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斌
摘 ?要:鐵路生產單位對于鐵路建設一直高度重視,并且會利用重型軌道車等大型機械設備來輔助材料運輸、設備養護和相應的基建施工等。為了有效提高重型軌道車的安全管理水平,減少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就需要采取相應的管理策略,來針對現存問題提出應對措施,更好地對鐵路運輸進行全方位技術支持和管理支持。
關鍵詞:重型軌道車;安全管理;策略分析
0.引言
我國高速鐵路事業發展迅速,因此鐵路的運輸能力和運輸量都處于穩步增長的趨勢,因此鐵路相關的維修施工工作也成為了行業發展的重點,對于鐵路精度和修成規制方面有著更加嚴格的標準和參考依據。所以相關單位需要對安全管理提出更高層次的要求,針對實施環節遇到的各類問題進行針對性改進,建立重型軌道車相關的安全管理策略,強化安全管理基礎。
1.鐵路重型軌道車的安全管理問題
1.1 管理制度與安全措施問題
考慮到當前的設備更新換代速度較快,特別是某些新設備和新車型在管理制度上,與原有車型有所差異,所以整個機務系統應該對所有不同的要求進行明確,確保設備的操作管理制度能夠符合相應的標準。具體來看,在鐵路運輸過程當中安全是最為核心的環節,如果不能對安全工作進行足夠重視,就會導致管理制度落實程度不足,使得安全要求流于形式,在思想上忽視了對制度執行過程和執行結果的綜合檢查,最終導致各項制度形成虛設,管理流于表面,也從根源上加大了鐵路重型軌道車的安全風險。
1.2 行車安全盲區問題
雖然我國近年來一直秉承安全第一和預防為主的綜合治理方針,無論是國家還是鐵路基層都將安全工作視為管理的核心環節,但是在實際的生產過程當中,還是有某些安全事故影響到運輸生產和鐵路的穩定發展。例如在進行調車作業之時,沒有嚴格執行調車作業標準,就會導致違規行為的產生。通常情況下,車輛需要在完全停穩并且預防溜車后才可以將車鉤松開,如果連掛等方面存在缺陷,防溜措施必須保持[1]。此類工作都需要安排專人進行分別指揮,嚴格執行機車操作程序并反饋相應的管理信息,各項工作都能在信息指導之下進行避免盲區漏洞。
1.3 專業管理與檢修保養問題
從專業管理和檢修保養的要求來看,由于當前并沒有對人員形成專業的考核機制,使得很多安全事故未能從根源上進行避免。軌道車作為長期運行的機械車輛,在車鉤、制動缸等零部件方面都有著較高的維護保養要求,需要定期添加潤滑油。軌道車的分布相對而言比較分散,一旦出現問題之后,檢修人員很難及時進行處理,甚至導致某些軌道車帶著問題投入工作當中,使得維護時間較短,僅僅只能開展比較簡單的保養檢查,未能深入針對故障類型進行綜合判定。
2.鐵路軌道車安全管理策略
2.1 重視管理制度的建設
軌道車作為鐵路基層單位和鐵路運輸前線的主要組成,在各類新技術新設備大量投入使用和車型發生變化的基礎之上,需要調整技術要求改善鐵路傳統管理模式。所有的鐵路人員都要從自身角度出發,對鐵路運行產生的各類行車事故進行評估,從中總結經驗,強化對于關鍵區域和關鍵工作的綜合控制,對已經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提前排查找出薄弱環節,制定嚴格的檢修規范措施,提前設定問題處理預案[2]。具體來看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軌道車的機構和各類零部件會隨著運行作業的過程產生磨損或其他意外的機械損傷,如果沒有進行必要的技術處理,工作可靠性會大幅下降。軌道車管理工作也因此在管理制度方面有著更高的要求與標準,例如在檢修規范性方面,要重視各項管理工作的落實程度,不產生細節層面缺陷,采取預防為主,養修并重的方針,提高設備專業維修水平和維修能力。相關單位可以定期地安排內部人員進行專業化培訓,讓司乘人員可以具備實踐操作水平。對于新入職的學員來說,可以讓其跟車學習一段時間后,了解不同車型的操作流程和檢修流程,以此為基礎完善管理制度讓所有人員都能掌握設備應急事故的處理方法。
2.2 完善行車安全措施
軌道車是當前鐵路維修作業、鐵路施工作業經常使用的專用車輛,這些車輛在運行過程當中的重點在于預防安全風險,特別是遠距離作業條件下的盲區消除問題。這也說明行車安全措施應該從根源上推進標準化作業機制的重要性,讓所有相關人員都可以參與其中,并且在管理制度的輔助之下完成現場工作調度、視頻錄音分析等。設置指導司機建立軌道車的專項指導小組,充分安排組內成員為安全生產提供綜合保障。與此同時,對于一些違規操作行為要及時制止。
例如對于前文提到的防溜工作在摘車之前車輛必須停穩之后,并采取防溜措施才可以摘開車鉤,司機接車后及時打開GYK設備,設備的防溜功能應該保持良好,再進行電務設備檢測作業時進行配合和監護,撤除防溜措施前采取制動保壓措施[3]。施工作業階段,要確定車輛發動機處于停機等待狀態,然后做好防溜措施的保障工作,安排專業人員始終在工作崗位上待命,每一次車輛停穩之后,司機和調度員進行交流匯報,司機將車輛的信息進行告知。例如因意外要接受救援時,則要在救援機車司機和被救援車防護人員進行防空措施之后,才能展開連掛作業。
2.3 注重日常檢修保養
問需要對突發性問題和各類新問題進行及時總結,以此為基礎制定行之有效的日常檢修保養措施,不斷提升安全施工技術與延長設備的使用周期。具體來看,軌道車日常保養的項目眾多:
(1)車內部和車外部的清潔工作,尤其是電氣設備、底盤等部件;
(2)燈光儀表是否出現故障、喇叭等設備是否可以正常使用;
(3)空氣制動能力、水管油管的工作狀態與密封程度;
(4)檢查冷卻液液位和燃油情況,確定油位是否達到國家標準;
(5)觀察發電機、蓄電池的工作現象,確保整個液壓系統正常;
(6)對某些制動管路和風缸存在的雜質和積水進行處理;
(7)軌道車行車安全設備工作裝置和部署設備連接情況的狀態,所有與行車相關的安全用品需要全部準確地進行設置,如果有缺損要及時提出并處理;
(8)檢查緊固監控裝置、速度傳感器、軸溫傳感器、GYK電磁閥等電子設備[4]。
綜合來看,要想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日常檢修保養措施,相關人員應該提升個人素質,時刻牢記自身職責,具有過硬的業務能力和管理能力,嚴格按照作業標準對行車過程進行管理確保運輸安全性。相關單位應該重點提升從業人員的安全培訓工作質量,優化員工的職業素養和作業素養,以脫產培訓形式將責任機制納入量化考核體系當中。
3.結語
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使得鐵路運輸在未來必將承擔著更加嚴峻的職責,司乘人員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意識培養工作至關重要,這是確保軌道車檢修質量的主要依據,讓軌道車檢修工作始終滿足配套的發展目標,在安全保障措施之下形成標準化和規范化的管理框架,提升管理水平減少安全隱患。而鐵路軌道處的管理已經處于信息化建設的成熟階段,進一步完善機械化和信息化結合措施,對內部人員管理和技術管理進行優化,必然成為今后行業領域的主要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 歐曙光, 王立軍, 魏博觀. 論重型軌道車運用安全管理問題與對策[J]. 區域治理, 2018(47):61.
[2] 梁學武. 有關鐵路機車在運用安全管理方面的策略分析[J]. 科學技術創新, 2017(3):295-295.
[3] 鄧尚卿. 關于GYK運用中難點分析及對應措施——以蘭州鐵路局蘭西工務段為例[J]. 大陸橋視野, 2011(16):118,120.
[4] 李兵, 汪浩. 軌道車運行控制設備遠程維護監測系統信息安全研究[J]. 鐵道通信信號, 2018, 54(09):59-61+65.
35775003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