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慶騰,杜美利,張悅,林鵬程,吳承輝
(西安科技大學 化學與化工學院 國土資源部煤炭資源勘查與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陜西 西安 710054)
油頁巖有機質含量較低(通常低于35%),礦化程度高,經干餾后,殘渣仍能達到80%以上[1-3],主要礦物為石英、高嶺石[4],其成分為SiO2、Al2O3等,其中SiO2含量至少能達到50%以上。針對SiO2高含量的特點,利用殘渣制備硅酸鹽水合物(如吸附劑、沸石、分子篩等)[5-7]、白炭黑等[8-10]精細化學品,同時提取到氧化鋁[11-13]是可行的。
近年來,低純度的硅含量嚴重影響產品性能[14-15]。目前,研究SiO2提取方法主要為酸浸法[16-17]、堿溶法等[18-19]。本文利用酸浸法從撫順油頁巖熱解殘渣中提取SiO2,通過單因素分析和正交實驗探究煅燒活化、酸浸反應中各因素最優條件,為制備精細化學品提供較優原料。
油頁巖,取自撫順西露天礦始新統計軍屯組,經熱解后產生的殘渣,干燥、細磨、混勻后作為原料。依據國家標準GB/T 1574—2007《煤灰成分分析方法》對原料進行組分分析,分析結果見表1。其中SiO2、Al2O3和Fe2O3含量分別為60.18%,23.45%,9.91%。

表1 殘渣的灰成分分析Table 1 Analysis of ash content of residue
對油頁巖殘渣進行X射線衍射分析可知,撫順油頁巖殘渣中主要礦物是石英、高嶺石和菱鐵礦。殘渣中大部分Al、Fe礦物存在于高嶺石、菱鐵礦中。

圖1 油頁巖熱解殘渣的XRD圖Fig.1 XRD pattern of oil shale pyrolysis residue
KSL-1100X馬弗爐;EUROPE型X射線衍射分析儀;TU-1810PC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DF-101S集熱式恒溫加熱磁力攪拌器;SHZ-D(III)循環水式多用真空泵;101-0EBS電熱鼓風干燥箱。
取干燥后的油頁巖熱解殘渣,利用棒磨機研磨、篩分,取0.125~0.074 mm粒級顆粒,混勻,然后放入馬弗爐中煅燒活化。冷卻后,稱量10 g灰樣置于圓底燒瓶中,加入硫酸進行酸浸反應,反應一定時間后趁熱抽濾、洗滌。濾液通過EDTA絡合滴定測定Al2O3、Fe2O3含量,計算浸出率。將濾渣烘干后,依據GB/T 1574—2007《煤灰成分分析方法》測定其灰成分含量。

圖2 實驗技術路線Fig.2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route
2.1.1 煅燒溫度對浸出率的影響 為探究煅燒溫度對Al2O3、Fe2O3浸出率的影響,對不同溫度下煅燒120 min的樣品進行XRD分析,結果見圖3。

圖3 殘渣與不同煅燒溫度下灰樣的XRD圖Fig.3 XRD patterns of ash samples and residues at different calcining temperatures
由圖3可知,當煅燒溫度為750 ℃時,灰樣中高嶺石、菱鐵礦的衍射峰消失,并出現了赤鐵礦(Fe2O3)的衍射峰,說明菱鐵礦、高嶺石已經分解。
煅燒活化后,樣品在酸浸溫度90 ℃,酸浸時間150 min,硫酸濃度30%和液固比5∶1 mL/g的條件下進行酸浸反應,煅燒溫度對Al2O3、Fe2O3浸出率的影響見圖4。

圖4 煅燒溫度對Al2O3和Fe2O3浸出率的影響Fig.4 Effect of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on leaching rates of Al2O3 and Fe2O3
由圖4可知,在850 ℃前,隨著溫度升高,Al2O3的浸出率呈增加趨勢,這是因為溫度低時,煅燒反應不夠完全。而在850 ℃后,浸出率迅速降低,這是由于溫度在870 ℃時,γ-Al2O3又開始轉化為α-Al2O3。而Fe2O3的浸出率受溫度影響不大,當煅燒溫度達到 800 ℃后,再無明顯變化。綜合考慮,選取850 ℃為最佳煅燒溫度。
2.1.2 煅燒時間對浸出率的影響 在煅燒溫度為850 ℃的條件下,研究煅燒時間對Al2O3、Fe2O3浸出率的影響,結果見圖5。

圖5 煅燒時間對Al2O3和Fe2O3浸出率的影響Fig.5 Effect of calcination time on the leaching rates of Al2O3 and Fe2O3
由圖5可知,煅燒時間在180 min前,隨著煅燒時間增加,Al2O3的浸出率不斷增加,這主要是因為隨著時間增加,固相反應更加徹底。而180 min后增長趨于穩定,這是由于隨著煅燒時間的增加,活性鋁開始與硅反應,生成穩定的硅酸鹽穩定相,從而浸出率降低。而Fe2O3的浸出率隨煅燒時間增加不明顯,最高僅為75%。因此,主要考慮煅燒時間對Al2O3浸出率的影響,確定煅燒時間為180 min較為合適。
2.1.3 不同酸浸時間對浸出率的影響 根據煅燒活化實驗研究,確定煅燒活化條件為煅燒溫度850 ℃, 煅燒時間180 min。研究酸浸時間對Al2O3、Fe2O3浸出率的影響,對煅燒活化后的灰樣在不同的酸浸時間下,以酸浸溫度90 ℃、硫酸濃度30%和液固比5∶1 mL/g的條件下進行酸浸反應,結果見圖6。

圖6 酸浸時間對Al2O3和Fe2O3浸出率的影響Fig.6 Effect of acid leaching time on leaching rates of Al2O3 and Fe2O3
由圖6可知,當酸浸時間在90~120 min,Al2O3達到最大浸出率,120 min后開始降低,這是因為隨著酸浸時間的增加,浸出的活性Al2O3達到一定的飽和度后,已經反應生成的偏鋁酸根離子分解,從而使得浸出率下降。同時,當酸浸時間達到120 min后,Fe2O3的浸出率趨于水平,不隨酸浸時間增加而增加。因此,酸浸時間120 min為最適宜。
2.1.4 不同酸浸濃度對浸出率的影響 由圖7可知,硫酸濃度對于Al2O3、Fe2O3的浸出率的影響較大。當硫酸質量濃度在50%以下時,Al2O3、Fe2O3的浸出率受到硫酸濃度影響明顯,隨著硫酸濃度繼續增加,浸出率仍呈增加趨勢。當硫酸濃度達到50%時,浸出率增長趨勢趨于平緩。故硫酸濃度選取50%較為適宜。

圖7 硫酸濃度對Al2O3和Fe2O3浸出率的影響Fig.7 Effect of sulfuric acid concentration on leaching rates of Al2O3 and Fe2O3
2.1.5 不同酸浸溫度對浸出率的影響 由圖8可知,酸浸溫度在90 ℃以下時,對Al2O3、Fe2O3浸出率影響明顯,隨著酸浸溫度的升高而增加。當酸浸溫度提升到90 ℃后,浸出率增加趨于穩定。這是因為隨著溫度升高,溶液中離子擴散速率加快,液固相界面間的反應加劇,反應更加徹底,使得浸出率提高。故酸浸溫度選擇90 ℃較為適宜。

圖8 酸浸溫度對Al2O3和Fe2O3浸出率的影響Fig.8 Effect of acid leaching temperature on leaching rates of Al2O3 and Fe2O3
2.1.6 不同液固比對浸出率的影響 由圖9可知,Al2O3、Fe2O3的浸出率隨液固比的增加而增長。但對Al2O3浸出率影響較小,在液固比達到5∶1 mL/g之后,浸出量達到飽和,浸出率達到較大值。而Fe2O3的浸出率隨液固比增加有較為顯著提高,直到液固比為10∶1 mL/g時,趨于平緩,此時浸出率達到93%。故綜合考慮,液固比為10∶1 mL/g時,Al2O3、Fe2O3均能達到較高的浸出率。

圖9 液固比對Al2O3和Fe2O3浸出率的影響Fig.9 Effect of liquid-solid ratio on leaching rates of Al2O3 and Fe2O3
為研究反應中各因素在交互條件下,對Al2O3、Fe2O3浸出率影響的顯著性,對煅燒溫度、煅燒時間、酸浸溫度、酸浸時間、硫酸濃度、液固比,6個影響因素設計了L18(21×35)正交實驗,因素水平見表2,結果見表3。

表2 L18(21×35)正交實驗設計Table 2 Design of L18 (21 × 35)orthogonal experiment
通過表3中各因素的極差值可知,對于Al2O3的浸出率,酸浸時間的極差值最大,為主要因素,其最優水平組合為D1。影響Fe2O3浸出率的關鍵因素為酸浸時間、煅燒溫度、酸浸溫度,其他因素均為次要因素,其最優水平組合為D3C3A1。考慮影響Al2O3、Fe2O3的浸出率中,酸浸時間均為主要因素,需考慮酸浸時間對Al2O3、Fe2O3浸出率影響的不同,故選擇兩者浸出率均能達到較高水平的條件,確定酸浸時間為120 min。故確定最優工藝條件為:煅燒溫度800 ℃,煅燒時間180 min,酸浸溫度95 ℃,酸浸時間120 min,硫酸濃度40%,液固比8∶1 mL/g。

表3 正交實驗結果及極差分析Table 3 Orthogonal experiment results and range analysis
最優工藝條件下,通過EDTA絡合滴定測定Al2O3的浸出率為80.71%,Fe2O3的浸出率為85.10%。酸浸后的濾渣經沖洗、過濾、干燥后,進行XRD分析,結果見圖10。

圖10 濾渣的XRD圖Fig.10 XRD pattern of filter residue under optimal conditions
由圖10可知,相比煅燒活化后的XRD圖(圖3),氧化鐵的衍射峰消失。表明在最優條件下,殘渣中的Al2O3、Fe2O3得到有效的浸出。發現通過硫酸浸出法得到的濾渣中只有石英的衍射峰,并且二氧化硅以晶態二氧化硅形式存在。
對酸浸后的濾渣進行灰成分分析,分析結果見表4。

表4 濾渣的灰成分分析Table 4 Analysis of ash composition of filter residue
由表4可知,酸浸后濾渣SiO2含量為90.30%,Al2O3含量為4.05%,Fe2O3含量為1.19%。酸浸后的濾渣基本為晶態二氧化硅,表明預處理后的殘渣可以作為優質硅源。
研究撫順油頁巖殘渣酸浸中Al2O3、Fe2O3的浸出效果,對煅燒活化和酸浸反應中的各因素進行最優反應條件實驗,得到以下結論。
(1)研究單因素對Al2O3、Fe2O3浸出率的影響,確定各因素的最佳反應條件分別為煅燒溫度為850 ℃,煅燒時間為180 min,酸浸溫度90 ℃,酸浸時間120 min,硫酸濃度50%,液固比10∶1 mL/g。
(2)通過正交實驗分析,發現對Al2O3、Fe2O3浸出率影響最為顯著的因素是酸浸時間。綜合考慮,確定最優工藝條件為:煅燒溫度800 ℃,煅燒時間180 min,酸浸溫度95 ℃,酸浸時間120 min,硫酸濃度40%,液固比8∶1 mL/g。
(3)在最優工藝條件,Al2O3、Fe2O3浸出率分別達到80.71%和85.10%,此時濾渣中SiO2、Al2O3、Fe2O3含量分別為90.30%,4.05%,1.19%,且二氧化硅主要以晶態形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