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剩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并在各個行業中得到普遍的應用。將信息技術應用到校園建設中,全面推動校園網的建設和應用,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加強教學管理等有顯著的優勢。文章立足高中校園網,對其建設和應用的現狀進行了詳細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高中;校園網;建設;應用;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09-007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9.035
自從2012年“互聯網+”的理念被提出來,并在各個行業中都有了深入的推進,給各個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當“互聯網+”這一理念遇上教育的時候,對傳統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等帶來了嚴重的沖擊。在這一背景下,要想真正將互聯網與教育深度融合到一起,必須借助現代的IT技術,建設校園網絡,從硬件上、軟件上保障其與“互聯網+教育”背景下的教育需求相適應。
一、校園網內涵分析
校園網也是一種寬帶多媒體網絡,主要是為學校的師生提供一種教學、教務、教研、綜合信息服務。具體來說,校園網主要是為教學、教務、教研、學校行政管理、總務后勤管理等提供的一種先進的計算機網絡環境。必須要給其提供一個具有交互功能、資源庫強大的局域網絡平臺,例如多媒體教室、多媒體教學軟件開發平臺、教師備課系統、師生交流平臺以及教學、考試資料庫、電子閱覽室等。因此,在建設校園網的時候,網絡必須具備教學、教務、教研、學校行政管理、總務后勤管理等功能。
結合校園網的定義和內涵,不難看出校園網就是學校集教育、教學、教務、教研、學校行政管理、總務后勤管理等為一體的網絡環境,并將各種資源進行匯總、共享,實現信息交流、協同工作等。具體來說,其基本的功能主要包括:(1)借助校園網可實現學校的行政管理、總務后勤等,提供一定的基礎數據、傳播手段、網絡環境等,實現管理和辦公的自動化;(2)借助校園網,可充分利用視頻點播技術等,給學生提供一種全新的學習模式,以滿足素質教育下的教學需求;(3)校園網為學校的各項教育活動,如集體備課、課件制作、課堂教學、課后輔導、成績統計等各個方面,提供良好的網絡平臺;(4)通過校園網可以將學校的教育、教學、思想品德養成教育等相關的數據信息等進行收集、存儲、處理、傳輸等,進而使其更好地為校園綜合教育提供服務;(5)學校教師可以借助校園網絡為自己的教育研究工作收集、檢索相關的資料,同時也給教師提供了一個交流教學成果的平臺[1]。
二、校園網建設和應用的必要性分析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全面加強校園網的建設和應用已經成為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集中體現在:(1)加強校園網建設和應用,是實現學校高效管理的需求。通過校園網的建設和應用,對行政辦公部門來說,可對日常辦公、人事、黨務等方面實行網絡對接,實現日常辦公的電子化、高效化。同時,校園網絡也可以為學校門禁系統和電子考勤系統提供技術支持。(2)加強校園網的建設和應用,實現師生之間“零距離”的在線交流。在傳統的校園管理中,師生間只有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和互動,在課堂以外,師生間的交流時間和機會較少。校園網的建設和應用,為師生間的溝通和交流提供了在線平臺,突破了空間的限制,真正實現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全天候無障礙交流;(3)有助于實現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難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而校園網的應用不僅拓展了學生的課外學習需求,也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真正實現了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2]。
三、高中校園網建設與應用現狀分析
(一)校園網建設觀念陳舊,應用意識比較淡薄
目前,雖然已經步入網絡時代,網絡交流已經成為最重要的方式。但部分高中學校的領導者認為校園網可有可無,認為校園網建設與學校的管理和教育教學等工作并沒有直接的關系。在這種觀念下,高中學校在進行校園網建設時,對其投資的力度不夠,使資金成為校園網建設最大的障礙。另一方面,部分高中學校在進行校園網建設時,常將其等同于硬件設施購買,認為只有購買了相關的硬件設備,就實現了校園網絡系統的構建,嚴重制約了校園網的建設和應用。
(二)建設目的不清晰
目前,對高中校園網建設的目的還存在明顯的認識誤區:學校領導人對校園網建設的目的還存在明顯不清楚的現象;高中學校在進行校園網建設時,由于缺乏一定的理論知識、實踐調查等,對校園網的作用、技術支持、服務對象定位、效益發揮等問題依然會存在認識不夠清晰的問題。雖然多數高中已經將校園網作為重點建設的項目,但是在對其進行應用時,依然將其定位在辦公自動化的簡單應用中。還有的學校只是將校園網作為一個為學校教務、教研、德育、學校機構設置、校園風景等宣傳的網站。
(三)應用率極低
在高中校園網建設和應用中,部分學校片面地認為校園網僅僅適用于學校的日常教學管理,甚至片面地認為校園網就是給外界提供一個了解本校的開放性網站,并未對校園網應用的重要性進行充分認識。部分教師和學校的管理者并未意識到校園網給自己的工作帶來的重要性、便利性,不知道如何有效利用校園網。
(四)校園網安裝硬件設施比較差,缺乏相關的管理人才
高中學校在建設校園網時,必須投入大量的資金為其提供優質的硬件設施,但對于多數高中學校來說,這仍是一個很大的重擔。因此,很多高中學校沒有能力購買優良的硬件設施,以至于無法建立良好的網絡系統,嚴重阻礙了校園網的有效利用;另外,高中學校在建設校園網時,缺乏相應的專業技術人員,雖然計算機教師多,但真正懂計算機網絡的人才卻沒有,嚴重制約了高中校園網的應用。
三、高中校園網建設與應用對策分析
(一)轉變校園網建設觀念,對其進行充分利用
高中在進行校園網建設和應用的時候,首先應更新校園網建設的觀念,要明確校園網建設不僅僅是安裝硬件設施、建設校園網站、發布校園網頁等,必須要用心建設校園網絡,使其真正成為能夠服務于教師教學工作、學校教務管理、學生管理、行政管理和總務后勤管理工作等,使高中的所有師生均可以通過校園網絡實現自身的學習。
(二)加強投資完善硬件設施,培養相關建設和管理人才
一方面,為了保障高中校園網建設和應用的價值,首先要加強相關的資金投入力度,相關部門應給高中學校提供完善的硬件設施,給高中校園網建設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持。另一方面,還要加強相關人才的培養。在高中校園網建設和應用的過程中,專業素質的人才是最為重要的環節。面對高中校園網建設和應用,必須要建設一支知識全面、技術過硬的高素質網絡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在日常工作中能夠對校園網的相關硬件設備、軟件系統等進行維護和保養,以保障校園網順利、正常運轉。另外,就高中學校的教師來說,還要不斷提升自身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水平、與時俱進的教育思想等,充分發揮校園網在高中教學中的優勢。
(三)全面加強校園網的建設
高中學校在進行校園網建設和應用時,不僅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還要對校園網的建設進行全面的規劃,切實做到不從眾、不盲目,充分結合學校的現有資源,全面加強校園網的建設工作。在加強校園網建設時,應遵循五個原則。
1.系統性。校園網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無論是網絡的規劃、設計,還是硬件和軟件建設,以及網絡的使用和擴充等,都必須以系統化的眼光看待,切實從長遠的角度出發,體現出整體的有效性。
2.先進性。主要指在進行校園網建設時,必須要采用先進的設計思想、科學合理的網絡結構、成熟適用的開發工具等,確保選擇的網絡技術成熟、標準統一,確保其符合國際標準。
3.開放性。在高中校園網建設時,采用開放技術、開放結構、開放系統等進行組建,全面加強網絡的維護、擴展等,實現與外界信息的溝通。
4.靈活性。在建設校園網時,應充分借助積木式模塊進行組合和優化設計,使得整個系統配置更加靈活,以更好地滿足校園網建設的整體性原則。
5.可靠性。在校園網建設時,應保證其具備容錯功能,管理、維護方便,在對網絡進行設計、選型、安裝和調試的各個環節,必須要對其進行統一的規劃、分析等,以保障系統運行可靠。
(四)完善教育教學信息資源庫、發揮其教學功能
高中校園網要發揮其教育教學的功能,還要加強其基礎教育教學資源庫的建設。為了保障校園網應用效果,充分發揮其教育教學功能,必須加強教育教學資源信息庫的建設,給學生構建一個理想的平臺,進而保障各種教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在加強信息資源庫建設時,一方面要加強小資源庫的建設,學校可自行進行建設;另一方面可采用大資源庫建設,由幾個學校共同建設。在教育教學信息資源庫建設完成之后,還必須要結合教育教學的實踐,對校園網的教育教學功能進行充分應用,真正實現教學平臺、教學思想的轉變,實現以書本知識為主體、學生為中心的新型教學模式,構建一個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努力推動教育教學活動的轉變。
綜上所述,在信息技術背景下,全面加強校園網建設,實現課堂教學、教育管理的現代化,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但是高中在進行校園網建設的時候,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依然存在諸多問題,嚴重制約了校園網建設的質量。因此,必須要立足當前高中校園網建設和應用的現狀,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不斷加強高中校園網建設,使其更好地為學校的教育教學、教務管理、學生管理、行政管理和總務后勤管理工作提供服務。
參考文獻:
[1]劉紅濤.探究高中校園網絡安全和維護策略[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9(10):214.
[2]賈海峰.高中校園網絡安全問題及應對措施[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8(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