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琪
2020年10月18日晚上,2020年菠蘿科學獎,終于在溫州醫科大學有驚無險地順利頒獎了!菠蘿科學獎的特質是搞笑又嚴肅,它從刊發于正規學術期刊的科研作品中評選出有幽默感的科技研究,獎勵那些有想象力、有趣的科學研究成果,喚起人們對科學的好奇心和熱情,也被稱為中國版的“搞笑諾貝爾獎”。
每年一次的菠蘿科學獎,這已經是第九屆。過去八年里,菠蘿科學獎給幾十位科學家出于“好奇心”所做的科研項目頒了獎,比如“數錢可以減輕疼痛”“一個泳池里有多少尿”“蚊子為什么不會被雨滴砸死”……
2020年的獎杯也十分特別!往年菠蘿獎頒發過滋水槍、錘子、水龍頭、墨西哥帽(自發對稱性破缺)、斯隆數字化巡天的光纖插板、裝在密封焊接金屬盒里的一塊塑料……2020年的獎杯是個啥?據說是某藝術家的作品,里面還放了藝術家本人的聯系方式,如果獲獎人有意見可以直接跟人家提,不關菠蘿獎的事?
那么,這么有趣的菠蘿科學獎2020年又捕獲了哪些腦洞清奇的科學項目和科普工作者呢?
獲獎者:拜歐拉大學數學和計算機科學系講師馬修·韋瑟斯
菠蘿me獎是為了獎勵那些在科學傳播上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2020年的獲獎者是來自美國拜歐拉大學的老師馬修·韋瑟斯,如果要給他一個定語的話,那么應該是“全世界和瀏覽器一起玩耍得最6”的人。
平常主要教概率和算法的馬修·韋瑟斯做了很多視頻,通過巧妙的剪輯和程序控制,讓電腦屏幕中的分身來給講臺上的自己做捧哏。一開始,他做這些的目的,只不過是為了在正經的計算機課堂上避免學生流失……沒想到后來被放到網絡上,就開始病毒式傳播,播放量噌噌噌上漲,如今已經播放過億,從此躋身為科學界的流量擔當。
對于這次獲得菠蘿ME獎,馬修·韋瑟斯表示非常驚喜,獲獎感言視頻里,遠在萬里之外的他還利用一貫的拿手好戲,給我們表演了一個“在自己的幫忙下把電子郵件里的菠蘿科學獎獲獎證書發給自己”。

獲獎者:澳大利亞伯內特醫學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坎貝爾·艾特肯博士等
一群心灰意冷的澳大利亞科學家發現,辦公室永遠沒有茶匙。無論采購部買多少,最后他們依然會無可避免地沒勺可用。
為弄清原因,他們重新采購了70個茶匙,逐一標記,并展開了長達5個月的秘密觀察。最終,70個茶匙中有56個在觀察期間神秘消失。研究發現:其中公共茶室的茶匙更是每42天就會消失一半,也就是說,公共茶室茶匙的半衰期是42天;研究組自有茶室的情況略好,但半衰期也僅有77天(P<0.05)。茶匙消失的速率和其本身的價格與質量無關。
為了表彰研究員們為生活中無法解釋的公共物品消失之謎給出了一個統計學上的結論和一個銀河系漫游式的安慰,菠蘿科學獎特授予他們2020年度數學獎。

獲獎者: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心理學系埃米莉·奧格等
我不想按電梯,擔心前面的人把它沾上了病菌;傳染病大流行時,我很怕自己會中招……這份量表本意是衡量答題人對疾病的介意程度,但它似乎也能反映出別的東西。
來自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心理系的研究小組發現:在速配約會中,量表得分越高的人越不討人喜歡,也越沒有戀愛的欲望。
不僅如此,如果在聯誼前給年輕人觀看一段《十大令人厭惡的衛生常識》視頻,他對約會的熱情就會急轉直下。這正是“行為免疫”機制在搞事情:當被暗示了與約會對象親密接觸的健康風險后,再身處類似處境,行為免疫機制就會讓你自動變得清心寡欲。寧肯頂著錯失真愛的遺憾,也要把桃花和病毒一起擋在門外!
為表彰埃米莉·奧格團隊在充滿未知兇險的大流行時代能拆散一對是一對的努力,特授予他們2020年度的菠蘿科學獎心理學獎。

獲獎者:中國科學院物理所
不要踩井蓋!不要踩井蓋!這次啊,可不止是怕倒大霉,而是井蓋上有知識。這些頂聰明的井蓋是中國科學院物理所制作的。將物理公式用萌萌噠的卡通來展現,致力于讓人們記住公式從而將“科學與藝術”相結合。
中二所代表攜獲獎者井蓋(復制品,因為撬井蓋違法)來到了現場。

獲獎者:美國猶他大學生物系教授大衛·卡雷爾等
胡子到底有什么用呢?一個叫做“拳擊假說”的觀點提出,胡須可能具有保護臉的功能。相比于雌性,雄性有更多的暴力行為,而肉搏時,首當其沖的臉或許可以依靠一把大胡子避免骨折的厄運。
為了檢驗這個假說,猶他大學的生物學家大衛·卡雷爾和本校的物理學家設計了一個落錘試驗:用環氧樹脂模型和綿羊皮毛,替代人類的下頜骨和胡須,然后——砸它!結論是:完整的皮毛保護作用非常突出,而沒胡子和只有胡茬就沒有什么用了。或許和好看比起來,扛揍才是胡子最終極的使命。
為了表彰研究員們為已在時尚界日薄西山的胡子拉碴大漢們提供了一條笑著活下去的理由,菠蘿科學獎特授予他們2020年度物理學獎。
獲獎者: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的瓦爾·柯蒂斯教授和布魯內爾大學生命科學系的邁克爾·德巴拉博士

在線調查已經開始成為研究利器,所以,當你刷到一個寫著“來跟我們一起研究一下什么東西讓人惡心啊”的廣告時,也一定不會感到奇怪吧?研究就研究唄~
于是,你的面前會展開一張問卷,需要對72個項目做出惡心程度0-100的打分,比如:
· 有人把鼻涕弄到了桌子上。
· 有人把蒼蠅拍攪拌過的一碗湯遞給你。
· 一腳踩到了一堆蛆蟲上。
相信做完問卷之后,每個人都會有一種“天吶,我為什么這么手賤”的痛心疾首。但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的瓦爾·柯蒂斯教授和布魯內爾大學生命科學系的邁克爾·德巴拉博士堅決認為,他們制定的這張人類惡心六因素量表有著演化生物學理論的堅實后盾,能夠對現實當中衛生政策的制定起到關鍵作用。
為了表彰兩位研究者,發掘我們對病原體厭惡程度的極致用心,菠蘿科學獎特授予他們2020年度生物學獎!
獲獎者:手工耿
有一位思路清奇、焊工精湛的青年發明家,人稱“保定愛迪生”。這位發明家所創造的“不是沒用,是真沒用”系列,比如不銹鋼腦瓜崩、拳擊背包等,已經深刻地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他就是手工耿。
為了表彰他對于當代生活的深刻理解,重新解釋了人與人、人與物質的關系,菠蘿科學獎特授予他2020年度發明獎!

獲獎者:美國游戲公司Akili Interactive Labs
誒,你家小朋友怎么老是在玩手機?
他在治療多動癥啊!!
哈???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往往由神經發育異常引起,它可不是“小孩子調皮好動”那么簡單。患者癥狀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行為沖動、情緒失常、學習困難、適應不良……更糟的是,多動癥患者大多是正在長身體的孩子,一線治療藥物的嚴重副作用讓家長左右為難;而行為干預等非藥物療法又需要專業醫生,屬于稀缺資源……
還有沒有更廉價、更易得也更讓患兒接受的辦法?一個叫Akili的游戲公司開發了EndeavorRx。在這款游戲里,玩家需要完成許多小任務:比如在不斷出現的奇異生物中收集紅色的生物,比如在快速前進的同時躲避障礙物……
Akili可不是開發個“有可能提高注意力”的游戲就完了,不然也拿不到菠蘿獎!他們招募了857個8-12歲的多動癥患兒,進行了長達一年半的嚴謹的臨床試驗,結果證明EndeavorRx確實能夠改善注意力!因為數據詳實可信,它成為美國FDA批準的第一個基于游戲的數字療法。

獲獎者:挪威奧斯特福德大學學院的安娜-萊娜·約尼克森等
在月球基地的建設中,需要高效增塑劑才能做出合格的3D打印混凝土。挪威奧斯特福德大學學院的安娜-萊娜·約尼克森等人發現,一種優良的候選增塑劑就藏在人體之中!經過他們反復實驗,用尿素、水和模擬月球土壤配成的水泥能夠較好地通過各種測試。
或許將來,一名不那么有錢的登月愛好者,靠著“我尿得比別人多,我尿得比別人好”的證明,就能獲得先遣入駐的通行證。還能以自己的噓噓,為建設月球城市添一份磚,加一份瓦……
為了表彰研究者們添尿行空的偉大想象力為普通人登上月球指出了一條明路,菠蘿科學獎特授予他們2020年度幻想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