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蒙古國、日本特派特約記者 霍文 蔣豐 本報特約記者 張靜

日前,一場強沙塵天氣橫掃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造成中國近10年強度最強、范圍最廣的一次沙塵天氣過程。在這場沙塵天氣的源頭蒙古國,當地人民更是經歷了一場劫難。其實,蒙古國并非不重視環境問題,包括風電、光伏在內的清潔能源項目也均有建設。鑒于目前全球環保大形勢的壓力以及該國政府將繼續推行綠色發展政策,清潔能源在這個北方鄰國有望繼續呈現合作機會。
“薩勒希特”意為“有風的地方”
近幾天,蒙古國的強沙塵和暴風雪天氣成為當地媒體和老百姓關注的焦點。13日以來,蒙古國南戈壁、中戈壁、后杭愛等十余個省的51個縣發生多年未有的強沙塵和暴風雪天氣。截至16日13時,已有10人在這次極端天氣中遇難。據蒙古國緊急情況總局統計,強沙塵和暴風雪天氣給部分牧民造成財產損失,至少數千牲畜被卷走后凍死。蒙古國西部三省電力線路被毀,導致部分地區供電臨時中斷。
《環球時報》記者前后在蒙古國工作12年,首都烏蘭巴托每年都會發生幾次或輕或重的沙塵暴。2008年5月,也發生過類似這幾天的那種強沙塵暴。沙塵天氣頻發與該國自然環境不斷惡化密不可分。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和過度開發,蒙古國環境問題日益凸顯,全國70%的土地面臨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和沙漠化,而且有不斷擴大的趨勢。
其實,蒙古國政府并不是不重視環境問題。2020年7月成立的蒙古人民黨政府施政綱領中就有一條“綠色發展政策”,包括保護環境、治理烏蘭巴托空氣污染、減少因礦產開發引起的環境破壞、保護水資源等內容。另外,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項目也早已得到政府的支持。
2013年6月初,《環球時報》記者曾前往距烏蘭巴托約70公里的中央省,參加“薩勒希特”(蒙語意為“有風的地方”)風力發電廠并網發電儀式。這是蒙古國首個風力發電廠,共有31組風力發電機組,裝機容量為50兆瓦。該發電廠投產后可為約10萬戶居民提供日常用電,同時每年可節省19萬噸煤、160萬噸水,減少18萬噸溫室氣體排放。
蒙古國還因為太陽能資源非常豐富而享有“藍天之國”的美譽。2017年1月,蒙古國第一座大型太陽能發電廠并網發電。該發電廠由達爾罕市國際太陽能公司與日本夏普、重光株式會社合作建設,裝機容量10兆瓦,年發電量1520萬千瓦時。該發電廠的投產每年可減少約1.4萬噸溫室氣體排放。
在當前綠色環保成為全球各國共識的背景下,蒙古國繼續堅持綠色發展政策,料將成為大概率事件。而在這方面已經具備相當技術和經驗積累的中國企業,不妨多多望向北方。
日韓可提供助力
受這次沙塵暴影響的還包括韓國。韓國《中央日報》16日稱,從16日起的兩天內,韓國環境部將首爾等11個市道的沙塵暴危機預警上調到“關注”級別。也有韓國媒體呼吁中韓合作解決環境問題。韓國KBS電視臺報道稱,去年因為新冠疫情中韓關于霧霾的討論一度
中斷,但現在到了重新合作、實質性改善大氣質量的時候了。
韓國政府也在大力推動綠色能源。2020 年7 月,韓國總統文在寅前往全羅北道扶安郡風力核心技術研究中心視察時表示,將煤炭能源轉化為綠色清潔能源是“ 綠色新政” 的起點,政府將大力培育能源環保產業,徹底轉變國家能源系統。文在寅還將海上風電指定為重點培育項目,表示將充分發揮韓國三面環海的地理優勢,到2030 年躋身全球五大海上風電強國。2021年2月18日,韓國政府召開“國政大事盤點調整會議”,決定在2030年前普及700多萬輛新能源汽車。韓國政府還計劃大幅擴建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延長新能源汽車稅收優惠政策,并通過發展電池租賃服務降低用車成本。上述領域均存在中韓合作的可能,產生的新技術也可進入蒙古國等第三方市場。
同樣對空氣污染敏感的日本,也不乏清潔能源合作的機會?;谫Y源匱乏的海島國家的現實,能源問題一直是日本制定國家發展規劃時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日本政府與企業在清潔能源方面的布局和規劃,值得討論和借鑒。
2020年3月,在距離福島一號核電站10公里的浪江町,一座占地22萬平方米、年產900萬噸氫氣的超大型可再生能源制氫基地“ 福島氫能研究基地(FH2R) ”正式運營。“福島氫能研究基地”采用太陽能為主、風力為輔的方式進行水電解制氫,整個過程實現“零碳排”,目前日產氫3萬立方米。
日本與中國關于氫能利用的合作腳步一直未曾停止。2019年,在第13屆中日節能環保綜合論壇上,兩國政府和企業的代表達成了全方位的戰略合作協議。2020年6月,豐田汽車同中國一汽、東風汽車、北汽、廣汽、北京億華通科技等簽訂合作協議,共同開發商用車輛燃料電池系統,推動氫能社會的構建。
除了引進來,還有走出去。在剛剛結束的“第17屆世界智慧能源周(東京)”上,《環球時報》記者看到不少中國企業的身影。他們深耕日本清潔能源領域,結合日本市場特性,用新科技降低組件成本,在光伏等領域取得長足發展。
不會一帆風順
與日本政府對于傳統能源領域的把控不同,清潔能源領域的入門條件相對較低,可行性較高。當然,日本市場有封閉性和排外性,因此,短期內很難實現較明顯的經濟收效,能否順應市場規律,“守得云開見月明”,是每一位入局者必須經歷的考驗。
在韓國,有專家指出,雖然韓國政府在綠色能源方面勾畫了不少藍圖,但鑒于本屆政府還只剩下一年任期,未來這些長遠規劃能否繼續落實尚是未知數。同時,韓國國內市場的封閉性也讓外國企業進入新能源市場面臨重重阻礙。
想涉足蒙古國的清潔能源,同樣不會一帆風順。雖然該國倡導綠色發展,政府也實施支持可再生能源政策,但在具體落實過程中也存在一定問題?!董h球時報》記者的一位朋友在中央省有一個太陽能項目,但審批過程比較煩瑣,連續三年多未得到審批。本來他想將項目轉讓,并接洽了一位中資企業人士,但最終未能談成。這名中資企業人士告訴記者,蒙古國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政策存在不穩定性,從而讓一些投資者望而卻步?!氨热?,有時候說叫停就叫停,有時候不及時結算電費。烏蘭巴托所在中央電網并不缺電,而西部缺電的省份又難以輸送過去。這些情況對投資者來說都是需要面對的風險?!薄?/p>