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博
(山西西山煤電股份有限公司馬蘭礦,山西 古交 030205)
井工開采是中國煤炭開采的主要形式,若要確保井下回采持續開展,維持采掘平衡至關重要。中深孔爆破技術是巖巷掘進必不可少的工藝,直接影響著煤礦的開采效率。由于深孔爆破技術存在一定的復雜性,所以技術實施過程中,容易產生許多問題[1]。因此,技術人員必須深刻研究深孔爆破技術,在實踐中不斷優化和改良。以山西馬蘭礦回風石門掘進為試驗對象,制定了試驗方案,探索了中深孔爆破技術的應用。
山西馬蘭礦回風石門掘進巷道主要用于南五采區通風、管路敷設等需要。該巷道西接軌道、膠帶、回風石門一聯巷,北接回風石門里段,南接2 號煤首采面軌道順槽外段,東臨中央集中石門。該巷道施工區域2 號煤底板發育厚度不均的砂巖層,砂巖中裂隙相對較發育但不均一,局部富水性較強,以儲存量為主,補給程度弱,施工巷道含多層厚砂巖,局部賦含砂巖裂隙水,砂巖裂隙水是巷道掘進過程中的直接充水水源,砂巖水主要賦存在裂隙發育的區域,一般以靜儲量為主。回風石門掘進過程中正常涌水量為7.5 m3/h,預計最大涌水量為11.9 m3/h。馬蘭礦回風石門外段平面布置如圖1。

圖1 馬蘭礦回風石門外段平面布置圖
(1)爆破掘進施工期間,采用YT-7655 風錘打進尺眼,人工裝藥爆破,風鎬輔助掘進,耙矸機配合皮帶機出貨。
(2)采用普通鉆爆法,采用YT-7655 風錘打眼,Ф32 mm 一字型鉆頭,爆破采用Ф27 mm×430 mm(G)三級煤礦許用水膠炸藥T320(高威力),使用毫秒延期電雷管起爆,水炮泥及黃泥做炮泥,煤礦專用起爆器起爆。
(3)頂板穩定時,三排一循環,最大循環進尺2400 mm,最大空頂距為2600 mm,若頂板巖性變差或遇地質構造則執行原規程規定。
(4)巷道掘進期間,具體爆破施工參照爆破圖表中的炮眼、個數、角度進行打眼,炮眼數量及個數根據巖性可適當調整,如圖2。
(5)施工三排掘進施工工藝流程:打放炮眼→掃眼→裝藥→找凈危巖活矸→打臨時支護孔(孔深200~500 mm)→安裝臨時釬桿→掛錨網→打錨桿支護→拆除臨時支護。

圖2 炮眼布置圖
(1)試驗初期,采用2.2~3 m 釬桿打孔,打眼時間由傳統10~12 min/個,升至18~25 min/個,放炮時間推遲,影響工人、放炮員交接班時間。
(2)炮后出現約0.5 m 左右的傘檐,給下一循環造施工造成安全隱患,現場安監員督促支護,給施工單位正規循環帶來被動。
(3)裂隙發育巖層、下山巷道及0.3 m 以下層狀硬巖,施工中深孔炮眼卡鉆幾率和塌孔問題較高,掃眼、裝藥深度受限制,且封口泥搗實效果差,放炮期間易穿孔,原采用三級水膠炸藥爆破威力不足,施工2 m 以上炮眼仍放不出1.8 m,且炮眼深度增加后,炮泥使用量增大,間接導致投入人力增加。
(4)巷道巖性差時,循環進度過大易出現頂板片掉,對安全產生影響。
(5)炮掘巷道多為穿層巷道,受揭煤、圍巖條件變化等因素影響較大,中深孔爆破試驗連續性差,施工隊伍常規爆破與中深孔爆破尚不能靈活變化。
在煤礦掘進的深孔爆破工程施工過程中,安全管理是施工核心。由于工程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危險,加之各種因素對爆破工程的影響及炸藥本身的威力,極大地提升了爆破施工過程中的危險指數[2-5]。因此,在煤礦掘進中深孔爆破工程施工過程中,要提高對各種爆破原料,如雷管、炸藥、起爆藥及導火索的管理力度,實現專人專管,在未經批準的情況下,不得私自進行各種與其相關的操作。為了實現安全管理,在工程施工前,要合理制定施工程序,科學繪制施工圖紙,建立并完善相關規章制度,保證施工過程中各個環節的順利進行,設置懲罰機制,對一切違規操作采取積極的管理措施。實施爆破前,要嚴格檢查相關的爆破器材,經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爆破工作[6]。
根據斷面巖性優化掏槽眼布置,適當縮小輔助眼間距,增大掏槽眼裝藥量(3 卷),補打空眼,由常規礦用三級水膠炸藥改為礦用三級水膠高威炸藥(采用Φ27 mm×430 mm(G)三級煤礦許用水膠炸藥T320 高威力);雷管位置由外端部調整至中上部;上臺階進尺炮由一次爆破,調整為一次打眼兩次爆破或兩次打眼兩次爆破。
頂板穩定時,爆破循環進尺為三排,最大空頂距為2.6 m。同時,為減小傘檐長度,根據爆破出的進尺量,靈活調整錨桿支護排距為0.8~1 m。若頂板巖性變差或遇地質構造,則執行常規爆破,最大控頂距1.8 m 或逐排施工,并根據頂板情況施工超前護頂錨桿。
優化臨時支護方式,將傳統戴帽點柱調整為插入山墻的5 根釬桿,節約臨時支護時間約20 min。具體是施工拱部炮眼時,以巷中為中心,平均對稱施工5 個大于周邊爆破眼0.3 m 的鉆孔,鉆孔內不裝炸藥,炮后找凈危巖活矸,將釬桿插入山墻支護支撐孔,鋪上錨網,釬桿外端采用雙股8#鐵絲固定在迎頭H 鋼帶上。
根據圍巖層理和硬度靈活調整爆眼深度,不再強制要求施工單位使用3 m 釬桿掏槽、輔助眼不低于2.4 m 等相關規定。結合現場實際,施工掏槽孔原則上使用2.6 m 釬桿,孔深不低于2.4 m,爆破輔助孔和周邊孔不低于2.2 m,較大地提高了炮眼作業時間(2.2 m 炮眼平均耗時12 min,2.6 m 平均耗時18 min,3 m 平均耗時25 min 且夾鉆機率較大),上臺階循環進尺眼一般80~90 個,可減少打眼作業時間約2 h。
原人工制作炮泥,占用人員多,制作的炮泥軟,且不能滿足爆破需要,易給爆破帶來安全隱患;引進炮泥機,2 人作業不足20 min 即可滿足正常爆破需要炮泥,解決了多人作業仍滿足不了爆破需要的問題。
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和參數調整,目前單循環爆破進尺達2.0~2.2 m,即2 循環5 排4~4.5 m。經統計,中深孔爆破較普通爆破施工炮眼及掃眼時間每循環延長約1~1.5 h,通過優化勞動組織,月循環次數與普通月循環次數基本保持不變。根據炮后進尺量靈活調整支護參數(0.8~1 m),確保現場施工的可操作性,降低了迎頭傘檐片掉風險,優化簡化了炮掘臨時支護,現場安全操作性更便捷,節約了臨時支護時間。
在回風石門施工中對中深孔爆破技術進行了工業試驗,中深孔爆破較普通爆破施工炮眼及掃眼時間每循環延長約1~1.5 h,通過優化勞動組織,月循環次數與普通月循環次數基本保持不變;對于砂巖炮掘巷道上臺階兩次打眼,兩次爆破,中硬度巖石采用一次打眼,兩次爆破,增加自由面,提高爆破效果;根據炮后進尺量靈活調整支護參數(0.8~1 m),確保現場施工的可操作性,降低了迎頭傘檐片掉風險;優化簡化了炮掘臨時支護,現場安全操作性更便捷,節約了臨時支護時間;選用了適宜中深孔爆破的礦用水膠炸藥,優化了雷管起爆位置,調整了封泥硬度及長度;單循環爆破進尺達2.0~2.2 m,即2 循環5 排4~4.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