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娜娜, 趙亞周, 王凱, 彭文君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蜜蜂研究所, 北京 100093)
蜂蜜是指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或蜜露、甘露等植物分泌物,經(jīng)加工、釀造、混合并用蜂蠟封蓋貯藏在巢脾內的甜物質[1]。蜂蜜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少量的礦物質、蛋白質、維生素、有機酸、黃酮、酚酸、酶和其他植物化學物質等[2]。蜂蜜復雜多樣的物質含量使其發(fā)揮多種生物學活性,如抗菌性、抗氧化性、抗炎性等,具有良好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2]。蜂蜜用于治療各種創(chuàng)傷傷口已有很長的歷史,古代文明中即有眾多關于利用蜂蜜處理皮膚傷口促進創(chuàng)傷愈合的記載,我國早在16世紀漢代《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已將蜂蜜列為藥中上品,且民間醫(yī)學常用蜂蜜治療燒傷、感染、慢性傷口、皮膚潰瘍等創(chuàng)傷傷口[3]。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國內外士兵已有用蜂蜜治療戰(zhàn)爭傷口的廣泛實踐[4]。20世紀中期,歐洲和美國也首次報道了蜂蜜在治療感染傷口中的作用[3]。而后,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快速有效抗生素藥物的出現(xiàn)使得蜂蜜藥用特性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抗生素的使用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同時抗生素的泛用濫用也導致了抗生素耐藥性及超級細菌的出現(xiàn)等,使得傷口再次感染的問題變得更加嚴峻[5]。研究表明,傳統(tǒng)民間醫(yī)學可以幫助解決抗生素耐藥性對公共衛(wèi)生造成的威脅[6],這也使得人們開始重新關注蜂蜜在抗菌消炎敷料上的應用。蜂蜜的藥用特性廣泛,能有效促進傷口清創(chuàng)自溶,刺激創(chuàng)面組織生長,加速創(chuàng)面愈合,減少疼痛、抑制水腫和滲出物的產(chǎn)生[3,7]。研究蜂蜜對創(chuàng)傷愈合的作用機制及治療特性,為蜂蜜的進一步開發(fā)利用提供科學依據(jù)顯得尤為重要。本文綜述了近年來蜂蜜對皮膚創(chuàng)傷愈合的相關研究應用,詳細探討了蜂蜜在創(chuàng)面愈合中的作用機制,進一步明確了蜂蜜對創(chuàng)面愈合、組織塑造與重塑的利用價值,以期為蜂蜜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論和實踐依據(jù)。
皮膚創(chuàng)傷指在各種因素的作用下,皮膚組織在一定程度上被破壞以及可能引發(fā)的全身性反應。皮膚創(chuàng)傷屬于開放性創(chuàng)傷,一般包括燒傷、撕裂傷、刺傷、切割傷、擦傷、外科手術傷以及醫(yī)學疾病所導致的皮膚損傷等,常伴有皮膚粘膜破裂及外出血。創(chuàng)傷愈合是指皮膚組織在創(chuàng)傷出現(xiàn)后的愈復過程,主要包括炎癥發(fā)生、肉芽組織增生和瘢痕組織形成、表皮及其他組織再生3個階段[8-9]。皮膚作為機體第一道免疫防線,被破壞后極易被細菌入侵,引起傷口感染,因此,皮膚受到創(chuàng)傷后應及時處理。常用的皮膚創(chuàng)傷敷料有磺胺嘧啶銀、水凝膠、凡士林等[10]。這些敷料作用于傷口治療常有愈合期長、愈合效果差的缺點,且隨著抗生素的長期使用,使得傷口再次感染變得更加頻繁。蜂蜜用于臨床治療急性創(chuàng)傷和慢性創(chuàng)傷有很好的療效,并且被不斷開發(fā)應用于不同傷口。表1總結了近些年國內外蜂蜜治療皮膚創(chuàng)傷傷口的臨床應用實例。
急性傷口一般是由外傷、戰(zhàn)傷、突發(fā)事件所致,主要包括燒傷、裂傷、擦傷和手術傷口等。
1.1.1燒傷 臨床上常使用磺胺嘧啶銀[11]、削痂[12]和聚氨酯薄膜[13]等治療燒傷。有研究對比了蜂蜜處理組與對照組對燒傷患者治療的作用效果,結果顯示,除消痂處理組外,其余對照組在降低傷口感染率、縮短傷口愈合時間方面均明顯次于蜂蜜組,消痂處理組傷口愈合效果優(yōu)于蜂蜜組,但患者有強烈的疼痛感[12]。Malik等[14]研究表明,蜂蜜愈合傷口的平均時間為13.47 d,顯著低于磺胺嘧啶銀對照組(15.62 d),且蜂蜜治療顯著促進了患者第7 d、第14 d的傷口愈合;楊運偉[11]對比蜂蜜紗布敷料與磺胺嘧啶銀敷料治療燒傷創(chuàng)面的情況,發(fā)現(xiàn)蜂蜜組明顯降低傷口感染率,治療效果良好且無明顯副作用;Subrahmanyam[13]研究表明,蜂蜜愈合傷口的平均時間為10.8 d,顯著低于OpSite敷料貼(15.3 d),且顯著提高傷口的再上皮化速度,降低燒傷后第7 d的炎癥反應[33];袁申璋[15]通過臨床實驗表明,蜂蜜對Ⅱ度燒傷患者的治愈率高達90%。這些基于臨床研究的實例表明,蜂蜜治療燒傷比常規(guī)治療更快速有效,且無過敏反應。
1.1.2其他急性傷口 撕裂傷、擦傷、術后傷口等都是常見的急性傷口,一般輕微傷口自身修復系統(tǒng)即可愈合,但對于嚴重復雜的傷口必須用藥物加以治療[10]。蜂蜜是非常適合急性傷口的敷料。Ingle等[16]研究了蜂蜜處理組和清得佳凝膠對照組對撕裂傷或淺擦傷患者傷口治愈情況,結果表明,2種處理方式對患者傷口愈合時間和傷口大小無顯著差異;Misirlioglu等[17]研究表明,在治療中厚皮植皮供體部位時,蜂蜜浸漬紗布比液體石蠟和生理鹽水浸漬紗布具有更短的上皮化時間,患者痛覺感較低;Al-Waili等[18]分析了蜂蜜治療普通剖宮術后傷口感染的療效,表明蜂蜜組有84.4%的患者傷口完全愈合,對照組有50%的患者傷口完全愈合,此數(shù)據(jù)證實了蜂蜜可以有效地愈合感染傷口;Phuapradit等[19]研究了15例剖宮產(chǎn)術后腹部深度感染創(chuàng)面患者,表明蜂蜜治療可以消除感染傷口異味,促進肉芽生長,加快上皮化進程,7 d內傷口完全愈合率達73%,相對于傳統(tǒng)的過氧化氫消毒處理,蜂蜜處理明顯縮短了患者住院時間(平均為4.5 d,顯著低于過氧化氫處理的11.5 d),且蜂蜜處理減輕了患者疼痛感,免去二次手術治療的痛苦,患者接受率高。敖愛軍[20]分析了80例術后傷口感染患者的治療情況,表明蜂蜜處理組在患者疼痛感、創(chuàng)面感染控制率、傷口痊愈率方面皆顯著優(yōu)于凡士林紗布對照組。總之,蜂蜜作為一種有效、安全、經(jīng)濟的傷口敷料,在治療急性或慢性傷口領域應用廣泛,潛力巨大。

表1 蜂蜜對皮膚創(chuàng)傷愈合的臨床應用 Table 1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honey on skin wound healing
慢性傷口在傷口愈合學上定義為機體無法通過正常有序而及時的修復過程達到解剖學和功能上的完整狀態(tài)[34]。慢性傷口主要包括靜脈性潰瘍、動脈性潰瘍、糖尿病性潰瘍、創(chuàng)傷性潰瘍、壓力性潰瘍等,患者經(jīng)常面臨傷口過敏、破損、感染和復雜的傷口護理等,嚴重時將面臨多次手術治療,處理不當將會導致嚴重后果[35]。蜂蜜作為慢性傷口敷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傷口的感染率、降低患者疼痛感,提高了傷口愈合率。
1.2.1糖尿病足潰瘍 糖尿病足潰瘍是糖尿病引起的常見并發(fā)癥之一,主要是由多種微生物感染、局部缺血、神經(jīng)病變和免疫抑制所至,會導致足部出現(xiàn)不同程度感染、潰瘍、壞疽,并增加截肢風險[21]。而蜂蜜能抑制潰瘍傷口微生物的繁殖,并能減少潰瘍的水腫程度。Moghazy等[21]隨機選擇30個患有糖尿病足潰瘍患者進行臨床試驗,敷用蜂蜜一周后,潰瘍處微生物顯著減少,此外,傷口處有健全的粗糙組織形成,有43.3%的患者傷口完全愈合;Kamaratos等[22]采用隨機對照試驗,比較蜂蜜處理組與傳統(tǒng)治療對照組處理糖尿病足患者傷口后的效果差異,結果表明,蜂蜜處理組降低了微生物感染率,且明顯縮短了傷口平均愈合時間;Surahio等[23]分析了蜂蜜對172位慢性糖尿病足潰瘍患者的作用效果,結果表明,蜂蜜可以明顯降低截肢率和提高傷口愈合率;張燕萍等[24]分析了62例糖尿病足患者,研究發(fā)現(xiàn),蜂蜜敷料聯(lián)合胰島素治療糖尿病足可明顯控制創(chuàng)面感染,促進肉芽組織和上皮細胞生長,提高治愈率,縮短病程。有研究采用Meta分析方法,分別綜述了715例、767例糖尿病足患者應用蜂蜜治療傷口的效果,發(fā)現(xiàn)使用蜂蜜敷料的患者較未使用蜂蜜的患者均明顯提高了傷口愈合率,縮短了傷口愈合時間,結果表明,蜂蜜是一種安全的傷口敷料[36-37]。
1.2.2下肢靜脈潰瘍 下肢靜脈潰瘍是下肢靜脈疾病的常見臨床表現(xiàn),常常反復發(fā)作,久治不愈,常用的臨床治療有水凝膠處理、苯妥英治療和常規(guī)護理等[25-27]。Gethin等[25]研究了水凝膠處理與蜂蜜處理對下肢靜脈潰瘍的治療效果,結果表明,蜂蜜組可明顯提高傷口愈合率,促進愈合傷口表皮剝落,并減小傷口感染幾率;Oluwatosin等[26]對比了蜂蜜和苯妥英對下肢靜脈潰瘍的治療效果,研究發(fā)現(xiàn),蜂蜜組、苯妥英組和蜂蜜苯妥英混合組對減小傷口面積和減輕患者疼痛感方面無顯著差異,但就安全性而言,蜂蜜更適合做慢性傷口的局部敷料;Dunford等[27]用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了蜂蜜治療對患者疼痛的影響,結果顯示傷口評分顯著下降,有效緩解了患者疼痛感。
1.2.3其他慢性傷口 有研究對比了蜂蜜敷料與乳酸依沙吖啶和呋喃西林敷料對壓創(chuàng)病人的治療效果,結果表明,蜂蜜處理5周后,潰瘍面積較陰性對照組減少了56%,顯著低于乳酸依沙吖啶和呋喃西林組的13%[28]。Robson等[29]研究了105例不同慢性傷口患者,分析醫(yī)用蜂蜜治療和常規(guī)治療處理后傷口的愈合情況,結果表明,蜂蜜組傷口平均愈合時間為100 d,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40 d;孟建民[30]對收集的100例臨床壓創(chuàng)患者進行研究分析,發(fā)現(xiàn)蜂蜜敷料傷口愈合時間(30.5±1.5 d)顯著短于常規(guī)藥膏組(35.8±2.6 d);Khanal等[31]研究了20例口腔癌放射治療所導致的口腔粘膜炎患者,對比于利諾卡因,蜂蜜處理可以控制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的嚴重程度,且蜂蜜成本低,能有效減輕患者的經(jīng)濟負擔;張偉濱等[32]分析了65例結痂創(chuàng)面患者,發(fā)現(xiàn)蜂蜜敷料組在創(chuàng)面結痂脫落時間、上皮化時間和創(chuàng)面愈合情況等方面均優(yōu)于水凝膠處理的對照組。
創(chuàng)傷愈合包括炎癥發(fā)生、肉芽組織增生和瘢痕組織形成、表皮及其他組織再生3個過程(圖1)。蜂蜜作用于創(chuàng)傷傷口時,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促進抗體產(chǎn)生、清創(chuàng)等功能,可以減少傷口初始染菌數(shù),降低炎癥發(fā)生時的細胞氧化損傷,降低傷口pH,防止生物膜形成,促進細胞增殖、肉芽生成、組織重構,減少瘢痕形成,提高創(chuàng)傷愈合率。蜂蜜對創(chuàng)傷愈合的作用機制歸納見圖1和表2。
蜂產(chǎn)品應用于傷口處理已有很長的歷史[38-39]。當人體免疫系統(tǒng)無法抵抗傷口感染時,必須攝入一些抗菌物質來保證傷口安全。抗生素濫用和耐藥菌株的出現(xiàn)很大程度上導致患者發(fā)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且耐抗生素菌株的出現(xiàn)可能導致傷口再次失控性感染[40-41]。近年來,由于蜂蜜對耐抗生素微生物的影響而受到研究者的廣泛關注。盡管理論上增加蜂蜜的使用可能促進微生物對蜂蜜的耐藥性,但迄今為止,還沒有報道發(fā)現(xiàn)耐蜂蜜的微生物菌株,這可能是由于蜂蜜多因素抗菌特性影響的結果[42-43]。

圖1 蜂蜜對皮膚創(chuàng)傷的調節(jié)作用Fig.1 Regulating effects of honey on skin wound

表2 蜂蜜對皮膚創(chuàng)傷的生物學特性Table 2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oney on skin wound
2.1.1蜂蜜抗菌活性的物理特性 蜂蜜的高滲透壓是限制微生物生長繁殖的主要因素。天然成熟的蜂蜜含水量一般低于18%,常溫下為一種高粘性液體,并表現(xiàn)出高滲透壓作用,用于創(chuàng)傷愈合敷料可為傷口提供物理保護屏障,同時防止傷口交叉感染[44]。蜂蜜中的果糖、葡萄糖、麥芽糖、蔗糖和其他物質共同創(chuàng)造了蜂蜜的高滲透壓[45],涂抹傷口后,高滲環(huán)境會導致微生物脫水甚至死亡,同時蜂蜜的滲透壓作用促進淋巴液從皮下組織運輸?shù)絺诒砻妫兄谇宄毎槠蛪乃澜M織[46]。
由于葡萄糖酸等酸性物質的存在,蜂蜜的pH范圍通常為3.2~4.5[47]。蜂蜜的低pH特性可有效抑制多種微生物的活性,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長。當蜂蜜被稀釋時,葡萄糖氧化酶催化葡萄糖生成葡萄糖酸和過氧化氫使得蜂蜜的酸度進一步下降[48]。Gethin等[49]研究表明,蜂蜜提高慢性傷口治愈率與其降低傷口pH有關,傷口pH每降低0.1,傷口面積減少約8.1%。蜂蜜的低pH環(huán)境可降低蛋白酶活性,減少炎癥發(fā)生,增加成纖維細胞活性,增加毛細血管中血紅蛋白的氧釋放量,減少創(chuàng)面大小,最終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50-51]。此外,蜂蜜中的酸性物質還有助于巨噬細胞的抗菌作用和防止細菌代謝產(chǎn)生的氨對機體組織造成傷害[52]。
2.1.2蜂蜜抗菌活性的化學物質基礎 過氧化氫是蜂蜜發(fā)揮抗菌活性的主要有效成分,它是由蜜蜂分泌到花蜜中的葡萄糖氧化酶在有氧環(huán)境下降解葡萄糖生成過氧化氫和葡萄糖酸,并在傷口滲出液環(huán)境中緩慢釋放出來發(fā)揮作用的[47,53]。在蜂蜜成熟過程中葡萄糖氧化酶處于失活狀態(tài),隨著蜂蜜的稀釋其活性被激活。研究表明,30%~50%的蜂蜜濃度有更高的過氧化氫積累,而高濃度蜂蜜中的過氧化氫含量則很低。就過氧化氫含量而言,低濃度的蜂蜜比高濃度蜂蜜抗菌效果更好[48]。過氧化氫可以通過濃度梯度機制將白細胞誘導到傷口處,發(fā)揮抗菌活性。在受到氧化誘導后巨噬細胞可進一步刺激血管內皮生長因子釋放和血管生成,此外,在急性炎癥中中性粒細胞釋放活性氧也可起到殺滅細菌的作用[47]。通常情況下,單純利用過氧化氫不利于傷口愈合,因為其會誘導過度炎癥和組織損傷,而蜂蜜中過氧化氫濃度很低,其濃度不到醫(yī)用過氧化氫濃度的1/1 000,對傷口愈合不造成損害作用[45,54]。
蜂蜜中抗壞血酸、甲基乙二醛(methylglyoxal, MGO)、防御素和甲基丁香酸酯等物質的存在也可以發(fā)揮抗菌活性。蜂蜜中的抗壞血酸可以增強過氧化氫的抗菌活性。研究表明,在革蘭氏陰性菌中,過氧化氫和抗壞血酸的混合物增加了溶菌酶對生物體的溶解和死亡[51]。同時蜂蜜中抗壞血酸等物質的抗氧化性會保護傷口免于過氧化氫產(chǎn)生的氧自由基的損害。MGO能夠與DNA等大分子親核中心相互作用,在革蘭氏陽性菌中MGO抑制細菌細胞壁裂解和細胞分裂,在革蘭氏陰性菌中MGO調控與細胞壁穩(wěn)定性相關基因的表達[55]。防御素是蜜蜂體內一種可誘導的抗菌肽,有防御素-1、防御素-2兩種存在形式。其中防御素-1可以在蜂蜜中被檢測到,其通過破壞病原菌細胞膜的完整性和滲透壓而發(fā)揮抗菌作用[56-57]。蜜蜂防御素-1對真菌菌絲、革蘭氏陽性菌和部分革蘭氏陰性菌均具有防御功能,但對耐抗生素微生物則沒有明顯防御功效,對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S.aureus)也只有輕微的抑制作用[58-59]。
蜂蜜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成分,如黃酮(芹黃素、松屬素、山奈酚、槲皮素、高良姜素、白楊素、橙皮素)、酚酸(鞣花酸、咖啡酸、對香豆酸阿魏酸)、抗壞血酸、生育酚、過氧化氫酶、超氧化物歧化酶、還原型谷胱甘肽、美拉德反應中間產(chǎn)物、多肽類、氨基酸和礦物質等,是蜂蜜發(fā)揮抗氧化活性的基礎[57,60]。其中,多酚類是蜂蜜發(fā)揮抗氧化活性最重要的物質種類。酚類化合物具有還原和螯合鐵離子、催化脂質過氧化、清除活性氧自由基、過氧基、烷基過氧化物、羥基和超氧化物自由基的能力,其抗氧化作用大小取決于羥基在芳環(huán)中的相對位置[60]。蜂蜜的抗氧化性與總酚含量有很大相關性,通常深色蜂蜜較淺色蜂蜜總酚含量高,抗氧化能力強。此外,蜂蜜中美拉德反應產(chǎn)物也是自由基清除能力的主要成分[61-62]。蜂蜜中抗氧化物質的存在可以避免傷口長期暴露在活性氧環(huán)境中而造成的細胞損傷和傷口延遲愈合[61]。
炎癥是機體抵抗有害刺激并啟動傷口愈合的生物反應,是導致傷口疼痛和水腫的主要原因。炎癥期的延長會導致肉芽腫和纖維化形成,而使用蜂蜜可以縮短炎癥期、減輕或消除疤痕的形成[50,61]。研究表明,蜂蜜可以抑制活性氧形成、白細胞浸潤、基質金屬蛋白酶-9(MMP-9)活性、環(huán)氧合酶-2(COX-2)活性和誘導一氧化氮(NO)的合成發(fā)揮抗炎作用[61,63]。蜂蜜能夠抑制NF-kB的信號通路的激活,進而減少COX-2和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等炎癥介質的釋放[63]。研究發(fā)現(xiàn),蜂蜜可以阻斷激活IkB激酶復合物(Ikk)的傳入信號通路,控制IkB蛋白降解,阻止NF-kB亞基的易位(p65和p50),最終抑制誘導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COX-2、TNF-α和白介素-6(IL-6)的表達、前列腺素E2(PGE2)和NO的生成[63]。此外,蜂蜜作為一種免疫調節(jié)劑,具有促炎和抗炎的雙重作用。在輕微炎癥或刺激下,蜂蜜可以刺激炎癥因子和角質形成細胞中MMP-9的形成,而在傷口感染發(fā)生炎癥時,蜂蜜可以抑制炎癥因子和MMP-9的形成[61]。
機體免疫系統(tǒng)受到外界刺激后會立即啟動,以防止傷口進一步感染,而蜂蜜的使用可以使免疫系統(tǒng)發(fā)揮更多樣的免疫功能。蜂蜜可以增加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活性,降低前列腺素濃度,促進抗體產(chǎn)生而提高機體免疫能力[50,64-65]。研究表明,蜂蜜可以刺激B、T淋巴細胞積累并激活中性粒細胞的吞噬作用,刺激單核細胞(MM6)分泌細胞因子、TNF-α、IL-1和IL-6等激活機體的免疫應答[50,64-65]。蜂蜜可以降低導致炎癥和疼痛的介質——前列腺素,它被認為是可以降低B淋巴細胞和t淋巴細胞功能的免疫抑制劑,而蜂蜜的使用可以有效降低血漿中前列腺素的濃度,并且作用時間越長,效果越強[66]。蜂蜜誘導前列腺素濃度的降低,可減輕水腫和炎癥,激活淋巴細胞產(chǎn)生針對傷口病原體的抗體[67-68]。研究表明,蜂蜜中的酚類物質如鞣花酸可以阻止單核細胞中PGE2的釋放,槲皮素、白楊素、木樨草素可以抑制白介素-1β(IL-1β)和COX-2的表達、PGE2的合成、NF-kB的激活[65]。臨床發(fā)現(xiàn),攝入天然蜂蜜溶液可以降低正常人血漿中的前列腺素濃度,包括PGE2、前列腺素F2α(PGF2α)和凝血素B2等[66,68]。
傷口清創(chuàng)是手術切除壞死組織的過程,也是誘導組織修復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清創(chuàng)通常在局部鎮(zhèn)痛下進行,然而這種方法會引起傷口感染細菌,產(chǎn)生毒素,破壞周圍組織[70]。蜂蜜提供的濕潤環(huán)境,高滲透壓與過氧化氫對蛋白酶的激活可使得蜂蜜發(fā)揮清創(chuàng)功能,且蜂蜜可以實現(xiàn)無痛清除壞死組織[45,69-71]。體外實驗表明,蜂蜜可以提高培養(yǎng)基中的血纖維蛋白溶解酶活性,消化附著在創(chuàng)面粘膜上的纖維蛋白而不消化組織修復所需的膠原基質[72]。
作為古老的天然藥物,蜂蜜對創(chuàng)面的治療效果已被眾多研究證實。蜂蜜愈合傷口的作用受酸度、滲透壓、過氧化氫含量和植物化學成分等多種因素影響,其抗菌、抗氧化、抗炎的特性,以及增強免疫系統(tǒng)和清創(chuàng)的作用,使其成為一種科學的天然傷口敷料。蜂蜜通過刺激創(chuàng)面上皮化、促進血管生成、創(chuàng)面收縮、增加膠原合成、創(chuàng)面清創(chuàng)等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過程。本文中大多數(shù)臨床試驗建議使用蜂蜜治療各種創(chuàng)傷傷口,包括撕裂傷、淺擦傷、燒傷、大面積皮膚缺損、糖尿病足潰瘍、下肢靜脈潰瘍、壓瘡和術后傷口感染等,這些研究結果也表明,蜂蜜是一種安全、經(jīng)濟、有效的創(chuàng)傷敷料,但臨床醫(yī)生在用藥前應了解所選蜂蜜的成分和生物學特性。通過對不同種類蜂蜜的成分、特性及生物學特性的比較及分析,更好地發(fā)揮蜂蜜治療創(chuàng)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