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振邦,李 欽,胡晟銘
(廣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廣東廣州 510010)
伴隨著城市化的進程,建筑行業得到了蓬勃地發展,最近幾年裝配式建筑也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趨勢。據統計,2019 年全國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面積較2018 年增長45%,近4 年年均增長率為55%[1]。由此可見,裝配式建筑得到了國家的認可和大力推廣。
BIM(建筑信息模型)是在建設工程及設施全生命期內,對其物理和功能特性進行數字化表達,并依此設計、施工、運營的過程和結果的總稱,具有可視化、協調性、模擬性、優化性、可出圖性等特點[2,3]。裝配式建筑是指由預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裝配而成的建筑,其最大的特點是建筑部品由車間加工完成,進行現場大量裝配作業,具有很高的設計標準化和管理信息化[4,5]。BIM 技術給裝配式建筑實施提供了一個優質的協同工作平臺,可以實現精細化管理和工業化生產,提高生產效率。隨著裝配式建筑的大力推廣,BIM 技術的日漸成熟,兩者的結合必然受到各專業工程師、施工單位、構件廠及業主等的關注和認可。本文以某高層公寓項目為例,探索BIM 技術在裝配式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希望BIM 技術成為裝配式設計中先進的工具和技術手段,從而推動裝配式產業的發展。
本項目位于深圳市龍華新區街道,地塊南側緊鄰龍峰一路,東側緊鄰泊松路,建設用地7503.9m2,總建筑面積48957.11m2,設2 層地下室,地上有3 層商業裙樓及3 棟塔樓(1 棟A、B、C 座)組成,其中1 棟A、B 座為住宅,1 棟C 座為公寓,本文以1 棟C 座公寓為案例進行分析研究。1 棟C 座塔樓為剪力墻結構,建筑高度71.450m,共21 層,標準層層高3.050m,其中4~21 層實施裝配式建筑,采用的預制構件種類有:預制外墻、疊合板、預制樓梯、輕質條板。
本項目根據產業化技術認定實施方案的要求,綜合考慮裝配式建筑特點,將BIM 應用貫穿于項目建設全過程,在項目建造過程中結合實際情況綜合應用BIM 信息化技術,輔助項目順利進行。
在設計階段的主要工作內容分為兩方面:①全專業(建筑、結構、給排水、暖通、電氣)設計BIM 模型的建立;②BIM 技術的實際應用,包括戶型分析、構件拆分、工程量統計、管線碰撞
檢測、預制構件深化設計等等。通過BIM 技術應用解決了如下問題:通過BIM 三維模型的建立,實現預制構件三維拆分設計和尺寸推敲,并對外立面分縫合理性進行驗證。通過對戶型的細化建模,輔助設計實現戶型內部家具、開關插座等點位布置合理性的判斷。通過BIM 機電模型的建立,實現設備管線碰撞檢測,對管線相對集中的部位,減少平面交叉,對管線影響凈高的部位,反饋設計進行調整,有效避免凈高不足。通過BIM 模型進行預制構件的深化設計,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圖紙質量。
設計階段BIM 模型包含建筑、結構、給排水、暖通、電氣五個專業,如圖1 所示。通過BIM 土建模型的建立,實現了預制構件與現澆構件的精確模擬、預制構件的精細拆分及各類構件數據的快速準確統計;同時通過BIM 機電模型建立和對戶型的細化,實現管線碰撞檢測和戶型內部點位的核查。
本項目土建模型包括現澆梁、板、剪力墻以及預制外墻、疊合板、預制樓梯、輕質條板、普通隔墻等。此外,土建模型中還整合了精裝模型,包含各戶型內的家具、設備等等。給排水模型包括給水系統,污廢水、雨水等排水系統以及消防系統。暖通模型包括加壓送風、空調系統。電氣模型包括公共走道的強電橋架、插座、開關及燈具。

圖1 標準層全專業BIM 模型
公寓標準層主要由四種戶型構成,分別為A、B1、B1’、C1 戶型。其中A 戶型90 套,B1 戶型36 套,B1’戶型18 套,C1 戶型54套。通過BIM 模型可以快速統計戶型數量,并計算標準化戶型比例。標準戶型中包含土建機電全專業構件,同時放置住戶需求的家具及生活設備,可以很好地三維展示戶型,從而進行相關戶型分析。此外,通過標準戶型拼裝標準層,標準層快速生成標準層立面圖,從而輔助建筑立面設計。
通過設計提供拆分平面圖,利用BIM 模型進行三維構件拆分設計,對預制構件進行尺寸推敲及外立面分縫合理性驗證,并生成以下直觀的三維拆分圖,如圖2 所示。在BIM 模型中對各類構件賦予不同顏色實現區分,使不同類型構件在三維展示中一目了然。通過模型快速統計出各類預制構件的數量,其中預制外墻90 個,預制樓梯68 個,疊合板416 塊,從而計算出標準構件的比例。

圖2 標準層預制構件拆分圖
通過BIM 手段,直接匯總標準層原始數據,得到所有標準層構件真實、詳細、直觀的尺寸、面積、重量、數量等工程數據,為項目工程量概算與成本預算帶來有理有據的支持。此外,通過BIM明細表功能提取各類預制及現澆構件的長度、面積、體積等信息,最終計算出裝配式評分計算書所需的各項指標,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通過給排水、暖通、電氣專業BIM 模型的建立,對設備管線碰撞進行檢測,重點檢查了走道、管井出管處、衛生間等位置,把設備與土建碰撞情況、設備間碰撞情況反饋給設計,優化設計方案。標準層機電BIM 模型如圖3 所示。

圖3 標準層機電BIM 模型
本項目預制構件中疊合板的出圖量是最大的,疊合板構件也是最簡單最標準化的,結合Revit 二次開發的插件,實現了疊合板構件詳圖智能化出圖,極大地提高了出圖效率,減輕了工程師的出圖壓力,可以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到設計優化中去。通過插件拆分疊合板、布置鋼筋、吊點、線盒以及其他預埋件,同時生成相應明細表,完全可以達到構件加工圖的要求,滿足生產廠家的各項需求。
綜上所述,通過BIM 技術在高層公寓裝配式設計中的應用實踐證明,BIM 技術的優勢得到了淋漓盡致地展現,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證了圖紙質量,同時也為BIM 技術和裝配式設計的融合提供了參考和借鑒。隨著BIM 技術和裝配式建筑的深入發展,二者的結合必定成為未來的發展方向,助力建筑行業的發展,最終實現建筑的工業化和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