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轄區商戶送祝福
提起張家港市金港鎮金都社區,總讓人不由自主地想到一支靚麗的隊伍——“菁英地帶”巾幗志愿服務隊。“菁英地帶”由社區婦聯牽頭成立,截至目前共有成員20余人。成立兩年來,“她們”付出汗水,收獲喜悅。2021 年春節前夕,如何吸引社區的2200 多外地居民留下就地過年成了“菁英地帶”的課題,而打造溫情滿滿的“家”,讓新鄰居在“家里”齊享幸福年就是她們的答案。
在“菁英地帶”志愿服務中常常可以看見一對母子志愿者,他們是社區的明星志愿搭檔。唐愛華是新市民,作為社區志愿隊的一員,剛開始參與志愿服務只是為了大女兒獲得新市民積分,好讓孩子入學。當攢夠入學分數時,她卻發現自己已經離不開這支隊伍。一有空,她就會和大家一起積極參與志愿服務,還會在假期帶孩子一起來做志愿,引導接待、文明勸導、綠色宣講讓唐愛華學會了簡單的方言,成了居民的熟人,大家都親切地喊她“唐姐”。
在“菁英地帶”,隊里姐妹們相互加油鼓勵,志愿隊氛圍熱情融洽。“菁英地帶”讓唐愛華覺得在陌生的城市,除了有一個溫暖的小家,更有了個因共同理想而相聚、因真誠交心而并肩、因融匯互助而堅守的夢想歸屬。
今年,為響應國家就地過年的號召,唐愛華打消了回福建老家過年的念頭,帶頭留港。她摟著孩子開心的說:“志愿隊就像是我的另一個家,我和家人在金港過年,不光是為了讓志愿服務不停歇,更是想讓孩子在這個特殊的春節里學會感恩與付出,在志愿中成長,賦予這個春節不一樣的意義。”
為了進一步幫助社區婦女提素增能,2020年,金都社區婦聯積極鏈接資源,實施“不負芳華——金都社區婦女增能計劃”巾幗志愿服務項目,“菁英地帶”志愿服務隊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陳燕瓊是一名來自福建的全職媽媽,丈夫生意繁忙,家里總是只有她和孩子。剛入住金都社區時,陳燕瓊一家和許多新市民一樣,對左鄰右舍都不太了解,樓道的居民很多,話卻很少。
“菁英地帶”的張潤瑋是陳燕瓊所在樓棟的樓道長。張潤瑋常常和陳燕瓊聊聊家常,帶她認識周邊的鄰居,還邀請她和孩子們參與社區開展的項目活動,鼓勵這些新鄰居們融入“快樂家園”。在這個樓道居民相互交流的共同空間里,新市民逐步與樓道鄰里相識相知。
隨著“菁英地帶”成員們的穿針引線,活動中出現越來越多像陳燕瓊一樣的新面孔,樓道的生氣被帶動了起來,新市民和樓道鄰里從冷暖陰晴聊到生活理想,從簡單問候到困難互助。一家人在這里落了地、生了根,潤在了這濃濃的人情味里,融在了這和睦相愛的“樓道之家”。“菁英地帶”的“她”力量,催化出了社區樓道的濃濃鄰里情。
張潤瑋還給陳燕瓊家帶去了新年祝福,幫她們布置新年氛圍,“現在視頻通訊那么發達,隔得了距離,卻隔不了溫馨。正是有了張阿姨這樣的志愿者,許多像我一樣的新市民都覺得有家人的網絡祝福,有樓道鄰居的貼心問候,社區就是我們的娘家,留在娘家過年挺好。”陳燕瓊笑著說。
在金都社區,每一個新市民“安全出租戶”的門上,都貼著喜氣洋洋的春聯。這正是“菁英地帶”負責人帶著其他志愿者給商戶們帶去的滿滿暖意。
來自宿遷的魏良林一家住在金都已經兩年多了,在金都四期門面經營著一家便民超市。為了讓魏良林這樣的外地商戶更好地融入社區,社區婦聯副主席王麗華為他們鏈接了各個條線的培訓、講座。繽紛多彩的活動中,他們不僅了解到了法律常識、消防安全、就業教育等方面信息,還結識了許多老鄉,收獲了更多新朋友。
“在社區里,有問題總是能及時得到解決,婦聯的小王也總是會來店里做客,對我們噓寒問暖,她還特意邀請我們參加了社區舉辦的線上迎新年主題活動,幾百條消息翻得我手好累,但內心特滿足,因為我不想錯過每個人表達的新年期盼。現在我和家人商定了在這里過春節,這些年收獲的感動與喜悅,讓人覺得特別安心。”像魏良林這樣的新市民還有很多,“留下過年”成了大家新的聊天話題。在金都社區,日子雖然平淡,但有溫度,總能給人不一樣的感動。

張潤瑋與陳燕瓊聊家常

貼新年日歷

唐愛華參與志愿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