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寧
摘 ?要: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高新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既改變了社會生產格局,又加劇了各行業競爭態勢,同時帶領人類社會邁向大數據時代。在顯著提高企業辦公效率的同時,還賦予了企業發展新動能,但同樣也讓企業面臨更復雜、更艱巨的挑戰。鑒于此,如何正視大數據時代所帶來的種種挑戰,如何靈活應用各類新型科學技術推動企業會計信息化,是目前企業突破發展瓶頸,提高財務管理效率,實現高效穩定發展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關鍵詞:大數據;企業會計信息化;挑戰;策略
1大數據背景下企業會計信息化面臨的挑戰
1.1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規保障和行業標準
當前我國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大數據技術高速發展,社會信息化水平也越來越高,但任何事物的運行與發展都離不開標準化的流程和法律的規范扶持。近年來國家在法律規章制度建設層面持續加碼,明確強調增強會計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相關技術標準。但仍然要強調的是,現階段,即便國家持續發力,我國也并未建立完善的立法體系,存在規章條例過于寬泛,可操作性不足,無法對其發展提供有效的保障。此外,針對信息技術安全管理方面也沒有制定明確且有效的法律規范,這也導致我國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缺乏法律支撐和政策指導。同時也缺乏法律的強力約束,無形之中增加了信息安全隱患發生的概率,給企業會計信息化發展帶來了巨大的風險隱患。
1.2會計信息化綜合素質人才緊缺
信息化的發展必須要有充足的人才作為后續的保障,因此在會計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企業務必要保證內部財務人員的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目前國內的企業都面臨著重要的轉型,因此會計、流程、會計工作以及企業的各項業務之間都要趨于統一,部門與部門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財務部門與其他部門之間的組織架構會變得更加復雜,管理人員在對整體的職能進行劃分時會由于其組織的復雜性出現矛盾,因此企業內部要具備高素質的人才來處理難題,財務部門的人員也必須要完善自身,具備更加綜合的能力,保障企業各項經營活動的順利開展。
1.3會計信息化建設中企業信息共享不到位
企業會計信息化的建設要求企業數據實現全面共享,高度的集成化。現階段,我國企業經營的數據無法完全共享,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就企業內部而言,沒有完全做到業財融合,軟件的管理不能僅限于財務部門,還應包括業務部門,應將企業的業務信息也納入軟件管理的范疇,真正實現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相互融通,及時地將企業的各項業務信息傳入系統,突顯會計信息化的動態性;另一方面,就企業外部而言,大部分企業的信息還是處于相對封閉的狀態,企業與其利益相關者之間,沒有建立完善的信息流通渠道,使得數據無法實現共享。
2大數據背景下企業會計信息化挑戰的應對策略
2.1加強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建設
我國政府部門應加強立法建設,要建立完善的會計信息化法律保障體系:一是國家要從全局的角度著手,從立法層面建立健全網絡信息安全保障體系,明確數據安全、數據運行等一系列技術標準和規范,從而為企業有序開展會計信息化工作提供法律指導;二是各地方政府應積極響應中央號召,做好宏觀調控工作,結合本地區域發展狀況,以行政法規等多種形式對網絡信息安全法律體系予以補充,從而為企業會計信息化穩定發展保駕護航;三是企業應強化法律意識,加強自我防范,通過完善內部控制體系、健全風險防控機制、加強數據安全技術保護等有力手段,推進企業會計信息化高效持續發展。
2.2提高會計人員素質
對企業而言,人才是重要的競爭資源,其也是企業實現會計信息化的主體。會計人員素質直接影響著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質量,也影響著企業會計工作效率和質量。因此,企業必須要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在會計信息化建設發展中需要重視會計人員培訓教育,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能力和業務素質,進而規避企業信息化建設中出現的一些人為風險。首先,企業需要對會計人才準入門檻進行調整,適當提升,并加大力度引進優秀的會計專業人才,為會計信息化建設和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對此,企業可以與各大高校展開合作,高校會計專業學生不僅具有豐富的會計理論知識和信息操作能力,同時也能夠要求盡快適應大數據下會計信息化發展的要求。企業可以通過引進高校優先會計人才進入企業內部任職,可以為會計隊伍增添人才。其次,企業也需要加大力度培養內部會計人才,對內部會計人才進行定期或不定期培訓,提高一些專業能力和業務素質,使其能夠具備信息化操作能力,培養復合型人才。同時,企業可以按照內部人員特征制定個性化培養方案,并邀請專家到企業講座或是選派優秀人員外出學習,建立會計學習平臺,提高會計人員的信息化操作能力,使其能夠熟練掌握各種會計軟件。
2.3進一步加強企業信息資源共享
(1)加強企業員工的全局意識,從公司整體利益出發,建立統一、有效的軟件管理制度,在企業內部實現財務信息與業務信息的有效傳遞,確保會計信息的實時性,通過對實時數據的分類、篩選、分析,能有效地反映企業財務成果和經營狀況的動態變化,在企業所面臨的內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時,提高其反應、決策的速度。因此要求財務人員從傳統的會計核算工作向管理會計工作轉變,根據信息化時代的要求,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加強對有效數據的篩選、對數據分析結果的預測、決策能力,為企業提供及時、有效的財務方案。(2)建立企業與利益相關者的信息網絡,實現企業內、外信息系統的資源共享。企業的利益相關者一般包括供貨商、顧客、稅務機關、審計單位。完善的信息網絡使企業不需要重復輸入數據,與企業組織有關的內外部數據只需要輸入一次,并能實現數據的分次、多次利用。減少了數據輸入的工作量,實現了數據的一致性,保證了數據的共享性。
2.4提高企業內部防范網絡風險的保護機制
由于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企業實現財務工作便攜性的同時,也會為企業帶來一定的風險。會計信息化需要借助計算機等一系列新型的現代通信技術,使得網絡風險在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影響進一步加大,信息泄露、信息丟失等問題,都會給企業造成重大的損失,特別是一些木馬和病毒等都會讓企業的各項工作出現問題。在健全會計信息化的過程中,企業要高度重視網絡安全問題,加強對數據信息的保護和備份,同時選擇可靠安全的網絡供應商,維護企業的各項財務數據。
3結語
綜上所述,大數據背景下,會計信息化發展進入到發展機遇階段。通過全面建設會計信息化,提高會計信息,處理效率,這對我國會計信息化技術發展也是一個挑戰。當前,我國會計信息化技術應用水平正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其與發達國家而言有一定差距。技術部門需要不斷學習并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同時政府部門也需要提供政策和資金支持。此外,大數據背景下,會計信息化技術中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正確看待這些風險,并且提出積極有效的防范措施,保證會計信息化技術能夠實現迅速發展。
參考文獻
[1] 莊啟利.大數據時代下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研究[J].財經界,2020(32):143-144.
[2] 吳美花.大數據時代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思考[J].商訊,2020(24):67-68.
[3] 張道軍.大數據時代下會計信息化的風險因素及防范措施研究[J].今日財富(中國知識產權),2021(01):137-138.
[4] 歐明建.大數據背景下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商業會計,2020(16):115-117.
3002500589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