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博 張玉偉 高金亮

摘要:構成藝術隨著現代設計的發展不斷變化,并且開始越來越多地應用于現代設計作品當中。構成藝術在現代家具設計中的應用一方面體現為構成元素在家具造型上的具體表達,另一方面則體現為利用元素與元素之間的重復、近似、漸變、輻射等構成形式進行現代家具的形態設計。文章首先簡述現代家具設計中構成藝術的表現形式,然后以漸變構成在現代家具設計中的具體應用為例進行分析,探析構成藝術在現代家具設計的功能性、審美性及藝術性上的影響。
關鍵詞:構成藝術;現代家具設計;漸變;形態設計
中圖分類號:TS644.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1)19-0-03
0 引言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在家居方面,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室內家居陳設物品的舒適感和設計感。國內諸多從事設計行業的專業人員開始研究構成藝術在現代家具設計中的運用,設計出了一批兼具形式美感、舒適性與實用性的現代家具。其中漸變這種構成形式因其獨特的形式特征,使設計對象具有一定的節奏感和韻律感,漸變的構成形式在現代家居設計中也逐漸成為設計師以及消費者喜歡的藝術形式。
1 構成藝術與現代家具
目前我國現代家具設計主要有四大類:第一類是歐美家具,其憑借精致的外觀造型展現出的富貴華麗之感,在中國市場占有一席之地;第二類是具有中國獨特魅力的古典紅木家具,其以穩重端莊的特質贏得了大批消費者的青睞;第三類是造型前衛、線條簡潔、色彩明快的現代簡約家具,它開始逐漸成為家具市場的主流;第四類是是彰顯年輕人獨特個性、體現“我的地盤我做主”的前衛另類家具,其在部分年輕群體也頗受歡迎。
調研發現,現代流行的家具設計中蘊含了大量的構成藝術。而且隨著現代設計的發展,構成藝術已滲透進家具設計的各個細節中,如功能設計、結構設計、色彩設計、造型設計等都與之相關,并產生了一系列基于構成藝術的現代家具設計作品[1]。關于構成的字義表達,我們可以將“構”理解為構造、組合,將“成”理解為完成、成功。運用構成藝術所設計的作品,便是按照一定的藝術審美法則所完成的創造性的組合。在家具設計的過程中,其創造性思維發揮的關鍵在于構成藝術的應用與表達。
構成藝術的基本要素在現代家具設計中的應用,就是單獨運用某個元素,或將幾個不同的構成要素按照一定美學規則組合起來。如奧地利設計師邁克爾·索耐特最著名的14號椅,就運用了構成藝術中的線元素。簡單的曲線相互串聯,形成造型簡潔并富有設計感的作品,利用曲木技術,將木頭彎成優美的弧線,結合人體工程學呈現出一件完美的設計作品。
構成藝術的基本形式在現代家具中主要是通過重復、漸變、近似、輻射等形式體現出來的。尼爾森于1956年設計的向日葵沙發就運用了重復的構成形式,他用18個獨立的圓形軟墊組成座椅和靠背,使其看似“漂浮”在沙發框上。向日葵沙發的設計從構成藝術的角度來看,能看到構成藝術中點元素的運用,將點串聯起來,再利用構成藝術重復的形式將其排列,呈現出具有設計感的家具造型。再如意大利品牌Desalto(德薩托)的一系列茶幾設計作品Mini Clay(戶外家具金屬圓幾),設計師非常注重設計的整體性,將一個圓錐體結構進行造型、色彩上的重新設計,每個茶幾的外形看似相同,實則不同,這就體現了構成藝術的近似形式。
2 構成藝術在現代家具設計中的應用——以漸變構成為例
現代家具設計受到構成藝術的影響,其造型便具有了無限延展的可能性,而漸變形式就充分體現了這一特性。構成藝術中的漸變,是指某個基本要素按照某種狀態或性質,依據一定的規律,進行階段性的變化,這個變化會呈現出遞增或者遞減的序列性。漸變形式在現代家具設計中的表達方式較為豐富,主要通過家具的造型、色彩、虛實等體現。不同設計師按照自身主觀意識及美學原則選擇不同的漸變方法,呈現出的設計效果也不盡相同。
2.1 漸變的多種類型與現代家具設計
2.1.1 大小的漸變
這種漸變形式會產生一種視覺上的空間感。在家具設計中,大小的漸變由某個基本形所控制,在基本形的排列過程中,其形態的大小、間隔不同,所產生的節奏感和韻律感就有所不同。
例如,獲得IDA設計獎的John Meyer (約翰·梅耶)的KARV桌子,從底部向上逐漸延伸,層層遞進,由小及大,這樣的漸變形式呈現出一定的空間序列感。使用同樣手法的還有意大利品牌EMMEMOBILI(埃莫莫比爾)的Palermo(巴勒莫)餐桌,其外形設計也采用了一種從大到小的漸變形式。
2.1.2 位置的漸變
這種漸變的過程建立在骨骼的作用之上,骨骼在上下左右,或者沿著對角線的方向進行有規律的移動,這種移動軌跡就形成了位置的漸變。體現在家具設計中則是在家具某一位置確定一個起始點,沿著一定方向和角度有節奏地產生漸變形式。位置漸變會影響人們的視覺感官,使人們能夠順著漸變的位置轉換視覺節點。
例如,下圖是日本設計工作室YOY的作品BLOW(吹),看起來像是經風吹動的紙做的壁架。設計師將一張張A4尺寸的薄鋼板彎曲并用鉤子固定在墻上,通過細微變化將各個位置聯動起來,形成了具有序列感的漸變形式。可以看出,位置的漸變將基本形在不同位置上的不同形式進行有秩序的變化,這種帶有一定序列感的變化形式,使整個畫面產生了一種波瀾起伏的視覺效果,使家具設計產生了一種節奏感和運動感。
2.1.3 形狀的漸變
形狀漸變是指一種形態遵循一定的規律,以漸變的形式從一種形態過渡到另一種形態。這種規律或是由簡入繁、或是從抽象到具體、或是從完整至殘缺,是通過對一個基本形進行壓縮、削減、位移或者兩形共用一個邊緣等途徑實現轉化的。它也可以是兩種形態的調和式漸變。在現代家具設計中的形狀漸變體現在根據某一源圖形向目標圖形慢慢靠攏,在這種漸變的過程中,前者和后者會保持一定的連續性,設計師會將這一過程歸納整理,設計出符合現代人審美,且具有功能的舒適型現代家具。
意大利設計師Joe Colombo(喬·科隆博)的設計作品一直具有很強的雕塑感,這是他獨有的設計語言。在The Additional Living System(額外的生活系統)的設計中,科隆博將現代工藝、模塊化的概念融入設計作品中,使其可以在不同的位置進行組裝,以滿足不同的功能需求。在造型上,The Additional Living System由若干個不規則的方形組成,在體積和方向上形成漸變,達成一種形狀上有規律的變化,每個不同的形狀變化在其正合適的位置上。科隆博通過其獨特的審美賦予了家具和產品前衛卻親切的造型美感。
2.1.4 色彩的漸變
色相漸變、明度漸變、純度漸變、使用面積的漸變等都屬于色彩的漸變形式。這些不同的漸變形式都需要設計師按照自身的審美取向進行展示和呈現,不同的漸變形式所產生的設計效果是不同的。
曼谷的Thinkk Studio(想太多工作室)將汽車玻璃作為家具材料,制作成彩色桌椅,這些半透明的漸變色家具由凹槽和平面玻璃片組成,它們之間有一層印刷的梯度帶,形成了一種色彩純度的漸變。桌子由上往下,色彩的明度逐漸減弱,直到底部逐漸透明,在視覺上給人一種輕盈、靈動的感覺。
2.1.5 虛實漸變
這是一種正負或虛實之間的關系不斷變化的過程。在進行虛實漸變的時候,要關注漸變的速度與頻率,這樣漸變才能夠更加自然。
In The Fog(迷霧)是由Dmitry Kozinenko(德米特里·科齊年科)設計的一套金屬立式書架。書架的材質是普通的金屬材料,令人覺得有意思的是書架的背景,上面分布著具有動態變化的逐漸增大或減小的圓孔,這些圓孔或是縱向變化,或是橫向變化,在視覺上給人一種空間立體的錯覺。序列結束時,圓孔消失,只留下最原始的金屬質感,回歸這個物品最真實的部分。In The Fog書架有多種顏色選擇,但基本為純色,依靠圓孔大小實現虛實的漸變,為整個家具增添了獨特的意境和時尚感。
2.1.6 綜合漸變
綜合漸變是指幾種方式綜合運用在一起,即色相、純度、明度的色彩漸變或材料、圖案等形式的漸變體現在一個設計之中。綜合漸變較上述單純的漸變形式能帶來更強的視覺沖擊和心理效應,如同一組分別獨立而又同時交織的旋律,彼此間有一定秩序美感但又呈現著統一的質地,這種質地不僅基于色彩漸變應用的多樣性,而且還基于多種漸變形式之間的層次設計,在彼此的作用下,其藝術性也表現得更淋漓盡致。
2.2 漸變的多種構成形式與現代家具設計
漸變的構成形式[2]會根據漸變骨骼的發射方向不同產生不同的表現。經調研,我們發現現代家具設計有離心式、向心式、同心式、多心式、移心式等幾種常見的漸變形式。
2.2.1 離心式發射方向漸變
所謂離心式,就是將射線聚于一點,由此便形成了一種向外發射的狀態,從而達到了視覺上的漸變效果。
比如意大利公司uufin(烏芬)的設計作品The Peacock Chair(孔雀椅),它的設計形態最引人矚目的就是其夸張的尾羽,如孔雀開屏一般散開。這樣的造型采用的就是離心式發射方向的一種漸變形式,由中間部位向四周呈發射式的漸變,中心點作為聚心點,線條感最密集,逐漸向外輻射,線條與線條之間的角度越來越大,其間距也越來越大,加之孔雀椅的體量很大,這種漸變能給人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
2.2.2 向心式發射方向漸變
在外部選取一點作為發射點,形成一種由外向內發射漸變關系的構成形式,就是向心式發射方向的漸變。在這種漸變形式中,構成中心不再是漸變骨骼的交集點,骨骼的彎曲指向點成為中心點。
丹麥夫婦Irsten(伊爾斯滕)和Jacob(雅各布)通過重新構想并改良墨西哥的傳統編織家具,打造了Acapulco Chair(阿卡普科椅子)。數條幾何線條向中心聚集,使阿卡普科椅美妙的幾何線條在地面上形成陰影,營造出優雅的氛圍,這種由外向內聚集的方式,就是漸變形式中的向心式發射方向漸變。
2.2.3 同心式發射方向漸變
設置一個點作為焦點,再圍繞著這個焦點,一個個基本單元一層層慢慢展開。在向外發射的過程中,骨骼線性的間隔線寬不同,會產生不同的漸變效果。
同心式漸變在現代家具設計中也有很多應用的實例,在燈具、餐具設計中有大量體現,大多呈漣漪狀波紋,一個個同心圓層層散開。如英國設計師Richard Brendon(理查德·布倫頓)的一套斑馬紋骨瓷餐具作品,采用的就是同心式的發射方法,將斑馬紋橫向填充其中。
2.2.4 多心式發射方向漸變
顧名思義,這種方式的漸變空間不再只有一個中心點,會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中心。在家具設計中,數點齊發,發射線之前存在互動關系,相互銜接。
比如荷蘭設計師Richard Hutten(理查德·赫頓)在Kvadrat(克瓦達拉特)的“Divina(迪維尼亞)”展覽上展示的Layers Cloud Chair(層云椅)。椅子完全是用Kvadrat(克瓦達拉特)的多彩Divina(迪維尼亞)織物制作的,它是由亞利桑那州的“彩繪沙漠”巖石顏料制作的。座椅由100種不同顏色的材料制成,這賦予了它出色、強烈的視覺沖擊和自然美感,多達545層。層云椅的制作過程非常精密,先繪制每一層的圖紙,然后使用計算機數控機床(CNC)切割,最后手工進行組裝。層云椅的造型由多個同心圓構成,呈多心式的發射方向漸變。
3 結語
構成藝術應用于現代家具設計,一方面使家具造型具有了獨特的形式美感,另一方面這種具有強烈幾何形態的現代家具也更加符合機械加工的需求,在后期的生產過程中同時具備了經濟性的特征。而漸變形式作為構成藝術的一種重要形式,在現代家具的設計上,得到了充分的應用和推廣。未來,隨著設計的不斷進步,各種構成藝術的使用也必將更加廣泛,其藝術魅力與商業價值也將不斷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 黃英杰,周銳,丁紅玉.構成藝術[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4:32-48.
[2] 齊珍.基于幾何造型元素漸變理論的產品形態設計法研究[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8(4):12-15.
作者簡介:張博(1980—),男,山東青州人,碩士,教授,研究方向:環境設計。
張玉偉(1997—),女,山東聊城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藝術設計。
高金亮(1998—),男,山東聊城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藝術設計。
3372500338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