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微巍 郭宇航
【摘要】當前,全球人口老齡化問題不斷加劇。我國老年人口基數大,老齡化形勢嚴峻,推進養老服務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迫在眉睫。我國養老消費呈現出消費需求不斷增加、消費能力加快提升、消費環境加速升級、消費模式日趨多元等良好發展態勢,同時也面臨著管理機制缺位、專業人才匱乏等問題和發展瓶頸。應完善體制機制,健全可持續發展體系;提升消費環境,構建放心消費體系;優化供需結構,催生高質量業態體系;培育專業人才,完善職業發展體系,推進養老消費提質增效、提檔升級。
【關鍵詞】養老消費? 老齡化? 養老服務? 養老產業
【中圖分類號】F840. 67?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0.24.014
當前,全球人口老齡化問題不斷加劇,我國人口老齡化增速已位列全球第一。在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養老服務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尤為重要,直接關系億萬民眾的福祉。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要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明確提出要“健全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充分發展、醫養有機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多渠道、多領域擴大適老產品和服務供給,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這一戰略導向的提出,為我國養老消費發展提供了深層次動力,也為我國養老消費發展指明了方向。加快發展養老消費產業,不僅能夠滿足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養老需求,也將在很大程度上促進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我國養老消費的發展現狀
人口老齡化帶來養老消費需求增加。截至2018年底,我國60歲以上的人口達到24949萬人,占比為17.9%,65歲及以上人口達到16658萬人,占比為11.9%。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最新發布的《2019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我國65歲以上人口數量已經達到1.76億,與2018年相比新增945萬。另外,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發布的《中國發展報告2020: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和政策》顯示,2035年到2050年將是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高峰階段,2050年我國65歲以上人口數量將達到3.80億,占到全國總人口的三成,其中60歲以上人口數量將逼近5億,占全國總人口比例將超過三分之一,人口老齡化的增長速度將達到同期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在此背景下,傳統的“養兒防老”模式將難以維系,養老消費的環境將發生較大改變,消費需求將進一步增大。
經濟高速發展推動養老消費能力提升。隨著近年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老年人群體積累了一定的財富,擁有了一定的物質消費基礎,養老消費能力有所提高。目前,我國老年人在養老消費層面表現出較為鮮明的資產養老趨勢,其資產一方面來自市場經濟轉型過程中的房產收益;另一方面來自存款、股票等財富收益,這為養老消費能力提升提供了基礎和動力。[1]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中國養老產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指出,中產階級人數增加,人均收入增加,養老消費能力有效提高,我國未來對高品質養老消費的需求也會進一步增強,部分發達地區已經開始進軍“智能養老”。
養老制度完善推動養老消費環境升級。近年來,我國逐步建立起從中央到到地方的協同養老服務政策體系,實現了養老的制度化發展。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2018~2020年)》指出,要針對養老領域建立養老機構分類管理制度,取消養老機構設立許可,推動醫養結合等,推進養老機構服務標準體系建設,以養老消費為帶動推進養老事業加快發展。2019年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要求進一步優化養老服務供給結構,充分釋放養老服務消費潛力,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的養老需求。同年,民政部印發《關于進一步擴大養老服務供給促進養老服務消費的實施意見》,再次提出要擴大養老服務供給,繁榮老年用品市場,加強養老服務消費支撐保障,培育養老服務消費新業態,優化營商、消費環境,為養老服務業發展和養老消費環境升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
養老需求多樣化推動養老消費模式多元化。截至2018年底,我國失能、半失能老人達到4400萬人,老年人對保健品、醫藥用品等老齡用品的消費和照護服務的需求也相應增加。[2]同時,隨著近年來網絡消費的盛行,“銀發族”也成為網購主力軍,老年群體更傾向于進行線上消費。旅游消費逐漸成為老年人的主要消費領域之一,每年老年旅游人數占全國總旅游人數的兩成以上。與此同時,養老模式也日益多樣化,逐步形成了居家養老、社區式居家養老、機構養老、CCRC照料社區(復合式老年社區養老)、金融機制養老、鄉村養老、房車旅居養老等并存的多樣化養老模式。在諸多養老模式的交互作用下,養老消費的多元化需求進一步增加。
我國養老消費面臨的問題
養老消費保障和管理機制缺位。一是養老服務消費市場協調發展管理機制缺位。在國家層面,國家養老產業的發展規劃由全國老齡辦牽頭制定,但從地方來看,各省市老齡辦多下設于民政部門,多數職能由民政部門代行,缺乏獨立的職能管理部門。二是養老服務消費市場資源整合機制缺位?,F階段,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事業的模式未能充分落實,普遍存在著企業準入審批難、融資貸款難,中介組織發展不力,外部資源吸納不足的現象和困境。三是養老服務消費保障約束機制缺位?,F階段,與養老消費相關的激勵機制、自我約束機制和第三方評價機制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尚未充分發揮有效作用。
養老消費環境制約養老消費發展。一是老年人普遍存在“不愿消費”的情況。受傳統思維影響,部分老年人主動為自己消費的意識尚未形成,普遍存在著“重積蓄、輕消費,重子女、輕自己”的陳舊消費觀念,家庭養老模式依然占據主導地位。二是老年人面臨“無處消費”的困境。我國養老產業發展還不成熟,很多養老服務企業在規?;?、連鎖化發展等層面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導致養老服務用品及相關產品的品牌建設水平偏低。盡管我國老年用品市場發展的起步較早,但在市場規模上卻存在分布分散、領域狹窄、管理不規范等問題,現階段市場中為老年人提供的養老服務產品無法滿足實際需求。同時,養老金融消費市場有待規范,養老金融產品單一問題突出,保險、儲蓄仍是占據主導地位的養老金融產品,其他領域產品較少涉及。三是老年人“不敢消費”現象較為突出。近年來,養老消費詐騙事件屢見不鮮,諸如近期央視曝光的“老媽樂”,主打“消費養老”概念,實則為養老消費騙局,通過非法吸收老年人資金,造成老年人直接經濟損失,安全養老消費環境亟待構建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