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交大副教授唐志紅談青年創新創業就業筑夢工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得年輕人者得未來。2021年2月18日,春節后上班第一天,成都市實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動員大會召開,“青年創新創業就業筑夢工程”(以下簡稱“青年筑夢工程”)作為其中之一,受到廣泛關注,青春與夢想將成為新時期成都發展重要標簽。
年輕人力資源競爭成為現代城市競爭焦點
從全面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到放開二孩背后的國情,是中國正面臨生育危機,低生育率、人口老齡化成為需要迫切解決的人口問題。
人才爭奪的背后是城市發展理念的轉變。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口的流動是哪里有產業,哪里有就業機會,人就往哪里去。積極招商引資發展企業吸引人才進而做大城市,成為眾多城市成長的邏輯。中國經濟新時代,招工難人才短缺成為企業發展面臨的現實問題,企業發展的區位選擇,變成了哪里有人就去哪里投資。
2017年開始,成都強調發展模式從“產城人”向“人城產”轉變,三個詞的排序變化,是發展思路的變化。同年2月,成都大力推進實施“蓉漂”計劃,實行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上畢業生憑畢業證落戶制度。2020年6月,成都還發布了人才新政“2.0版”,對人才的吸引力進一步增強。成都市外省籍就業大學生占比從2017年的25.8%,迅速提升到2019年的35%,成都在人力資源的贏得上占得先機。
新經濟時代創新創業就業之機乃聚人之魂
習近平總書記既講“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又講“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在發展民生中贏得民心,就是最好的民生工程。
城市發展的根本問題是人的發展,人的發展最終表現則是人的幸福。成都將青年創新創業就業作為“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之一,回歸了發展的本質。“創新創業就業”三詞的順序,意味著新經濟時代人力資源賽道競爭的關鍵不是簡單的就業,而是創新創業的就業,這是成都對新時代年輕人最好的激勵。將成都建設成為青年的筑夢城市,是對習近平總書記“中國的未來屬于青年,中華民族的未來也屬于青年”和美麗中國夢的最好實踐。擁抱青年,成都充滿機會。作為一個常住人口超過1600萬的特大城市,擁有58所大學、近百萬在校大學生,擁抱青年的關鍵就在于對時代青年的理解,創造新青年的就業與生活場景。這一點,成都很適合青年人。
建一個美好城,給年輕人好好安一個家是成都的選擇。歷史上,李白“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杜甫“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都贊成都之美,但“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而今成都,位居全世界二線強城市(Beta)榜第9位,雪山下的公園城市美麗宜居,兩個4F級國際機場,國際陸海通網絡推動構建以成都為主樞紐、西進歐洲、北上蒙俄、東聯日韓、南拓東盟的國際班列線路網絡和全球陸空海貨運配送體系。2021年8月,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將在成都舉辦,彼時的成都將成為全球青年矚目的焦點。開放成為成都這個內陸城市的新名片,太古里、SKP、新春熙,中西部數量第一的星巴克門店與老式茶館輝映,在成都通全球成為時尚年輕人集聚的重要理由。青年筑夢工程還明確建設青年社交空間2000個、培育引導青年社群1000個、開展青年社交活動5萬場。有年輕人的PATY才有年輕人聚集,這一點,成都很懂青年人。
讓夢想照進現實。青年筑夢工程,明確新籌集建設人才公寓10萬套、租賃住房30萬套,“蓉漂”青年人才驛站累計服務8萬人次。“科創貸”累計貸款規模超過300億元,“科創投”總規模超過50億元。舉辦青年線上線下職業推介活動累計超過2萬場,公益性就業培訓輔導累計覆蓋高校大學生50萬人。技能培訓機構、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累計將分別達到800家、1200家。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實驗室的大型科研儀器、工業設備開放率達到85%。有住房有培訓有創業服務,這一點,成都很體貼青年人。
城市是由人類借助自然條件而塑造的服務于人類集聚活動的穩定的物理空間和社會空間,其核心就是就業機會和高品質生活。一個城市,擁有年輕人才擁有未來。招引年輕人的關鍵,不是戶籍與補貼,而是實現夢想的可能。青年筑夢工程明確成都堅持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加快建設青年創新創業就業環境友好城市,以看得見摸得著的城市機會成就青年創業夢想。明確新增實習見習崗位10萬個、新職業崗位25萬個,就業人員和就業機會比例達到1:2。累計建成160個高能級重大創新平臺、2000個其他各類創新平臺和1000萬平方米孵化器、眾創空間等雙創載體。青年創新創業“一站式”服務平臺累計匯聚雙創孵化載體2000個,服務種子期、初創期項目2萬個。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累計發布5000個新場景、5000個新產品。累計舉辦創新創業賽會活動超過1000場……一個個動人數據的背后,是成都以“銳意創新、寬容失敗”的城市氣度激揚青年奮斗勇氣。給青年機會努力奮斗,并包容他們的失敗。只要你努力,有創業有就業,這一點,成都很愛青年人。
城市的活力來自于人的活力,而人的活力最重要的就是年輕人。疫情后全球化新格局與5G、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數字技術主導的新一輪技術革命疊加,醞釀生產方式和全球生產力空間格局變革,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納入重大國家戰略吹響了人才集結的號角。青年筑夢工程的實施,正是成都立足百年新征程向時代青年發出最新的號召。當五湖四海的青年匯聚成都,“蓉漂”成為發展時尚,一個活力新成都將楊帆遠航。
未來已來。夢想之城,正行動。
作者
西南交通大學公共管理與政法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