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高新區實驗初級中學
文 戴夢涵
在我兒時記憶里,姥姥的大門口種著一棵大桂花樹。一到農歷八月,陣陣桂花香便鉆入我的鼻子。桂花的香氣甜甜的,混著泥土氣息,顯得樸實而不失典雅。
每年桂花開放時節,姥姥就會讓我去摘桂花。那粒粒金黃的桂花定是吮吸了許多甘露,才會散發出如此沁人心脾的馨香。到了中午,我便把摘的一筐子桂花都給了姥姥。
姥姥常說:“做人之食,其手必凈。”于是,每次在做桂花糕前,姥姥都會用水仔細地將手洗干凈。開始做桂花糕了。姥姥把洗好的桂花用糖水泡好,然后對我說:“要準備糯米粉、糖粉和粘米粉。”說著,她就去拿了。當我看到姥姥彎下腰,略顯吃力的樣子時,立馬感到鼻子酸酸的。
接著,姥姥用篩子將糯米粉、糖粉和粘米粉篩了一遍,然后將它們放入盆中;再加入水,用手拌揉。我一邊跟著姥姥學習做桂花糕,一邊觀察著她的神態,她的眼中帶著亮亮的光,那是對生活的熱愛嗎?
最后就是蒸米糕和放桂花啦!結束這一切流程,姥姥摸了摸我的頭,寵溺地對我說:“小饞貓,你就等著第二天的美味吧。”
第二天,我來到廚房,一進門便聞到了桂花的清香和糯米的醇香。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塊桂花糕,咬下一口,瞬間,口腔里溢滿了濃濃的米香與花香。
“我出門了。”當我吃得正香時,姥姥也走進了廚房。
“干啥去?”“給隔壁的王太太送桂花糕。”
我笑了,姥姥還是與鄰居其樂融融啊!
我看著盤子里的桂花糕,它們在陽光下閃著亮光。桂花糕,記錄著姥姥那一代人的溫馨時光,記錄著姥姥與鄰里的情誼,也記錄著她對我滿滿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