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為了進一步提升民用機場航站樓日常管理工作的水平,要配合民用機場航站樓信息系統建構完整的管理平臺,其中,民用機場廣播系統能為旅客提供便捷化的語音引導服務。內通調度系統作為旅客服務品質提升的輔助功能,為民用機場日常規范化管理工作的全面進步提供保障。本文分析了民用機場航站樓內通調度系統基本架構,并著重討論了內通調度系統的系統監測管理、系統優先級管理等功能,并結合案例對具體應用予以闡釋。
關鍵詞:民用機場 ?航站樓 ?內通調度系統 ?廣播系統
Abstract: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level of daily management of civil airport terminal, a complete management platform should be constructed with the information system of civil airport terminal. Among them, the civil airport broadcasting system can provide convenient voice guidance services for passengers. As an auxiliary function for improving passenger service quality, internal communication dispatching system provides guarantee for the overall progress of daily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civil airpor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architecture of internal communication dispatching system in civil airport terminal, focuses on the functions of system monitoring management and system priority management of internal communication dispatching system, and explains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with a case.
Key Words: Civil airport; Terminal; Internal communication dispatching system; Broadcasting system
伴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為了滿足人們的出行需求,現代化民用機場航站樓的數量和規模都在增加,在有限的批復面積內,通過信息化高科技技術手段提高處理效率,提高服務品質,建構完整的交通樞紐管理模式,實現經濟效益和管理效益的雙贏。
1民用機場航站樓廣播系統基本架構
1.1核心設備
主機系統是民用機場航站樓的核心設備,并且,借助
對整個廣播系統的音頻信息予以監控和管理,并且維持網絡數據路由的多元選擇,有效維持良好的應用趨勢。
第一,內通調度系統中,主副備份機制是非常關鍵的應用模式,需要準備至少6臺數字媒體矩陣機落實相關工作,主系統3臺、副系統3臺。
第二,在主系統和副系統運行工序中,要選擇合理且有效的熱備份處理機制,確保其中2臺同時正常運行,并且匹配XDAB級連接模式,維持應用效果。一旦其中一臺系統出現了運行不正常的狀態,就能直接切換到副系統,確保系統運行質量。
第三,由于Cobra Net I/O的通道本身就是雙64路模式,因此,系統運行中實時性動態的可靠性較好,主機主要是對信息的輸出和存儲予以分配處理,并且保證能對廣播站臺予以尋呼控制,更好地完成協議分配工作。值得一提的是,主機能對整個內通調度系統予以監控,并且配合音源信息、管理網絡協議等落實點對點、點對片的語音處理工作。
第四,廣播站臺要配置8個基本的重放通道,以及對應的錄音通道,從而維持應用控制的合理性。最關鍵的是,主機還能對語音合成工作予以監管,維持綜合應用效率(詳見圖1)[1]。
1.2外圍設備
在民用機場航站樓外圍設備管理體系中,分配機制、集合音頻信息以及用戶的實時性監控是非常關鍵的環節,能有效建構完整的運維統籌控制模式。并且,功率放大器還能為墻面控制機、尋呼站臺等提供接口,從而維持外圍設備應用運行的規范性。要想確保功放機柜中備份功效符合預期,要結合倒備器的應用規范,確保備份功能熱備狀態滿足標準,維持綜合應用效果[1]。
1.3數據傳輸網絡
內通調度系統的核心設備以及外圍設備都需要借助數據傳輸網絡予以聯動處理,借助以太網就能建構完整的數據信息交互和傳遞管理機制,打造和諧的網絡運行空間。因為傳輸協議本身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在應用Control Matrix網絡的過程中,就要配合傳輸網絡,保證主機和主機接口音頻信號、控制信號的傳輸效果符合標準。
另外,借助計算機網絡連接核心設備,并且達成網絡層TCP/IP協議,建立虛擬局域網絡,能有效維持音頻信號的傳輸質量以及傳輸效果,提升整個廣播系統的應用運行效果。
除此之外,要想保證Cobra Net網絡傳輸功能的合理性,就要依據協議共享標準,打造更加合理高效的網絡通道應用體系,維持綜合效果。為了提升其實際應用運行效果,要確保協議設備能避免網絡的接入模式,且100M網絡結構中最大音頻通道也要控制在64個以內,為信息傳輸效果的合理性提供支持。
1.4內通調度系統軟件
近幾年,在現代化技術方案不斷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內通調度控制工作也受到了廣泛關注,作為傳統民用機場航站樓廣播的新的補充部分,內通調度系統能更好地建立有效的信息交互連接模式。
一方面,內通調度系統能依據不同的登機口完成分區或全區廣播,相較于傳統廣播整體系統,這種信息傳輸和調度管理模式更加靈活機動,并且,因為是分區信息匯總和播報,就能為旅客提供更加精準且合理的服務。
另一方面,內通調度系統在實際應用環境中,可實現登機口、值機柜臺以及機場內控制配載等單元的獨立管理,實現單項通話和三方通話,這樣就能打造更加合理且高效的溝通環境,讓溝通更加便利,從側面更好、更高效地為旅客服務[2]。
2民用機場航站樓內通調度系統
正是因為民用機場航站樓內通調度系統的應用價值,因此要更加關注其管理效能,有效維持其管理水平,滿足民用機場航站樓廣播管理的基本需求。在民用機場航站樓內通調度系統應用運行的過程中,按照自動生成的廣播指令,就能配合自動合成語音,借助Cobra Net進行處理,完成音頻流入處理,實現信息的實時性播報,并且依據優先級標準保證廣播信息傳遞的合理性和規范性。
2.1監控能力
內通調度系統為較為直觀地監控軟件,將軟件安置在廣播系統管理服務器中,就能建立完整的監督監控模式,從而更好地完成信息檢索和匯總,以保證能將監控信息轉變為后續整改的要點,維持工作合理性,保證檢測管理核心和外圍設備之間能形成統一整體。
需要注意的是,人工呼叫和廣播分區工作狀態處理中,數字音頻矩陣工作狀態以及音頻輸入、輸出狀態中,監控系統都要匯總獲取的主要監測數據,以維持整體控制效果。例如,對人工呼叫站的語音和控制信號予以管理,就能實現信息的整體調度控制,從音頻切換器入手,保證呼叫后媒體矩陣系統控制機和主機能按照標準落實相關工作[3]。廣播系統如圖2所示。
2.2系統優先級管理能力
在民用機場航站樓廣播系統中,有10個優先級模式,對PAS系統予以功能定義。
第一,NION3主機和Q-Host主機能完成五級優先級,并且,在Q-Host主機系統中,要依據高低優先級落實相應的管理控制工作,包括本地人工廣播系統單元、自動廣播單元、擴大區域人工廣播單元、航行通告廣播系統、背景音樂廣播系統單元。依據對應的工作準則和要求落實具體操作內容[4]。
第二,NION3主機系統中5個優先級包括人工消防廣播系統、自動消防廣播系統、人工應急廣播系統、備用人工應急廣播和人工廣播等,依據相關應用要點,就能完成合理的運行管理結構。需要注意的是,優先級在設定的過程中各個主體之間屬于獨立模式,并且利用自動控制的模式維持應用效果。并且,Q-Host的相關主機優先級應用處理工序要低于NION3主機的任意優先級。
第三,在整個內通調度系統中,系統默認優先級較高的內通調度信息就能避免較低的內通調度信息發布,從而建立更加完整的等級化信息傳遞模式,提升了信息數據傳遞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在堆棧中會集中存儲被中斷的優先級信息內容和數據,維持信息播報流程的規范性,一旦優先級信息被播報完畢,就會直接對被中斷的信息予以再次處理,維持其應用和信息傳遞效果。
2.3預錄音存儲轉發管理
在系統應用控制工作中,分區存在數量有限的問題,并且音源數量較多,此時,機場航站樓廣播系統為了更好地提升服務效率,就要借助預錄音處理的方式,保證固定時間段內相關信息處理的合理性和規范性[5]。
一方面,預錄音存儲模式能有效建立信息的存儲管理模式,在規定時間段內對沒有延誤的信息予以播報,最大程度上減少工作強度,并且能及時完成相關信息的處理和控制,提升綜合監督管理的效果。
另一方面,轉發處理模式也能在播放過程中實現分區調取的目的,刪除無用信息,維持廣播系統運行管控工作的規范性。
3具體應用
本文以BY機場智能語音廣播系統為例,為了更好地順應現代化航空發展需求,BY機場升級廣播系統,形成智能語音廣播體系。
第一,實現了整個系統的升級,相較于傳統的播報模式更加專業,并且匹配機器人智能語音合成廣播,無論是指引性還是清晰度優勢都更加突出,配合中英雙語等級提醒以及旅客催促,就能更好地優化旅客乘機體驗[6]。
第二,在廣播系統升級的過程中,BY機場還對廣播系統的聯動處理模式予以升級,登機口工作人員只需要利用系統服務器接收模塊獲取需要提醒的信息,就能配合內通調度系統,實現區域性重要廣播信息的循環播放,充分發揮人工智能的應用優勢,且能合成不同音色、語音語調。主要應用的是TTS,建立智能語音合成模式,達到語音文本轉化為語音需求的目的,實現更自然和專業的服務目標。
4結語
總而言之,民用航空機場航站樓內通調度系統作為民用航站樓廣播系統的輔助功能升級轉型是順應時代發展趨勢的必然選擇,要結合服務要求落實更加合理的服務管控規劃,保證相關模塊都能發揮實際作用,建立完整的質量約束體系,并且匹配可靠性分析和科學性應用分析,推動航空機場未來發展進程,為優化服務質量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胡楊.淺談公共廣播在機場航站樓工程中的發展[J].裝飾裝修天地,2017(15):57.
[2]王建偉,上官偉,蔡慧敏,等.樞紐機場航站樓內低成本連續定位優化方法[J].測控技術,2021,40(3):79-85.
[3]謝青云.首都機場自動廣播系統的研究實現和基于Windows平臺的PAC子系統的設計[D].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8.
[4]蔡慧敏.樞紐機場航站樓內低成本定位優化算法設計及軟件實現[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20.
[5]王凱.基于ADS-B的塔臺監視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北京:北京工業大學,2017.
[6]徐思敏.大型機場場面資源協同調度建模研究[D].江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8.[z1]
作者簡介:張超(1983—),男,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民航弱電、智能化、民航。
3100500589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