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 馮勁博
矛盾糾紛共發生1537起,同比下降16%;接報警情4464起,同比下降2%……這是萬州區公安局紅光派出所2020年1月~11月交出的“成績單”,矛盾糾紛和警情實現連續三年下降。與此同時,轄區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的“雙提升”,已然是一方社會治理的典范、平安和諧的綠洲。
這“兩降兩升”的背后,是紅光派出所始終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全所上下戮力同心、砥礪前行,大力開展風險隱患排查和矛盾糾紛化解,全力維護社會面持續穩定的結果。
排查在前,化解為主——矛盾糾紛連續三年下降
茶莊印象小區居民涂某患有嚴重睡眠障礙,樓上稍有響動他就徹夜難眠。長期睡眠質量不好導致他情緒焦躁,甚至用長桿伸出窗外擊打樓上住戶窗戶玻璃。兩家的矛盾一觸即發。
社區民警孟蓉蓉排查到這一情況后,立即分別到涂某和樓上住戶家里做工作,引導樓上住戶把家里的桌子板凳和涂某臥室對應的房間地面都包上靜音棉;又對涂某的過激行為進行批評教育,說明樓上住戶采取的措施。涂某和家人深受觸動,專門到樓上鄰居家道歉。至此,這起鄰里間矛盾被成功化解。
緣何能快速、及時、精準地排查出矛盾糾紛?“我們堅持‘四時風險隱患排查機制,堅持抓早、抓小、抓苗頭。”所長唐毅一語道出其中的奧秘。
所謂“四時”機制,即社區民警時時排查,及時化解、消除;分管所領導每月定時研判,制定應對措施;所主要領導每季度定時研判,全面篩查矛盾存量,分析工作短板,確定下一步工作重點;適時推送,不屬于公安機關解決的矛盾糾紛及時推送給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并及時協調配合相關部門共同化解、消除矛盾糾紛和風險隱患。
依托這一機制,紅光派出所變排查工作由以往的被動排查為主動出擊,對矛盾糾紛進行滾動式、無縫隙、全覆蓋排查,切實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大事不出轄區。
針對矛盾糾紛,既要提前排查,更要及時化解。2020年以來,紅光派出所圍繞經濟糾紛、家庭糾紛、民生矛盾等重點,有效依托社區警務室、律師駐所調解室等警務平臺,大力開展矛盾糾紛化解,有效預防“民轉刑”案件發生。
萬二村村民謝某與陳某因往年矛盾積怨較深,互不來往,相互仇視。2020年3月,雙方因瑣事再次發生糾紛,謝某揚言要“以死相拼”。掌握到這一情況,紅光派出所所領導、社區民警、駐所律師調解室工作人員、村干部分別找當事雙方做法治宣講及司法解釋工作,雙方最終達成和解。
堅持關口前移,強化源頭治理,把各類矛盾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提高調解效率,是紅光派出所在矛盾化解工作中積攢下的寶貴經驗。
打防結合,群防群治——警情和發案率均逐年下降
“警察、律師同志,你們來說說這個事情怎么解決!”
“對,你們從法律的角度來說一說?!?/p>
……
一天,幾位居民爭吵著走進了紅光派出所,要民警和駐所律師給他們評評理。原來,這幾個人是轄區某小區門對門的鄰居。因門外放有滅火器箱,雙方為方便自己開門,都有意無意將滅火器箱往對方門前移動一點,為此發生口角,滋生了矛盾。民警和駐所律師當即對雙方進行勸說,又協調物業對滅火器箱的位置進行進一步規范,終于讓雙方達成和解。
“這看似一件小事情,但也說明轄區居民法治意識的提升?!碧埔阏f,在以往,雙方很有可能就是打電話報警,甚至衍生出更嚴重的事件。如今,大家都知道前來尋求調解,既減少了警情,節約了警務資源,也避免了事態擴大。
為防范在先、發現在早、處置在小,減少發案量,紅光派出所在做精做實公安主業的基礎上,通過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引導居民意識轉變,通過發動社會力量優化治安管理,不斷增強群眾安全感。
2020年以來,紅光派出所緊緊圍繞“黃賭毒”“盜搶騙”“食藥環”等熱點難點問題,堅持打防結合,全面加強轄區社會面巡防工作,在重要敏感節點均按要求啟動加強巡邏勤務等級,通過屯警街面、動中備勤、視頻巡邏等方式,提高高筍塘商圈、和平廣場、國本路、復興路等4個重點街區,萬州第二高級中學、國本路中(?。W、雞公嶺小學等7所學校,以及黨政機關、汽車站、加油站、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的巡邏值守頻率,保持高壓震懾態勢,不斷織密社會“安全網”。
“網”織密了,“警”見多了,這樣一來,無論是路上的行人還是臨街的商戶,臉上都流露出發自內心的放心與滿意。
創新機制,延伸服務——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持續提升
為轄區居民時刻感受到“警察在你身邊”的溫度,紅光派出所不斷延伸服務觸角,創新服務機制,把最大的便利送到百姓身邊。
小李、小冉、小向之前因出現精神障礙癥狀,來到萬州社會福利院住院部接受治療。可是,三人的身份證陸續過期,在享受國家相關政策方面多有不便。因為病情,三人一時無法前往派出所補辦身份證,家人很是著急。紅光派出所得知這一情況后,2020年7月28日,戶籍民警姚艷琴、社區民警陳慶提著身份證信息采集設備,走進萬州社會福利院,為三人補辦好身份證件。
孤寡老人賀澤福的雙目失明,平時生活諸多不便。社區民警周桂秋在走訪中得知這一情況后,主動上門陪老人聊天、談心,給他提供幫助,兩人親如一家人。如今,社區居民都曉得賀澤福有一個當警察的“女兒”。
這只是紅光派出所創新服務機制,最大限度便民利民的冰山一角。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民警的一舉一動,無不彰顯著紅光派出所細致入微的服務宗旨和民生情懷。
在服務工作中,紅光派出所下大氣力前移服務陣地、拓展服務領域、提高服務質量,切實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全面提升群眾滿意度。一方面,堅持優化窗口建設提升服務效能。按照“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務”原則,最大限度地簡化辦事程序,縮短辦事周期,減少辦事環節,堅持一次性告知、預約服務、上門服務、延時下班、周末上班等服務措施。另一方面,強化職能職責服務轄區群眾。嚴格落實市公安局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服務學校、服務旅游發展和區公安局便民利民60條措施等,堅持為民營企業排憂解難,堅持每學期到轄區學校上法制課和辦法制展覽,堅持每日上學放學高峰期實行專人值守、周邊巡邏。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紅光派出所秉承“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理念,堅持和發展既有做法,不斷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為維護轄區持續穩定,守護一方平安綻放出一束獨有的“紅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