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未來對人的素質發展要求是以高度的主體性品質為核心的全面發展,需要家校共同來實現。然而,當前很多學校的家校合作還停留在散點的、淺層的、無序的、碎片化的層面。從課程的視角開展家校合作要充分利用“資源共同體”,深度建構家校合作的課程內容;激活 “實踐共同體”,推動家校合作課程高效實施;優化 “評價共同體”,促進家校合作品質。
【關鍵詞】家校合作;課程實施;共同體
【中圖分類號】G459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1)84-0058-02
【作者簡介】張麗,淮陰師范學院第一附屬小學(江蘇淮安,223001)校辦主任,高級教師。
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需要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合作協同。然而,當前的家校合作還停留在散點的、淺層的、無序的、碎片化的層面,這影響了家校合作的效度,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從課程化的視角開展家校合作,共建家校合作共同體,可以實現育人目標的一致、育人方式的多元、參與主體的多樣,讓家校合作從淺層走向深層。
一、利用“資源共同體”,深度建構家校合作的課程內容
家校共育課程建設是教育面對創新挑戰的回應,是素質教育實施對學校提出的必然要求。家校合作課程的建構應圍繞育人目標,指向序列,指向整體,成為學校課程的有效補充,為學生全面健康發展服務。
1.指向目的:建立“精神共同體”,形成育人共識。
有著共同育人目標的共同體可稱為“精神共同體”,那如何建立家校合作“精神共同體”呢?首先,學校應通過多種渠道宣傳辦學理念和主張,贏得家長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支持和信任,形成共同體建設的價值認同;其次,激發家長參與的熱情,邀請家長深度融入學校教育,讓家長走進校園,成為年級或班級的管理者,讓他們享有充分的參與權和話語權。
2.指向序列:整合“家校資源”,構建立體課程內容。
學校要從兩個方面積極整合課程內容:一是根據學生年段特點,從家校合作的內容、時間、方式三個維度架構課程;二是綜合分析學生學情,形成育人目標序列。
3.指向整體:融通“課內課外”,服務學生發展。
家長也應該是家校合作課程開發的主體。首先,家長本身就是一種課程資源,家長的參與活躍了課程形式,豐富了課程內容。其次,出于對學生家庭生活和個性品質的全面認識,家長參與建設校本課程更有針對性,能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二、激活“實踐共同體”,推動家校合作課程高效實施
家長成為學校教育實踐共同體,能夠實現優勢互補。
一是課程實施融入日常工作。家庭和學校是育人“實踐共同體”,家庭和學校要互相融入。如我校開展的“家長志愿者護學崗”活動,讓家長融入學校日常工作,激發其主動參與學校教育的熱情。
二是課程實施融入節點活動。在學科活動中進行家校合作,不同學科的活動都有其獨特的育人價值,學校、年級、班級在策劃活動的過程中要考慮活動的內容、時間和實施方式,這三者構成了課程的基本形態。而因為學校課程實施的時間限制,一些學科活動課程的實施不可能在學校全部完成,這就需要家長協助完成。
三是課程實施分層推動。首先,從學校層面科學設計家校合作內容。具體包括:辦好“家長學?!?,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有計劃地開展線上線下授課活動,采取集中授課和分年級授課;成立家長委員會,引導家長代表參與教育管理,共同提供教育服務,共同承擔相應責任;豐富校園生活,學校整體構建校園文化,形成系列主題,在家長的支持與參與下按時間節點開展文化活動。其次,從年級層面組織家校合作。年級是落實學校層面工作的重要部門,在做好學校層面家校合作相關內容基礎上,可以聚焦學生成長目標,策劃組織家校合作活動,為家校合作提質增效。最后,從班級層面開展家校合作。班級可在崗位建設、社團建設、小隊建設等基礎性項目中開展家校合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優化“評價共同體”,促進家校合作的品質
1.開放評價方式,提升辦學質量。
讓家長參與學校教育評價,可以有效促進學校的發展。如我校就通過開展“家長評教”活動,邀請家長對教師的教學行為、教學質量等進行評價,有效促進了學校的師德師風建設,提升了教學質量。
2.豐富評價內容,培育綜合素養。
學校結合《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鸞娃成長手冊》,將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內容進行了豐富與細化,構建了學校“五星聯動”評價體系,形成了四個維度九個要素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報告單》,從家長、班主任、任課教師、同學以及學生本人五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成長。
3.凸顯評價主體,促進生命成長。
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強調評價主體的多元。我校積極建設數字化評價平臺,開展即時性、階段性、總結性評價,家長和教師均能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發布消息,了解、跟蹤學生的學習進度,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參與學生的成長評價。
家校共同體建設雖然得到很多學校的重視,也取得一些成效,但仍需要不斷實踐,探索更加靈活多樣的合作方式,實現育人目標高度一致,育人方式高度統一,育人效果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郁琴芳.家校合作50例——區域設計與學校智慧[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
[2]帕克·帕爾默.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M].吳國珍,等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3940501908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