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很多的便利,計算機技術也得到了各行業各領域的廣泛應用。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給企業的發展帶來挑戰的同時,也讓企業迎來了新的改革契機。因此,企業應該把握住機遇,通過信息技術手段開展會計管理工作,不斷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針對于企業內部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法。本文根據會計信息化環境下企業內部控制的概念和特征,分析了企業內部控制現狀,并提出了會計信息化環境下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會計信息化環境;內部控制
1.會計信息化環境下企業內部控制優勢和特征
1.1會計信息化內部控制的優勢
會計信息化管理和傳統的會計管理模式相比,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會計信息化是將傳統會計管理模式和信息技術結合的現代化管理模式,將會計管理工作全面融入到信息化管理流程當中,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對數據和信息進行管理,進而實現會計信息系統的建立和完善。同時,會計信息化具有開放性的特點,通過數據資源在網絡平臺的開放與共享,利用數據處理技術將所有信息匯總起來,提升信息的快速收集和傳遞性。另外,會計信息化還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在信息處理的過程中,達到了多種形式和渠道的目標,無論是對外還是對內提供的信息收集和處理都是多元化的。
1.2會計信息化內部控制的特征
首先,控制企業的內部風險,加強對企業內部的管理,由企業內部的管理人員和財務人員共同落實企業內部管理、企業經營目標以及風險評估工作等。在會計信息化環境下,企業內部的所有管理方式和手段等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企業對內部控制的方向進行了全方位的把控,通過信息化技術處理會計數據和信息,在做好財務管理的前提下,通過數字化處理技術完善會計數據報表,進而提升了會計數據的準確性。其次,會計信息化環境下內部控制流程更加的合理,在相關軟件程序的支持下,財務人員處理數據的流程和模式更加的科學,將內部控制工作由傳統的人工管理轉化為了信息化管理,在減輕人員工作負擔的同時,提升了會計數據處理效率。
2.會計信息化對企業內部控制的問題
2.1業內控與會計信息化的意識較為薄弱
企業內部還存在對于內部控制工作的誤解,單一的認為內控就等于成本管控,而實現內控的有效途徑只需要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進行約束即可。然而這種片面的思想,沒有充分結合會計信息化進行系統綜合分析,將會導致在會計信息化環境下,內控的工作不能有效的開展,不能整合企業內部資源,實現全流程化的信息化管理,從而降低各環節的成本。因此需要企業內部進行管控時,強化會計信息化意識,促進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有效實行。
2.2會計信息化增加實際操作中的風險
信息化技術與設備是信息化環境中不可或缺的關鍵,利用設備進行財會與業務的處理,制定相關程序進行業務處理與審批,避免了手工單據的填寫與輸入,這也就意味著信息系統的開發需要符合企業自身的發展需求,同時也要確保系統數據初始化的準確性,因為一旦前期出錯將會影響一系列的數據,從而造成會計信息的質量問題。而輸入原始數據的工作是由人工進行,員工未確保數據的準確無誤,將會導致內部控制的實效。
2.3難以保證會計數據的安全性與保密性
業內部的財務數據是商業機密,往往只能由財務管理者及領導層可知曉,傳統紙質的手工記賬難以被外界人員獲取。而企業實行信息化管理后,計算機的儲存不僅使得管理者的信息數據查找的方便性,更讓非法人員獲取信息更加方便,可復制性、可破壞性,甚至可以進行病毒傳播導致信息崩盤。同時數據信息的存儲也會受到設備的影響,系統不穩定,出現漏洞等意外導致信息的丟失,這些都造成了會計數據的安全性與保密性存在嚴重問題。
3.基于會計信息化充分發揮企業內部控制作用的策略
3.1增強企業的內部控制和風險防范意識
會計信息化是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企業需要加深對會計信息化的理解,并在實際經營中進行實操,了解其對內控產生的積極與消極影響,進行合理的使用。而企業的內控會受到會計信息化建設的影響,因此企業需要加快對會計信息化的建設,提高內部員工的內控與風險管控意識,減少推進健全制度的阻力。
3.2優化內控管理體系,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
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可以促使企業經營管理的規范化,降低風險的可能性,實現企業的自我約束,同時完善體系也是有效開展內控管理的基礎。加強對會計核算的監督,對會計憑證進行核對、審核,確保數據與實物款項的相符,從而實現對經營業務的全過程監督,確保業務事項的真實與完整性。加強對會計制度的監督,在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實行的基礎上,進行有效監督,利用信息化技術優勢,實現信息化會計管理系統的實行,達到提高內控的目的。在內控體系的建設下,融入信息化技術,促進經濟業務的實時、自動管理,減少人為干預,從而提高內控的執行力與管理水平。
3.3加強對信息系統安全與保密的保障
為了實現會計信息系統的安全性與保密性,需要對計算機環境進行安全維護,建立防火墻,防止外界非法竊取商業機密;對重要信息進行定期的備份與檢查,減少計算機硬件設備的故障;采購系統性能優越的軟件產品,設置授權密碼,根據各崗位對于信息的需求進行權限設定;對于會計信息進行檔案匯總,進行電子檔案的備份與保管,確保檔案的安全性與合法性。
3.4優化崗位結構,完善內部監督機制
企業內部員工崗位設置應該滿足職務分離的需求,起到相互監督與牽制的目的。因此在進行信息系統化管理時需要明確數據使用者的權限與職責范圍,加強對于內部審計的監督職能,嚴查信息系統的數據錄入與修改,確保各環節的合法合規性。
結語
會計信息化是企業發展的趨勢與基礎,不僅有利于企業內部控制的質量與效率的提高,也能促進企業的競爭力提高。然而企業的內控還存在不能與會計信息化的協調發展,其根本原因還是在于管理思想的缺失,要想實現會計信息化與企業內控的有機融合,還需要管理者對于會計信息化在內控的意義有一個深刻認識,從而建設完善會計信息化,實現企業管理格局的提高與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陳白.基于會計信息化的企業內部控制分析[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0,(5):187-188.
[2]王雁茹.企業財務信息化風險及內部控制策略研究[J].財會學習,2020,(9):22-24
上海理工大學? ?仲子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