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期間,有不少留學相關話題備受關注。一些代表的建議,不僅涉及到疫情中的特殊情況,更是為以后留學人才歸國提供更多便利。
留學生關注的問題,不外乎“出國”和“回國”兩個方面。留學機構新航道首席留學專家冉維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留學機構的角度來看,他和同行們最為關注的兩點就是后疫情時期留學生出國的措施,以及學成歸來后的諸多手續和利好政策。
如今全球各國都在加速施打疫苗,外交部長王毅提到的“春苗行動”和國際旅行健康證明給了不少準備返回海外的中國學生一顆定心丸。原本在英國倫敦就讀本科二年級的萬同學對《環球時報》記者說,自己打算暑假過后的新一學年回到英國,雖然當地官方稱屆時全民接種疫苗情況會比較理想,但他還是打算先在國內打完疫苗再去。“不知道到時候疫情會不會有所緩解,希望我在國內打過的疫苗能在讓我順利出國。”萬同學表示,將緊密關注海外對中國的疫苗證明認可。
在疫情當中,留學生歸國問題大大顯露出來,一些代表提出的建議不僅針對本次疫情,也給未來吸引留學人才回國、再現突發情況的各方面鋪了路。全國人大代表、民進中央常委、清華大學社科院教授蔡繼明提出的回國落戶建議就受到不少學生的關注。他表示,留學生申請落戶手續的兩年期限,其起始時間計算方式應該調整為從拿到畢業文憑后實際入境的日期算起,或者從留學生在入境后實際拿到畢業文憑的日期算起。冉維表示,這對于在疫情中很多畢業后回國困難、或在國內上網課很久后才拿到畢業證書的學生是很好的期待。同時,留學生通常在辦理學位證明時需滿足在海外的累計就學時間,蔡繼明也建議,在特殊時期應有特殊考慮,酌情降低對在國內遠程上課學生的要求。此外,由于留學服務中心辦理相關落戶手續時,通常需要耗費較長時間,相關建議也可以消除一些學生在特殊時期下難“湊滿”時間的焦慮。對此,正在北京遠程就讀美國研究生學位的趙同學表示,落戶問題是所有留學生回國都需要辦理的手續。“如果能得以實施,留學生就可以有充分時間完成學業,也能提前適應在國內就業,不用在畢業前最忙碌的時候就開始忙著辦手續,還要擔心疫情下讀書情況是否滿足條件。”
冉維表示,兩會中提到的中外辦學、國際學校等建議,也為未來留學生提供了新的道路。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華中師范大學教授周洪宇建議,分類吸納消化國際高中生進入國內學校的國際班就讀,盡快啟動國內國際化教育“內循環”。冉維認為,這樣國際高中生以后即便遇到疫情這樣的突發情況,也不會再有后顧之憂,保證學生都有書讀。就讀國際高中或留學的高中生,也能迅速融入到國內的教育環境中。“諸多留學措施都可以讓留學生體會到回國發展的好處,凸顯我國成功控制疫情,吸引更多優秀人才。”▲
(張雪婷)
環球時報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