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馮學軍
錦州石化生產班長高穎明工作32 年來堅守生產一線,帶領勞模工作室成員創新創效。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動模范、錦州石化首個創新工作室的領銜人高穎明。 供圖/高穎明
錦州公司原來叫“六廠”。在遼寧錦州,“六廠”的名氣家喻戶曉——中國的第一滴石油、第一塊合成順丁橡膠都在這里誕生。這里,被譽為錦州的“半壁江山”。而在“六廠”,高穎明的名字很是響亮。他的事跡曾多次被《錦州日報》、《遼西商報》、《遼寧日報》、《中國石油報》、《共產黨員》及省市電臺和電視臺報道,被編入中國石油集團《石油工人風采錄》。
作為中國石油錦州石化加氫裂化裝置生產班長,高穎明怎么也沒想到年近50 歲的自己竟然有了辦公室,而且名字特別響亮——勞模創新工作室。參加工作32 年來,高穎明始終堅守在煉油生產最前沿,恪守著一個工人的本份。在他心中,最難舍的是一份對寶石花的家國情懷。
從小高到老高,從班長到裝置專家。除了多了一份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勞動模范的光環,高穎明幾乎什么都沒有變化,就連干活的沖勁和琢磨事的韌勁,都一如當年入廠時。
高穎明是一名技校畢業生,似乎天生與煉油有緣,艱苦枯燥的倒班生活給了他一塊施展才干的天地。遇到生產上的事,他總能想出解決辦法。
因為過濾面積小,加氫裝置原有過濾器無法完全過濾掉原料油中所含的大量焦粉,而焦粉帶入反應器內催化劑就會產生結焦,反應床層壓降增大,影響加氫裝置的正常生產。為此,高穎明大膽提出對原料過濾器實施改造。經過評估和實驗最終獲得了成功,催化劑使用壽命從2 年延長至4 年多,節約各種費用300 多萬元。
工作32 年來,高穎明提出的100 多條合理化建議被采納實施,創造的價值如果用數字來表達的話會大得驚人。
“創新只在一念間?!备叻f明說,“由于生產的特殊性,只要我們隨時用心,一個好的建議、建立的一個攻關課題,只要大家合力實施下去,就會給企業創造巨大的效益,少則幾十萬元,多則過百萬元、千萬元。”
高穎明先后開過加氫精制、航煤加氫、加氫裂化等多套裝置,先后協助兄弟單位開工處理過生產事故上百起,提出合理化建議百余項,多年來積累了豐富的生產經驗。作為勞模工作室的領銜人,他有著很深的群眾基礎,無論人品還是技術,大家都非常服氣。
每當生產中遇到難題,比如條件波動控制不好、質量不合格,或者當前生產最需要注意應該統一操作手法達成共識等,高穎明就會第一時間利用工作室平臺,配合車間召集生產骨干一起研究討論,最終得到圓滿解決。大家在交流的過程中互通有無,取長補短,經驗分享,同時提升了自身技能。
他的創新工作室參與的加氫裂化裝置參煉焦蠟長周期運行項目,經過摸索、討論,在產品質量合格和工藝條件允許的前提下,逐步提高焦蠟量,順利完成課題,年創效9000 萬元以上。

●高穎明在加氫裂化裝置現場解決瓶頸問題。 供圖/高穎明
煉油裝置連續生產,盡管連鎖保護,危險仍然無處不在。面對險況,高穎明總是臨危不懼、總能化險為夷。藝高人膽大,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充分體現。
在支援大連西太平洋公司加氫裝置和華北油田煉油廠聯合裝置開車過程中,高穎明表現出超出凡人的勇氣和技能,及時遏制住氫氣泄漏,第一時間將設備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2012 年6 月3 日3 班即將下班之時,加氫裝置中段回流泵軸封泄漏,熱油噴薄而泄,爆炸一觸即發。時任班長的高穎明在最短的時間內下達處理指令:停泵、關閉泵出入口閥門,將滅火車、滅火器調整到實戰狀態。他3 次將管壁上瞬間燃燒的火苗撲滅。在泵上方的所有氫氣、液化氣、油等多排管線燒毀的危急情況下,他臨陣不慌,冷靜沉著地指揮人員提前布置好滅火設施,將安全落到了實處。
高穎明常說,裝置就是一架飛機,全班同志都是機組成員,有一個“跑偏”的,飛機就不安全。
在實際工作中,他不僅善學,而且有能力教會身邊的每一個人。對于班組里的年輕人,他從最基本的教起,既教理論也教經驗,包括平時查流程、摸管線,大修時教授盲板布局、如何更換法蘭、拆裝人孔和檢查漏點等。
一次,在新裝置開車過程中,氫氣氣密達到100kg,反應器頂壓差測量閥松動,氫氣唰唰地泄漏出來。在裝置轟鳴嘈雜的聲音下,高穎明的耳朵一下子就豎了起來,準確做出了判斷。他迅速沖到現場,頂著100kg 高壓氫氣泄漏的危險,帶領班員切斷氣源,化險為夷。一位徒弟開玩笑地說,高師傅的耳朵比西游記里的諦聽菩薩還靈驗!
迄今為止,高穎明已經累計近百次發現和化解生產中出現的諸如高壓分離器玻璃板泄漏、離心機160kg 干氣密封氣泄漏、冷高分液位失靈、新氫壓縮機故障,避免和處理往復壓縮機電機燒毀、壓縮機出口法蘭氫氣泄漏等,連續6 次發現和判斷進料泵故障,避免軸瓦燒毀和抱軸事故,多次處理熱油泵泄漏、著火,氫氣泄漏、裝置晃電、停電等重大險情。
因為履立“戰功”,高穎明成為錦州石化建廠80 年來第一個創新工作室的領銜人。這個于2016 年7 月由錦州市總工會核發掛牌的工作室,在高穎明的帶領下日漸成長。對于勞模創新工作室的定義,高穎明有著自己的理解:“讓更多的人擁有更多的本領,掌握點絕活,有點絕招,為工廠這個家服務。”
高穎明的創新工作室工作非常靈活,以解決生產問題為主要方向。如果生產出現問題,工作室隨時召集人馬展開攻關。例如,他們創新了《高壓換熱器結鹽控制方法》,創效205 萬元;優化操作方法,提高航煤收率,月增產航煤1500 噸。
2018 年,高穎明工作室開展了裝置長周期運行技術攻關,實現加氫裂化裝置催化劑不再生延時使用,節約檢修費用60 多萬元。2019 年,他帶領工作室成員解決了加氫類裝置結鹽問題,并推廣到行業內煉廠共享,消除了裝置瓶頸難題,避免損失205 萬元。
近3 年來,高穎明創新工作室緊密結合生產,協同車間,充分利用工作室平臺,在優化操作的同時緊盯創效。他們持續改進裝置能耗優化工作,加氫裂化裝置能耗逐年降低,每年為企業節約成本62.6 萬元。2020 年開展提質增效活動,優化制氫裝置配氫流程,每年節約電費75 萬元。
工廠把他的工作室作為平臺,大力開展群眾性技術攻關,開展“五小”、合理化建議、技術改造、有價值物資再利用、事故案例匯編等活動。在裝置大檢修中,開展“我為大修做貢獻”立功競賽,發揮勞模業務專長和技術優勢,通過創新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工作室的每個成員非常珍惜勞模工作室這個平臺,利用這個平臺第一時間立題,集思廣益,解決問題。
創新工作室有成員19 人,平均年齡36 歲。金牌師徒3 對、錦州市五一獎章2 名、遼寧省五一獎章1 名、全國五一獎章和全國勞模1 名、裝置高級技師和裝置技能專家2 名、技師2 名。工作室成員發表論文多篇,編寫精品案例100 余例,編寫了加氫裂化安全標準,《加氫類裝置結鹽隱患處理》獲得遼寧省總工會優秀提案獎。2019 年,工作室在錦州市“五小五新”活動中獲得三等獎,得到了錦州市有關部門獎勵,獲得“職工創新模范崗”稱號。高穎明提出的防止換熱器結鹽提案獲得遼寧省總工會優秀提案。
高潁明創新工作室成員還積極到周邊縣區進行幫扶。他們走進校園,為義縣職業高中、市農機??茖W校、遼寧省石化技術學院、北鎮職業高中、遼寧工業大學、渤海大學、遼寧軌道學院等院校進行宣講。高穎明被省人大機關黨委特邀,為遼寧省人大機關黨委講黨課。高穎明還成為了中國石油集團公司內訓師。
三年砥礪前行,收獲頗豐。在高穎明的帶領下,工作室屢創佳績。
2018 年,工作室成員張超榮獲中國石油煉油裝置班組長職業技能競賽優秀班組長;張年宇當選錦州石化公司十佳青年崗位能手;徐永順在中油集團公司安全員競賽中摘取銀牌;工作室多名成員當選年度先進生產者、集團和工廠的優秀共產黨員,在裝置大檢修中榮獲一、二、三等功;張光磊負責的項目獲得錦州市科學技術攻關一等獎;2019 年,祁亮獲得工廠勞動模范榮譽;2020 年1 月,張超和王勇通過技師考核,被聘任為加氫裂化裝置技師……
2020 年12 月29 日,高穎明勞模創新工作室入選中華全國總工會全國示范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名單。
高穎明說:“勞模創新工作室,讓我們嘗到了甜頭兒。所以,我們準備設定一個長遠目標。一是未來一年我們與工廠探討繼續擴大勞模工作室成員,讓工作室工作更加完善;二是與逐步建立的其他工作室強強聯手,共同進步,使勞模工作室工作成為貨真價實的攻關智囊、戰斗先鋒和斬殺問題的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