為職業選手。后來,我們又將職業選手定義為具備高超游戲水平的人。但如今,我們發現,這些都只是成為職業選手的結果,而非充分條件。
而當一個人可以被稱作職業選手的時候,在具備相當的游戲水準之外,他一定恪守一套清晰的職業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