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承智

互聯網技術和信息技術的推廣和普及,無疑讓企業在實際運營的過程當中面對更多的競爭對手,企業所面臨的運營壓力和運營風險也在逐日攀升,想要有效地抓住機遇,迎接挑戰,讓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內部審計工作是不容忽視的,而內部審計工作想要切實發揮效益,促進企業長遠發展,結合時代特征作出模式優化是十分必要的,想要達成這一目的相關企業首先就需要明確財務共享服務平臺建設對于內部審計工作所能帶來的優勢和影響,同時也分析財務共享服務平臺建設在落實內部審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挑戰。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讓現階段人們的數據獲取能力和應用能力以及分析能力都得到了極大程度的提升,大大避免了傳統審計依賴紙質材料的困境,將財務共享服務平臺有效的建立并應用到內部審計工作當中可以進一步優化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形式和工作方法,進而有效地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尤其是現階段市場經濟在不斷的發展,對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且企業消耗資源的渠道也在不斷豐富的情況下,如果仍舊采用傳統的形式和方法則會導致相關工作人員在內部審計展開的過程當中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時因為個人經歷和所需要了解數據相對較多大大影響審計結果的科學性、真實性和有效性,而在財務共享服務平臺的背景下企業的各個單位則可以通過數據整合,把原始文件傳輸到網絡平臺進行資源共享,這大大節約了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因為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世界市場的形成,讓現階段的企業面臨著越來越大的運營壓力和運營風險,企業想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需要保證企業內部資源的有效輸出和合理應用,這也讓內部審計工作人員的工作范圍在不斷的擴大,工作內容也在不斷的增加,這樣審計工作的開展才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應對挑戰抓住機遇,現階段的內部審計工作已經不再局限于財務領域,通過財務共享平臺的建設內部審計工作可以進一步拓寬到管理領域,在對數據進行分析和整合的過程當中及時的發現風險來源和運營隱患,然后綜合多方面數據選取風險預案方法,降低企業的運營風險和運營壓力,進而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要求是相對較高的,數據的嚴謹性是基本準則也是重要標桿,在財務共享服務平臺的背景下內部審計工作的數據獲取能力的確是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內部審計的相關工作人員所接收的數據,并非是現場原始數據,或者是并沒有經過現場實地考察的,在這樣的情況中數據缺乏書面證據,很容易滋生許多違規操作謀取灰色收入的情況出現,相關工作人員如果虛報數據將會很難察覺。同時數據的收集、篩選過程當中無意識的刪除數據也會導致整體數據的結果不夠精確,同時也會為相關工作人員謀取更大的利益空間,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
工作方式的變革是需要一定時間周期的,在這個時間周期內人們會慢慢的從傳統的工作模式逐漸的轉變為先進的工作模式,對于內部審計的相關工作而言財務共享服務平臺的建立和應用,是一個較為新型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在操作應用上相關工作人員仍面臨著較大的困境,盡管相關工作人員具備較為專業的財務素養和專業技能,但是從電子信息技術上仍較為欠缺,致使內部審計工作在實踐操作的過程當中信息化程度不高,同時現階段的相關工作人員對于數據共享給予的關注程度相對較低,因此共享的效益和所能帶來的幫助也十分有限。
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是為了讓相關工作人員通過數據的收集和分析以及遴選有效地分析企業的運營效果和企業的實際收益,并有效的預估接下來一段時間內企業面臨的運營風險和運營壓力,這對于企業而言具有較大的影響和幫助。但是這其中又出現了一個不可調和的矛盾,即企業的財務數據屬于企業的機密性數據,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實現了全面數據共享,對于企業而言也是一個較大的風險隱患。因此企業往往會設置相對應的系統限制,以此來保障企業內部數據的安全性,但也正因為這些限制的存在導致了相關工作人員在內部審計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數據獲取有限,對于企業內部資源的分析以及企業未來運營風險的預測往往缺乏科學性和真實性。因此內部審計相關工作人員所得出的數據和結果對于企業的決策層制定決策所能起到的幫助也十分有限。
財務共享服務平臺背景下內部審計工作的準備階段與傳統的內部審計工作準備階段出入相對較小,可以參照傳統的審計方式展開準備工作,首先相關的工作人員需要成立起相對應的審核小組,在審核小組成立的過程當中明確每一個員工的工作內容和責任范圍,為了保障數據的安全性,相關的審核工作人員還需要簽訂協議保密,在審計工作展開之前保證電子證據有效存儲。
為了保障相關審計工作人員工作的有效展開,企業應當建立起相應的培訓機制,通過培訓基礎來進一步強化相關工作人員的計算機技術和數據庫技術,讓相關工作人員可以有效地應用財務共享服務平臺,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在此之后相關工作小組應當確定出具體的細化審計工作計劃,通過審計工作的展開來有效地了解企業在過去一段時間內的運營情況以及運營問題,并且有效的預估企業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內所面對的主要風險和企業所可能獲得的運營利潤,綜合多方面來評估企業的運營情況,評判企業的內部控制是否存在不足,做出風險判斷和預估,并且適當的做出相應的風險預案。
在內部審計的實施階段首先需要讓相關的工作部門明確內部審計工作的核心內容即通過數據的獲取和數據的遴選以及數據的分析來有效地作出檢測和核查工作,保障企業在運營過程當中運營風險得到有效控制,完成專項檢查和日常檢查等相關工作內容。除此之外內部審計工作的相關工作人員也需要對于企業的運營狀況、企業的市場定位以及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綜合全面的分析,有效地了解企業運營過程當中的重點項目和高風險項目,對于重點項目和高風險項目需要嚴加排查,重點審計,從程序和控制手段上做出進一步的細化和升級,通過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辦法保障審計工作的有效展開,對于企業運營的風險進行實時監控,因為市場是在不斷變化和發展的,為了保障加強審計工作的落實,提高審計工作對于企業長遠運營所能帶來的效益,就需要在實踐操作的過程當中實時的、精準的進行分析,并且將風險進行有效的歸類,為了加強審核工作的實際效益,也為了保障責任機制的有效落實,應當在計劃設定以及實踐操作之前明確每一個審核員工的具體工作任務和工作部署以及操作方法,明確個人的負責內容,將責任劃分到人頭,以此來保證審核工作的有效展開,一旦出現問題可以及時追究責任,既提高了員工的重視程度,又提高了審計效率。
在審核工作結束之后,相關的審核工作人員需要整理出審核報告,為了保障審核報告的精準性和科學性,審核小組的相關工作人員應當進行內部溝通和交流,進行適當的討論,將風險因素和運營隱患進行排序,然后整理出對應的風險預案。為了保證風險分析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也為了讓相關決策人員可以更加綜合全面了解企業的運營風險,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整理審核證據,并且做好記錄,將這些證據記錄和報告都上傳到平臺,以此為基礎,由企業的決策者進行分析和研究,有效的控制企業的運營風險。
互聯網的推廣和普及為人們的工作開展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更大的可操作空間,同時也提高了人們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而財務共享服務平臺的建設對于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可以起到較高的影響和幫助,對于企業發展也可以提供一定的助益,應當引起重視,并有效的落實于實踐操作當中,但是就現階段而言在內部審計落實的過程當中仍舊存在著一些問題,導致并沒有將財務共享服務平臺有效地應用于實踐當中達成預期的效果,需要引起關注并做出相應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