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敏
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變大的不只是年齡還有臉。從緊致小巧到松弛肥胖,臉型大小的變化不只是胖那么簡單。
不論是先天的臉型問題還是隨著年齡增長不斷變大的臉型問題,細究其原因都與骨骼、脂肪和咬肌這三大因素相關。
大部分臉型變化會發生在成年前,因為成年前后面部骨骼會經歷發育高峰期。大家對比一下自己18歲前后的臉型,都會看到明顯的分別。通常由流暢的鵝蛋臉型變到有棱角的寬面臉型。不過,有研究表明,即使進入了穩定期,在25~40歲這個階段,下頜骨仍然處于緩慢生長狀態。受到如喜食硬物咀嚼習慣的影響,就容易刺激下頜骨過度發育,臉自然就越來越寬大了。骨骼的問題一旦形成,便無法逆轉。如果想要根本改善,只能通過手術方式將多余外擴的骨骼截去,也就是下頜角截骨手術。
脂肪問題的其中一種是發胖。30歲后,脂肪更容易積聚,如果忽視了對體重的管理,就容易使臉越來越大。臉上一長肉,再尖的下頜也會渾然一體變成圓下頜,而兩頰的贅肉堆積比例會令下半臉變寬、變方。此外,脂肪流失也會影響臉型。很多女性一開始衰老,面部脂肪便會自然流失,面頰呈現凹陷狀態。而脂肪對于面部原本的棱角、線條其實有著很好的包容性。很多女性其實下頜骨本身沒什么變化,但由于沒有足夠脂肪支撐,下頜角就會慢慢凸顯出來,因此就容易造成下半張臉變寬的錯覺。
長期咀嚼或是某些職業需要,如新聞主播等需要訓練發聲吐詞,會造成咬肌肥大。輕度咬肌肥大可以通過注射瘦臉針來緩解,而比較嚴重的咬肌肥大問題則需要手術方式去除。面部肌肉同樣也會面臨隨年齡增長逐漸松弛下垂的問題。原先屬于上半張臉的肌肉和脂肪便會往下沉,下垂的面部軟組織堆積在面下部,造成上窄下寬的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