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語·
隨著生活德育在理論和實踐領域的逐漸展開,蘇霍姆林斯基“讓每一面墻壁會說話”的教育理念獲得越來越多的認同,并切實帶動了班級文化建設的實踐和探索。教室環境不再止于整齊、干凈、明亮的“衛生達標”,各種個性化的教室美化蔚然成風,班風、班旗、班徽、班歌等班級文化標識也層出不窮,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更是異彩紛呈。
相對于傳統的班級文化“靜默”甚至是文化“缺失”,當下的班級文化建設是努力的,也是成效顯著的。然而,環顧周遭,在這各美其美的紛繁背后,價值式微的深層隱憂也是揮之不去的。在當下的時代語境里,價值導向的班級文化重塑正成為一個迫切需要厘清的教育命題。
教育是傳承文化的重要途徑,而價值則是文化的內核。因此,在某種意義上,教育的使命就在于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價值觀念,塑造切合社會發展的時代價值觀念,并以教育的特有方式引導學生理解、悅納、踐行,最終讓正確的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由此,所謂文化育人乃是以文化人,既是以文化環境浸染生命的潤物無聲,也是以文化活動促發成長的氣韻靈動。
本專題討論班級層面的文化建設,聚焦的恰是文化建設中的價值培育問題。我們既要在學理上去思考和分析當下班級文化建設中的現狀、問題與出路,也要力圖從實踐層面給出價值培育的具體路徑。班級文化建設中的價值培育,不僅要對傳統的文化標識進行價值賦能,也要對文化載體進行賦意創新,同時還要積極開展專項的價值認同教育。
377950190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