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俊源
(廣西路建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廣西 南寧 530001)
近年來,我國國民經濟一直處于高速發展階段,經濟的發展帶動了基礎設施的建設,而我國復雜的地理條件決定了我國必然將路橋工程的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只有建立四通八達的交通網,才能實現互通有無,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如今,道路橋梁工程不僅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有著密切的關系,還和國家的發展息息相關。但是從目前我國路橋工程的發展現狀來看,我們路橋工程的施工質量與其重要程度難以匹配,不管是施工管理還是施工技術都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粗放型施工的問題依舊突出。這些問題的存在極大地影響了路橋工程的質量,如株洲紅旗路高架橋坍塌事故等。如果不能及時地解決這些問題,長久以來必然為我國的未來發展埋下隱患。本文就是對我國道路橋梁施工過程中的問題進行分析。

圖1 株洲紅旗路高架橋坍塌事故
道路橋梁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是多種多樣的,但究其根源,可以分為施工人員問題、施工技術問題以及施工材料、施工設備問題。其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問題還是施工人員的問題[1]。本文從這幾個角度出發,論述路橋工程施工管理過程中的缺陷和不足,并探討具體的解決方法。
對于路橋工程來說,安全不光是施工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還包括工程運行的安全。無論是什么工程,安全始終是放在第一位的,一旦出現安全事故,施工必然受到影響。不管是施工管理人員還是工人,都必須具有極高的安全意識。但是實際情況下施工隊伍素質參差不齊,對安全的重視程度較低。同時,施工方整體對工程安全的重視程度不足,是導致工程質量差的危險因素[2]。
路橋工程的施工周期長、協調部門多,并且對施工進度要求較高。所以,有的施工方將重點放在加快施工進度上,導致粗放型施工。再加上許多企業的施工管理制度浮于紙面,施工員素質較低,管理人員難以進行管理。種種因素導致施工管理成為一堆糊涂賬,長久以往積重難返,阻礙了建設更高質量的路橋工程。
雖然各行各業都建立了較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統,但在路橋工程的施工管理上,信息化管理尚且處于起步階段。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施工信息化管理系統仍有脫節,主要落后點在于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各軟件之間缺乏交互融合,導致系統的可用性較差[3]。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施工管理人員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統的意愿較低,而且可用性差的信息化管理系統也不利于提高管理效率。
施工設備是路橋工程施工所必需的工具,由于路橋工程施工強度過大,施工設備的老化速度也高于正常設備。根據實際情況來看,由于施工設備昂貴和資金匱乏,各施工企業很少對施工設備更新換代。老化的施工設備導致施工質量下降,并且還會導致施工的時間成本、經濟成本升高。在道路橋梁施工時,多數情況下,大部分施工人員都缺乏專業知識,未能嚴格按照技術規范要求進行施工。例如,在選材、選型以及設計方面缺乏合理性,并且對鋼筋、混凝土等材料保護不到位
要做到對進場材料的嚴格質控,就要打造一個科學合理的質控流程,從材料到場起,就要先完成基本的證件核驗工作,后隨機抽樣送實驗室檢測。完成以上質控流程后,材料才可以進場參與施工。為確保質控流程能夠嚴格落實,要明確負責人追責制,對不合格材料進場的負責人進行追責。另外采購部門至少要記錄5 個以上不同型號、不同規格、不同供應商的施工材料價格。
根據工程管理聯盟的統計數據,自2015 年以來,施工安全事故的發生率逐漸上升,其中起重設備等機械設備事故是發生率較高、死亡率最高的安全事故。事后調查結果表明,不規范使用工程設備是主要原因。目前的一線工作人員經驗豐富,但是安全意識淡薄。要避免這些安全事故的發生,就要加大對安全教育的重視程度,對不規范施工操作嚴格處罰。
在工地趕工期的時候,經常會出現人停機器不停的情況,盡管工程機械設備的持續工作能力較強,但是長時間工作無疑會影響機器的正常維保。長時間缺乏保養的機器設備故障率會翻倍上升,進而引起機械故障,嚴重者還會釀成安全事故。施工工地要招聘一批機械設備的維護保養人員,定期按時地對機械設備進行維修保養。另外,由于橋梁工程的施工周期普遍較長,機械設備需要定期更換。采購機械設備時,要兼顧設備的工作穩定性和設備使用成本。
影響公路路橋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裂縫問題,公路路橋施工中產生裂縫的因素較多,按照不同因素可分成縱向裂縫、不規則裂縫、橫向裂縫以及龜裂裂縫4 種情況。首先應將出現裂縫的路段徹底清理干凈,再進行乳化瀝青的噴灑工作。處理裂縫問題時,可將干凈、干燥的石屑鋪在裂縫上,再利用壓路機對其進行壓實處理。此方法適用于處理溫差產生的裂縫問題。針對路基沉降產生的裂縫現象,可以采用在兩邊進行開槽,再進行填補裂縫,接著順縫隙鋪設玻璃纖維土工格欄,攤鋪在公路路橋。
對公路路橋混凝土出現水分的現象,應保證公路路橋的排水問題,公路路面若被雨水滲入無法排水,再發生溫縮,公路路橋易出現較為嚴重的損害現象。瀝青混凝土由于本身的穩定性相對較差,如果出現積水問題易造成瀝青脫離的現象,水體會經過空隙滲入瀝青的結構層中。對此現象,可采用的是排水技術、封層技術以及應用稀漿的方法進行封層處理,應設置公路防水表面的防滑措施。其中,封層有3 種情況,應用碎石封層時,應將瀝青噴灑在公路的表面層,且需要在上面覆蓋一層集料,再進行壓實處理。當前大多數公路在處理防滑磨耗層應用的是石屑罩面,霧封層是經過稀釋再逐漸凝固形成乳化瀝青,再將瀝青灌注入裂縫的空隙中。砂封層運用細集料制作成混合料,可以降低水、空氣對公路路面的影響,為了提升止水損害的預防,應保證排水結構設計的合理化,
當前市政公路中應用最多的是瀝青混凝土,由于往來車輛的影響,集料顆粒易從公路表層脫落,會造成路面基層出現松散的現象。發生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瀝青表面的集料太少的因素,碎石內有很多的風化顆粒。在雨雪天環境中,若遭到水體的侵蝕會造成瀝青層的脫落,公路路橋在長期使用過程中,瀝青可能出現老化的問題,黏性會大幅下降,因此,造成與車輛輪胎接觸面的瀝青受到嚴重損害。在實際施工現場,若是基層松散的問題不太嚴重,未出現路面層,應對松散方面進行清除,需要再次鋪設公路路橋瀝青層,再對其壓實處理。如果是完成后的松散公路,應對公路路橋基地進行全面檢查。若基底層較完整,將灑黏層瀝青清理干凈后,再將攪拌好的瀝青混凝土平鋪在上面,再應用壓力機進行壓實鋪平[4]。
綜上所述,道路橋梁工程作為我國基礎設施中最重要的一環,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質量更是與我國人民的人身財產安全息息相關。所以,應當重視路橋工程的施工管理措施,通過更嚴格、細致的管理以及更先進的施工技術提高路橋工程的施工質量。具體措施包括完善施工管理制度和用人制度,重視先進技術對路橋工程質量的提高作用在保證質量的同時提高施工效率,推動我國路橋工程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