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泳強

摘要:文章分析了珠三角公路軟土地基加固處理措施及應用。珠三角地區大部分被軟土所覆蓋,這也使該區域地質情況較為復雜。作為我國經濟發達地區之一,廣東省對于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也在不斷加大,特別是公路工程。但是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會因為區域土質結構松軟導致含水量較高,這也影響到了公路的正常運行和使用,威脅到了運行安全性。所以這時采取合理的方式對其進行加固處理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公路;軟土地基;加固處理
0?引言
當前國外較為常用的軟土地基處理方式還包括換填法,排水固結法,灌入固化物法等。珠三角區域河網縱橫交錯,導致河海相連,壓縮性較高且塑性較高,這對于工程建設來說起到了非常嚴重的阻礙。同時,這一因素還會導致珠三角地區經濟發達程度受到影響,所以本文以H 工程為例分析了珠三角地區公路軟土地基加固處理措施的應用。
1?珠三角地區軟土工程現狀
珠三角地區軟土含水量較高,天然孔隙較大,該區域內含水量一般處于35%,而孔隙比則保持在1-2.67內,土體接近飽和,垂直滲透性較低,土層垂直方向滲透系數保持在10-6-10-8cm/s,致使土體在荷載作用下無法提升其固結速率,無法為公路工程建設奠定基礎。同時,珠三角區域土體抗剪性較低,軟土地基的抗剪性強度保持在1-27kPa,這一強度數值會隨著土層的逐漸深入而提升。軟土壓縮性較高,結構性強且承載力低,大部分土層處于固結狀態下,也存在一部分土層沒有得到有效的固結。珠三角區域軟土大多為絮狀,在受到震動或撓動后會影響強度,還會出現流動狀態,一般情況下軟土地基承載力為10-130kPa。
2?珠三角地區軟土地基處理方式
換填法:借助穩定性較強的巖土材料置換天然地基軟土及一些不符合施工標準的土質,將其充分夯實,進一步促使地基穩定性和承載力得到提升,從而更好的實施地基處理。排水固結方式:在天然地基中砂井等豎向排水體可以對區域內部實施加載預壓,加速土體內部水分排出,加速固結,增強土體實際強度,減小孔隙比,最終滿足工程建設需求。固化物法:對化學砂漿進行機械攪拌,使砂漿和土顆粒能夠互相粘結,最后達到地基處理的效果,其中還包括水泥土攪拌及壓密灌漿法。
3?珠三角公路軟土地基加固處理實例分析
3.1 工程概述
H工程位于廣東省某市,是位于該市公路建設的主干道路和主要組成部分,施工路線起點為某鎮附近。H項目屬于某市規劃公路主干線的主要構成部分,文章主要針對K2+160-K5+600進行研究,采取一級公路兼城市快速路標準進行建設,保證主干路設計速度為100km/h,輔路使用I級主干道路標準,保持設計速度為50km/h,路基寬度為58.5m。
結合實際地質勘察報告可以得知,道路沿線地質巖性主要分為填筑土,淤泥質亞黏土,粉細砂,亞黏土,亞砂土,中砂,粗砂,圓礫土。其中主要土層主要為前四個,主要土層物理學特性見表1。
3.2 水文地質情況
因為施工路段地下水埋深較淺,地下水埋深一般情況下為1.2-1.5m左右,主要以大氣降水及地表河溝為主要匯聚補給,結合含水層巖性和地下水埋藏條件進行施工。該路段處于濱海區及海陸交互沉積處,含水層主要為濱海相及海陸交互沉積的粉細砂層,河流相沖洪積和圓礫土層。上述各個地質層結構極為松散,含水性較強,透水性較強,厚度較高。層淤泥質亞黏土中會夾雜一些粉細砂土質,其含水性較強,但是卻沒有構成較為完善的含水層。上部松散層內孔隙大部分為潛水,主要以接受大氣降水和地表補給為主。該工程施工前期地質評價存在砂土液化的情況,在施工線路范圍內地基粉細砂層較為松散,在施工沿線區域分布較廣,結合各個孔的標準貫入試驗進行分析,液化情況較為嚴重。還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土,也就是軟土。在線路施工范圍內,軟土層分布較厚,主要以淤泥亞黏土為主,降低了土質的力學性質,還會影響其抗剪性,靈敏性,觸變性和流變性較高。
3.3 軟土地基加固處理應用
軟土地基在設計的過程中需始終結合本次施工項目實際情況進行,對比施工進度,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藝等因素,參考以往珠三角區域軟土處理情況對其展開多種方案的軟土地基加固。H項目瀝青使用年限為15年,因此橋頭,涵洞,路基的沉降標準分別為10,、20、30cm。為了進一步保證公路沉降合理,需要在橋頭施工段落和一般路段之間設置過渡段,對于過渡段的長度則應針對結構物承載力為基礎進行確定。穩定驗算的過程中可以使用弧條分法按照路堤施工周期和道路運營周期荷載進行計算,保證其穩定且安全,在施工周期內可以使用快剪和直剪等指標,保證安全系數達到1.1。運營過程中公路需采取固結快剪方式,保證其安全系數達到1.2。需要定期測量路基沉降量,路基沉降量可以通過分層總和法進行計算,獲得固結沉降Sc,借助沉降系數mg對其進行調整,使其范圍保持在1.3-1.6之間。
4?結語
綜上所述,因為珠三角地區軟土覆蓋范圍較廣,這也使工程施工地質情況復雜,為工程項目的實施帶來了較為嚴重的影響。所以珠三角公路軟土地基加固的處理的過程中可以結合實際工程與地質情況選擇適合的處理方式,結合環境因素,技術因素,經濟因素,環境因素選擇加固處理方式,使工程穩定性和可靠性均得到不同程度上的強化。
參考文獻
[1] 張星.公路軟土地基處理及沉降分析[D].河北工程大學,2019.
[2] 易浩.珠三角地區軟土地基公路建設結構選型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
[3] 鄭寒釗.高速公路軟土地基新型泡沫輕質砼防治橋頭跳車處治研究[D].湘潭大學,2020.
(新會區公路發展有限公司?廣東?江門?52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