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惠儒
[摘? ? 要] 文章以武漢市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為案例研究,吸取傳染性疫情下應急物流的相關經驗,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分析,提出傳染性疫情下的應急物流對策。研究結果表明,對各項應急物資按重要性、時效性程度及運輸需求指標劃分,針對不同類型的應急物資提出合適的運輸方式,可滿足疫區各項物資要求及供應,并提出了其他相關建議。
[關鍵詞] 傳染性疫情;應急物流;無接觸配送
0? ? ? 前? ? 言
自然突發狀況時刻存在,歷史上地震災害、泥石流、非戰爭軍事行動等情況時常發生。突發狀況時,物資能否安全準時地送達目的地,成為一種考驗。當應急狀況發生時,常常伴隨著因為人為決策道路封鎖或因道路受損而被動封路的情況。此種應急狀況下的物流不同于常規物流,有著極大的特殊性,是對物流運輸的極大考驗。疫情作為一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需要特殊的應急措施,且不同于地震、災害、泥石流或其他情形,如非戰爭軍事沖突的應急情形。疫情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易于傳染,且目前醫學界尚未研發出特效藥,因此,需要民眾積極配合,避免直接接觸,做好隔離措施,全員做好防護工作。
應急狀況發生時,當地民眾對特定物資有著極大的數量及運輸時效需求,主要集中在醫療藥品、醫療器械、食品及其他日常生活必需品等。部分物品如醫療藥品、生鮮肉奶等食品,需要全程冷鏈運輸,且不同物資的適宜冷藏溫度也并不完全相同。以血漿、疫苗為例,絕大多數疫苗的適宜保存溫度是2~8℃,一旦脫溫會造成藥效喪失。此外,肉類則需要冷凍儲運,牛奶等其他生鮮適宜冷藏儲運。在武漢暴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以下稱為新冠肺炎),由于其具有“人傳人”的特點,使得物資運輸及保障供應難度加大。導致“人傳人”的傳播途徑包括:飛沫傳播、氣溶膠傳播、接觸傳播、糞口傳播等,若沒有做好防護措施,極易在人員之間相互傳播。新冠肺炎在全球多個國家蔓延開來,2020年10月9日,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新增350 766例,創下了當時全球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量最高水平。
新冠肺炎暴發初期,發生疫情最嚴重的城市是武漢市,因此本文以武漢抗疫為案例進行研究。2020年1月23日,武漢市政府做出封城的決定。對于因傳染性疫情暴發而封城的城市 ,特別是物資不能完全自給自足的城市,物資的及時供應與暢通運輸是維持城市日常運轉工作的重中之重。
1? ? ? 疫情下的應急物流需求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頒布了《應急保障物資分類及產品目錄》,把應急物資按用途分為防護用品、生命救助、生命支持、救援運載、臨時食宿、污染清理、動力燃料、工程設備、器材工具、照明設備、通訊廣播、交通運輸、工程材料等13類、59小類、237種物資。
武漢市人口基數大,常住人口有一千多萬。病毒傳染暴發期間,全市對各類醫療救助類及防護類物資需求巨大。傳染性病毒暴發時,市民全部在家封閉隔離,附近的農作物成熟后農民也不敢去收割采摘。同時省內車輛限行,導致湖北省內的物資難以流通,給采摘、流通、運輸、交易等各個環節都帶來了很大的問題。出入省的車輛更是嚴格地限制,省外的抗疫物資只有經相關部門的統一調度下才能允許進入。
1.1? ?應急物資需求及分類
傳染性疫情暴發的城市對于應急物資有著極大的需求,主要包括防護用品、生命救助、生命支持、救援運載類物資。其中,防護用品類簡要包含:口罩、眼罩、手套、防護服、消毒液、體溫計、核酸檢測試劑盒、紫外線殺毒儀等。生命救助類簡要包含:新冠肺炎治愈者血漿、各類所需藥品等。生命支持類簡要包含:ECMO體外循環機、呼吸機等。生活物資類簡要包含:蔬菜、肉類、蛋奶、糧油、水果等食品物資及其他生活所需物資等。救援運載類簡要包含:負壓救護車、冷藏箱等。
1.2? ?應急物資運力需求
為將上述應急物流及時送達武漢各需求點,需要運力部分積極配合。其中,負壓救護車等大型醫療設備需要通過拖車、甩掛車、大型廂式貨車等運輸工具運載。生命救助及生活物資類的部分物資需要冷鏈車、冷藏箱等設施設備保證全程冷鏈運輸。其余各類應急救援物資,可通過常規的多種運輸方式完成,如陸運、空運、鐵路運輸等,運力需求為常規的物資運輸運力需求。
1.3? ?應急物資運輸時效要求
考慮到救援物資與疫區人民的生存密切相關,武漢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之所以最終能得到有效控制,離不開各類應急物資及時、順暢地運輸時效。醫療藥品向來是救命所需,十萬火急。由于大量的醫護人員需要經常與病人接觸,在武漢疫情暴發的早期,各類防護用品物資極度短缺,給醫護人員的工作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因此,各類醫療藥品、防護用品能及時快速送達是物資運輸的重點。
2? ? ? 疫情下的應急物流問題描述
在應急物流供應方面,此次武漢疫情期間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主要包括:物資相對短缺,部分物資未能及時到達目的地城市以及物資到達目的地城市后的定向派發問題。具體問題描述如下。
2.1? ?司機隔離措施降低運輸效率
司機進入湖北省運輸完物資后需要隔離14天,這就需要更多的運輸司機來補充,造成運力資源緊張。因此,司機運輸完物資后隔離14天給整體物流運輸調度增加了難度。
2.2? ?物資無接觸配送成難題
疫情暴發早期,順豐、京東等民營快遞企業采取物資到達疫情城市后,采取放入豐巢等快遞自取柜的方式,此方式避免了快遞員與物資收件人員的直接接觸,但疫情期間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一是快遞柜數量有限,同時有顯著的重量限制,只適合小件運輸,一般不適于幾十公斤以上的物資,因此只能解決小部分的快件送達問題;二是仍需快遞員將快遞包裹手動放置于快遞柜中,快遞柜一般分布于小區及社區等人群密集的地區。武漢作為九省通衢的省會城市,人員密集,快件包裹數量多,快遞網點派件班次較多,快遞員頻繁人工投送快遞,存在較大的風險隱患。
2.3? ?應急物資倉配環節滯后
疫情期間,由于專業從事應急物資分發處理的紅十字會等缺乏應對經驗,從物資的分配上,初期在社會輿論上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由于物資分配不均勻、信息不公開透明、物資信息登記錯誤、物資發放不及時、隨意領取等問題,備受社會及媒體的監督和指責。最后由九州通醫藥集團旗下的醫藥物流公司接管,協助紅十字會進行倉儲運輸管理,兩小時內即完成了物資的入庫和分發工作。
醫藥物資能否及時準確發放,關系到病患及醫療人員的生命安全,責任及意義都極其重大,重要醫療物資能否及時發放更關乎城市能多久打贏這場疫情攻堅戰。物資發放是否公平準確,是否是捐贈人指定的受贈醫院、人員等更加關乎捐贈人的初心及意愿,在如今網絡媒體及各類自媒體都極其發達的時代,個人的聲音通過網絡放大傳播,同樣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及關注度。
3? ? ? 傳染疫情下應急物資運輸方案
綜合前述的各項問題,為了解決傳染性疫情下應急物流物資的時效要求、運輸需求與倉配問題,可以通過對各類救援物品按不同的考慮指標進行分類,以確定合理的運輸方式,使保障物資能夠在有效的時間內順利到達疫情現場,同時兼顧經濟性與社會效應。
3.1? ?疫情下應急物資分類指標
我們針對此次疫情建立了相應的應急物資分類指標體系。其中,一級指標包括:時效性、重要程度、運輸方式。其中時效性指標分為非常緊急、緊急與一般緊急;重要性指標分為十分重要、一般重要、不重要;運輸方式指標分為普適運輸條件與特殊運輸條件。
普適運輸條件是常見的物流運輸形式,指物資采用合理的包裝能適用于各種不同類型的運輸方式與運輸條件,在運輸及配送過程中無須特別對待、特殊處理。特殊運輸條件主要考慮以下三種情況:冷鏈運輸指物資需溫控而要采取全程冷鏈運輸,需要冷鏈車、溫控箱等。整車運輸或拖車運輸適用于物資重量較重或體積較大,需整車、特形車或拖車運輸等。易碎物資運輸則要求物資在運輸途中上方不得疊放重物、同時不得高空拋物等。
3.2? ?疫情下應急物資運輸方式選擇
根據應急物資分類指標,可以對不同物資選擇合理的運輸方式,具體思路為:在武漢市區內用無人機、無人車送貨,可以有效避免送貨人與收貨人之間的直接接觸,實現無接觸配送;運輸司機盡量避免與疫區接觸,免去不必要的隔離;為滿足需特殊運輸的應急物資需求,如運輸負壓救護車等大型醫療設備,需要集結社會上各類社會組織與民營物流企業資源,盡可能儲備足夠的運力資源。按應急物資指標劃分的具體運輸方案如下:
(1)時效緊急且有冷鏈運輸需求的重要救援物資,如藥品、疫苗、血漿等,十分重要、緊急程度高且全程需要冷鏈運輸,適宜采取的運輸方式為冷鏈箱包裝的航空運輸,必要時可采用直升機運輸。
(2)時效緊急有整車運輸、拖車運輸的重要救援物資,如負壓救護車等。應充分發動社會各組織與民營企業的參與,儲備好相應的運力資源與人力資源,提前做好人員培訓等,保障此類救援物資能快速有效地到達疫區需求城市。
(3)時效緊急且有易碎保護運輸需求的重要救援物資,如各類醫療精密儀器、易碎材質制成的相關物資等。此類物資在運輸途中由于包裝或運輸不當會造成儀器失靈或物資損毀,造成經濟損失的同時會給抗疫救援帶來困難。此類物資首先需要有相應的防震包裝;其次在運輸途中選擇平坦的路面運輸,禁止高處疊放、禁止高空拋物、搬卸過程中注意輕拿輕放,同時在運輸途中盡量避免轉運,以減少轉運過程途中由于裝卸車可能造成的物資位移及損壞。
(4)時效緊急,運輸方式無特殊要求的重要救援物資,如防護服、口罩等,無須冷鏈運輸,也無須特殊包裝與其他特殊加固處理,則可以視緊急程度選擇常規的物流運輸方式。此類物品在時效特別緊急時可采用直升機空投方式,能使需求醫療點在第一時間收到緊急物資,在最大程度上保障醫護及群眾的生命安全。從社會經濟效益層面上來說:空投的方式無須像傳統物流形式一樣需要人員將物資從物流末端網點配送到需求點或客戶端,無須物資末端配送人員的參與,同時無須擔心高空投放對物資造成的損害,方便快捷而且高效,是一種新型的能在最大程度保障救援物資時效性的同時做到無接觸配送的物流運輸方式。
(5)時效非特別緊急,且運輸上有冷鏈運輸的一般救援物資,如疫區居民所需的生活物資:蔬菜、牛奶、肉類等。此類生鮮物資視不同的儲存特性,物資運輸途中,適宜的溫度也不同,如:肉類需要冷凍,而牛奶蔬菜等則需要低溫環境運輸。此類物資可選用常規冷鏈運輸的形式:冷藏車進行運輸加溫控箱進行配送。
(6)時效非特別緊急,且運輸方式上無特殊要求的一般救援物資,如疫區居民所需的各類生活物資、醫療物資補給等,則可采用現有的物流網絡、常規物流配送輸方式。
4? ? ? 解決方案及其他建議
(1)在醫院等醫療場所全面鋪開快遞柜。當疫情發生時,醫療等醫療場所將會成為應急物資的高需求點,而醫療場所因為大量收治疫情感染人員,也會成為應急物資配送環節的重點、難點。全面鋪開快遞柜,能發揮快遞柜無接觸配送的優勢,保障物資配送人員的健康安全。同時在可能暴發傳染性疫情的區域,提前鋪設快遞柜,方便客戶自行取件。
(2)在疫情較為嚴重的區域,采用多式聯運的方式,在疫區與非疫區地帶設置緩沖區域接駁運輸。疫區專設接駁司機在緩沖區域接受來自非疫區的物資,代替非疫區司機完成疫區的運輸任務。設置交貨緩沖期,同時安排疫區司機接駁運輸,通過接駁運輸形式使物資運輸司機不必進入疫區,以最大程度保障運輸應急物資的司機數量,使應急物資運輸任務合理、有效、順暢地運行。
(3)建立健全應急物資信息管理系統。建立公共應急物資管理信息系統,為每份應急物資安排唯一的條形碼編號,或運用二維碼、RFID等技術。應急物資的可識別標識應包含寄件人或捐贈人姓名、聯系方式、地址、寄件人日期、應急物資名稱、數量、價值、收件方單位、姓名、聯系方式等各項信息。應急物資從收貨開始,到運輸、中轉、分發、配送等各項環節,路由信息都應能同步更新到公共的應急物資管理信息系統平臺。能保證信息的公開透明,很大程度上杜絕物資分配不均、物資分發時效滯后等不利因素。
(4)合理開發與運用多種形式的應急物資運輸形式,積極啟用新型的運輸方式 。如“直升機空運+空投”的形式,不僅能最大限度地保證時效,同時屬于安全有效無接觸配送。在考慮救治病人生命重于一切的原則下,應有條件有原則地多加使用空投形式運送物資。
廣泛使用其他形式的應急物資運輸方式,如:無人機配送、無人車配送、管道運輸形式等,盡可能代替末端配送人員的工作,最大可能地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綜合考慮各種運輸形式的特點,相關部門與社會機構可以未雨綢繆,提前對應急物資可能的運輸形式進行合理布局與運用,以確保應急物資的順暢運輸配送。
主要參考文獻
[1]Hongman Wang,Renfei Xu,Xiong Zijie,et al.Research on the Optimized Dispatch and Transportation Scheme for Emergency Logistics[J].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2018,129:208-214.
[2]徐東.復盤思考迎接大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物流啟示[N].現代物流報,2020-02-24.
[3]鄒江,陳俞佳.軍民融合式應急物流體系構建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9(33):49-54.
[4]魏際剛.提升應急物資保障能力,完善應急物資保障體系[N].經濟參考報,2020-03-10.
[5]王冠.震后初期應急物資調配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9.
[6]趙長明.公安機關應急處理突發重大傳染病疫情的角色定位、現實困境與實踐追求——基于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應急處理的視角[J].公安學刊:浙江警察學院學報,2020(2):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